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申请是反映一个地区创新活跃度与产出的重要指标。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是湖北极具技术优势的产业。以湖北为例,对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检索,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区位商分析法,从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细分领域专利申请趋势等角度对湖北地球空间信息的创新态势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经济代表的信息产业在改造传统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 2010年的信息产业发展数据出发,选取15个相关的基本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和信息产业生产力等方面对各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中、东、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水平,并据此列表,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信息产业成功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建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应用层次灰关联分析法进行论证,得出影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有:R&D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于君 《情报杂志》2006,25(5):134-135
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产业统一规划;从研发、融资两个关键环节上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边际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发展条件;通过各项举措培育、引进信息产业人才;积极倡导信息产业文化等等。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特提出几项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欧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产业统一规划;从研发、融资两个关键环节上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边际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发展条件;通过各项举措培育、引进信息产业人才;积极倡导信息产业文化等等。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不足,借鉴欧美经验,提出几项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化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入手,阐述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蔚琴 《情报科学》1994,15(1):19-22
本文在阐述了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在本世纪末应把信息产业当作跨世纪工程来着重发展。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中的制约因素后,从信息意识及信息人才、通讯产业、数据库产业和信息国际化的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中的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勇 《情报科学》1998,16(1):42-49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作为信息活动的主体,是推动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从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概念入手,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描述了我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规模、构成、水平及发展状况,提出了开发、管理我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产业的出现与界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4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信息产业自主可控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人才瓶颈是实现信息产业自主可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丹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25-127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发展信息产业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河南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信息产业特有的技术性,带动性特征是实现信息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需求异常迫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测绘项目以及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面向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多源遥感影像联合获取与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开展了技术攻关,突破了基于天气信息的影像可获取性预测、基于样本模型的影像云雪雾范围自动提取、基于运筹学思想的影像智能优选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多源遥感影像协同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研建了影像协同利用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填补了我国多源影像协同利用获取技术的空白.项目成果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中,解决了短周期广覆盖影像获取技术难题,并在贵州、广东、青海等影像获取困难区得到了常态化应用,在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资源调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历史事实以及信息对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影响作用的分析,建立起信息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优生产要素”理论。阐述其对信息产业选择、优先发展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发展信息产业融合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公认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信息产业融合能够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大大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信息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信息产业融合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信息产业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各国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美国在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信息产业是美国"新经济"的支柱.文章分析了美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探讨了其在规划、市场、政策、投入、人才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实际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瓶颈,提出要持续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创新机制、强化产业监管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季章 《情报科学》1992,13(6):6-14
文章介绍了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并进一步研究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成绩和现状;论述了信息产业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制约信息产业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发挥信息产业支撑作用的对策建议:采取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信息产业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国产化装备政府采购指导政策、将装备自主产品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19.
工业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菁 《情报杂志》2006,25(1):111-113
论述了信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可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