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认知心理的运作。现阶段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探析语篇的连贯性。在理解语篇的时候,不仅要理解语篇的外在形式,还要有效地开展心理认知活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和预设内容等进行深层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中的缺省预设和原型理论在解读语篇连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证实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省略。进一步探讨文化缺省在翻译中补偿的必要性以及方法,以消除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存在的语义真空,达到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和对语篇的连贯理解。  相似文献   

3.
文化缺省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的存在造成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真空",难以建立理解所必需的连贯结构。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再次进行重构,以协助译文读者重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内涵,了解异域文化。因此,译者处理文化个性时,采用各种补偿手段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4.
沈金婷  曾红玲 《海外英语》2014,(12):264-265,284
预设是语用研究领域重要且颇受欢迎的研究内容,但也是语用学领域中较为复杂的话题。它暗指在语句中的一种预先设定的信息,是说话人在说话时假设听话人知晓话题背景的一种猜想。预设经历了哲学根源、语义预设、语用预设三个发展阶段。在语义预设中,有一个和预设颇易被混淆的概念,蕴含。该文简要追溯了预设发展历程,重点找寻了四种将预设从蕴含中区分出来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们辨别二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本文以《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段是文章中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这组句子构成的语段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语段中的句子的组合关系比较复杂,有并列、承接、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总分、解证等等.例如下边是《机器人》中的一个语段(语段也叫“句组”或“句群”):“但是,‘工业机器人’还谈不上模仿人的智能.它没有‘眼睛’,不能辨认物体,工件不放在规定的位置就抓取不到;它也不会从一堆工件中进行挑选,或者一边看一边操作.它没有‘耳朵’和‘嘴巴’,不会听话和答话,不会按照用语言发出  相似文献   

7.
交际中的文化缺省是指在同一文化机制里交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文化缺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文化铁省很可能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导致误读或理解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译语中采取必要的连贯策略,使读者对语篇作出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8.
正常的交际过程中存在对传递信息的关联性承诺和假设:说话人传递相关的信息;听话人期待和寻找相关信息。关联性假设在语篇理解中表现为连贯假设。读者假设前文所含信息与后继语篇内容在语义上存在相关性,并通过推理手段完成语篇连贯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体验哲学的ICM理论认为语言基于人对世界的体验,预测是一项基本的阅读策略,本质是通过选择和激发适当的ICM来填补读者所缺省的信息,以促进文章在读者心智空间内的连贯。文章尝试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分析预测在阅读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概述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了如下描述:"作者对于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且无需赘言的文化信息,往往会在文中略去"。"文化缺省"现象在各类文本中普遍存在,因为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他们往往  相似文献   

11.
描述性语段描述性语段是语言表达连贯题中最常见的考查类型。考生在解答描述性语段连贯题时,一般从描写对象、描写内容、描写角度、描写顺序、事物特点、段落结构、音节和谐等方面入手。解答这类试题一般要考虑记叙对象、记叙内容、记叙顺序、记叙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图式论,探讨语篇连贯,提出语篇连贯的建立不依赖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而依赖在目标读者或听话人脑中的相应图式,并通过一定手段激活这些图式。对图式与语篇连贯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对语言活动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钱俊 《贵州教育》2012,(5):30-31
什么是独立语段?独立语段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以以口头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出现。独立语段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称之为独立语段。而独立语段教学则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将所学的单词、词组、句型等零散的知识放人到合适的语段中整体理解和学用,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的存在妨碍了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文读者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的理解原语作品的内涵,了解异域文化.本文以《红楼梦》为例,归纳和说明杨宪益、戴乃迭两位译者针对文本中的文化缺省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对此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正常人口误及其不被察觉的原因作尝试性的分析,认为,这是由谈话双方的合作原则,听话人的联想和预测原则、语段的整体性原则、音节的认同原则以及谈话人的特定情绪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图式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连贯进行分析。首先简介了图式理论及其对语篇连贯的观点,然后从情境知识图式、文化图式两方面对诗词语篇的连贯进行解读,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读者如何激活事件图式、场景图式和角色图式从而构建诗歌语篇连贯,接着研究了文化图式相同、相异及缺省三种情形下的诗词语篇。指出语篇连贯的基石是存在相关的图式,而读者能否构建连贯以及从何种角度构建连贯关键在于相关图式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文化缺省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的存在造成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真空”,难以建立理解所必需的连贯结构。口译工作人员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在此进行重构。以协助听众重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从而更好地理解讲稿内涵,了解异域文化。因此口译工作人员处理文化个性时,采用各种补偿手段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 或者建立在社会团体成员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特定的观念.文学作品中的预设反映的是潜在的但常常缺省的文化现象.它是_作品的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之问共享的、不言而喻的信息.在阅读作品时,意向读者能够从长期积累的记忆储备中重新链接到隐藏的背景信息,从而全面的理解作品中的文化现象.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什么是处理文学作品中文化预设的最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语段抽义法示例 语段,也叫句组句群。说一段话或写一篇文章,要使用好多个句子。这些句子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句子与前后的句子在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常常要把几个意义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前后衔接连贯,合乎事理。这样的一组句子就叫一个语段。一个语段往往有一个中心句,体现本语段的中心意思。语段抽义法就是找出中心句或者直接概括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