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清晰正确的物理图景(模型),可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建立布朗运动的物理图景,正确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正确的物理图景是:液体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处于液体分子的包围之中,液体分子不断地撞击微粒,由于微粒的质量足够小,受到来自各个方向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这些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因而布朗运动越激烈,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高一教材第六章关于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有一个古老的经典实验,叫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从而在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科学事实。后人为了纪念布朗的伟大发现和科学精神,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实验。做布朗运动的微细颗粒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真实反映。布朗运动的演示一般采用“布朗运动模拟演示器”投影演示,由于是简单的模拟,所以在实验的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由于受到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地撞击,受力不平衡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只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理解布朗运动要注意下面几  相似文献   

4.
沈长军 《物理教师》2007,28(11):43-44
布朗运动是证明分子热运动的重要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可以看到这些颗粒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果把视线集中在任意一个颗粒上,就可以发现它好像不停地做短促的跳跃,方向不断改变,毫无规则,就像一个“醉鬼”在毫无目的地乱溜达.当然这个实验做起来并不困难,每个学生通过观察亲自看到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但对布朗运动及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有的会错误地认为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是“乱运动”,是无规律的运动,毕竟他们观察到的也是这样的.对此,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本月学习指要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的桥梁.牢记并理解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及其实验基础,并能应用它们解释宏观物理现象.做布郎运动的小颗粒虽然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程学军 《物理教师》2000,21(3):19-19
笔者认为,对于“布朗运动”的教学,不仅应要求学生了解这个微观事实的客观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布朗运动”的物理实质、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1现象 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花粉颗粒时,发现花粉颗粒不断地发生激动,颗粒越小运动就越激烈.布朗开始认为是生命特有的现象,后来他又观察到研磨得十分微细的无机物质微粒也发生同样的现象.这就是“布朗运动”.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2 猜想 学生回答:因为花粉颗粒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具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具有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于是假想的物质最小微粒. 2.关于布朗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小颗粒运动路线就是液体分子运动路线. C.小颗粒运动只与温度有关. D.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B.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 C.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相同. D.分子间有时斥力大于引力,有时引力大于斥  相似文献   

8.
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证据。做好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是上好“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课的关键。为了让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达到易调、显见、能比较的目的,笔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滴有碳素墨水的稀溶液中加放一根头发丝,这样,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要点  二、考点分析近几年来本章的高考考点有 :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估算分子大小和数目、内能及其两种改变方式、等温变化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内容 .其中 ,命题热点是气体实验三定律和气态方程 .1 关于布朗运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通过显微镜观察的对象不是液体分子 ,而是液体中悬浮的微粒———布朗微粒 ,其直径的数量级约为 10 - 6 m ,通常情况下裸眼看不见布朗微粒 .②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也不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但恰恰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 ,而且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显著 ,因此布朗运动反映了…  相似文献   

10.
布朗运动实验是说明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最有力的间接证明。做好这个实验,将给学生一种间接考察微观世界的方法,并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虽然上个世纪布朗观察的是花粉,但从我们的多次实践看,用碳素墨水比用花粉效果好。因为:(1)真藤黄粉不易购到。(2)按教格进度,常常上到分子运动论时已是百花凋零时节,花粉难觅,偶有寻  相似文献   

11.
布朗运动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是分子热运动的一个基本实验。在做这一实验时,如何选材,采用什么方法,都需要认真考虑。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一、原理: 微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小粒子无规则撞击的结果。质量为m的悬浮粒子受到两种外力:冋下的重力m g;向上的浮力。另外粒子在运动中受到一  相似文献   

12.
用头发丝衬托布朗运动郁其凤(江苏省通州市海晏中学,226334)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证据.做好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是上好“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课的关键.为了让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达...  相似文献   

13.
谢钟仑 《物理教师》2000,21(3):32-33
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中,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这一点,教材是通过扩散现象来说明的.在课堂上,学生仅能观察到气体扩散的宏观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到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扩散现象,我们运用OEH多媒体技术,来显示扩散现象微观变化的动态情境. 扩散现象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之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由于这种运动是微观世界的变化,故无法直接观察到.中学生们思考理解问题时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持.如何将扩散现象这种宏观运动的微观实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理角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1.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分子很小,单个分子肉眼是看不见的.要记住分子的直径是用10‘”米来量度的.2分子运动:(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说明分子运动的演示实验一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①气体的扩散:二氧化氮与空气的扩散见课本P12图2-1.②液体的扩散: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现象.课本P】3图2-3.③固体的扩散: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的扩散.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⑤能识别扩散现…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厦,也就是说表示物体所处的冷热状态.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物体的许多性质都发生变代.例如,一般物的温层升高,它的体积要膨胀.在1标挂大气压下,水在0℃以下是固体(冰),在0℃以上才是液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动能是因分子效运动而具有的,势能是因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写物体内部分子的效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初,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厅对,所以不管温度定多…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必修)第六章《分子运动论·热和功》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应把指导学生预习,提高阅读能力作为本章的主要讲授方法。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 学生预习通常就是把书看一遍,因此通过预习掌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很肤浅的。他们不善于带着问题读书,读完书也不会发现新问题,因此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可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讲授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前,要求学生在读书后能回答:(1)观察布朗运动可看见花粉运动的哪三个现象;(2)液体中其它悬浮微粒的运动是否是布朗运动;(3)布朗运动是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图6—4是不是微粒运动的实际路线;(6)为什么要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7)布朗运动是否就是热运动。这些答案在书上都能较容易地找到。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预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证据.做好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是上好"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6,27(11):12-14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都说: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液体的重量产生的.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而在讨论气体压强问题时,教材用大量沙粒对圆盘的不断碰撞产生了压力的实验,进而引申、推断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力.气体分子作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对容器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又知道,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大量液体分子也会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为什么液体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机理有什么不同?本文试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增大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密度一定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减小体积,内能一定增大2.下列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大小有关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无关D.微粒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3.分子甲和分子乙相距较远(此时它…  相似文献   

20.
编者:从这里开始就初三物理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内能》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探讨.有学习方法重、难点概念辨析、问题讨论等等.最后还配有思考测试题,便于理解及解题指导.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是分子运动论的核心用这些理论能解释热现象的本质,也是学习高中热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用电子显微镜只能观察到较大的分子,如蛋白质的分子.因此给我们学习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