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报刊,见仍有人援引司马迁的话,把《吕氏春秋》作为不能增损一字的范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说的:“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其实,所谓《吕氏春秋》不能增损一字,不过是吕不韦为了显示他自己的权势,借此看看是否有人敢于反对他罢了。东汉  相似文献   

2.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七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这个“一字千金”到底是什么用意?吕不韦以千金之悬,真的就是为了要别人给他编的那部《吕氏春秋》作一字之“增损”么?  相似文献   

3.
近读报刊,见仍有人援引司马迁的话,把《吕氏春秋》作为不能增损一字的范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说的:“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其实,所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撰文著书得酬,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肇始。《史记·吕不韦传》载,吕不韦先“厚遇”三千食客,再“使其客人人著所闻”,汇各派学说于一书。《吕氏春秋》可说是“厚遇”换来的。书成布国门,“悬千金其上”,宣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现代的稿酬就滥觞于战国时代的“厚遇”和脍炙人口的“一字千金”。  相似文献   

5.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传》记载,吕不韦为秦相国以后,招致食客三千人。他看到当时诸侯的辩士善于著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一字千金”的出典。吕不韦非常重视书籍的著述工作,不仅组织有著述能力的门客集体撰写《吕氏春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为了改变“无错不成报”的现象,不少报刊都辟有《有奖纠错》、《读者挑错》、《读者来信》、《咬文嚼字》等栏目。这自然是件好事。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报刊边纠错边出错,别字、错字、漏字、病句、标点符号错用以及不合逻辑与语法的文字组合现象仍旧屡屡发生。每每谈到这些差错时,我常感叹:报刊差错咋这样难治?笔者曾在莱报上发表过一篇约1200字左右的通讯。拿到样报后,先后发现了有7处差错,有错字、有漏  相似文献   

7.
平时阅读报刊,常常发现文章的内容尚好,可就是标题上出现了醒目的错别字。这些标题大都出自美术工作者之手的美术标题。如:1、去年11月10日健康报:《发声器官——象把小提(?)》,其中的“(?)”字应为“琴”。2、去年11月29日健康报:《歌(口候)之所以美》,其中的“(口候)”字应为“喉”。3、今年1月11日上海少年报:《倒(?)法的应用》,其中的“(?)”字应为“序”。  相似文献   

8.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3,(11):50-50
在中国文坛巨匠巴金百岁生日之前,新华社上海分社分管文化报道的记者赵兰英满怀深情地写了通讯:《巴金的心愿:让生命开花》(见《新华每日电讯》9月2日第七版),热情颂扬了巴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生追求,读来非常感人。这篇2000字的文章,从写作上可以看出以下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上海小报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小报与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孕育产生了像上海《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这些在全国报刊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日报,而且也直接导致上海小报的诞生。这种催生作用我们可以从李伯元主办的《指南报》和开中国小报风气之先的《游戏报》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汉语强力纠错手册》《汉语强力纠错手册》一书,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30万字,分五个部分全面分析阐释了社会上特别是媒体传播中经常或容易出现的各种语言错误,这五个部分依次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容易用错的词;容易用错的成语;句子容易出现的语病;不易写对的口语词。这部工具书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有助于读者有效地避免、纠正和消除各种语言错误,尤其适合编辑、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文秘、校对等语言文字工作者查检使用。紫蓝《媒介资本市场透视》由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2.“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刊播媒体:《竞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19日,作者:张喧;  相似文献   

12.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6):22-22
这不是象声词3月4日上海某报《杭州老街复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缺一副促销楹联:‘为儿忙,为女忙,忙里偷闲,咳!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去!拿壶酒来’,我私自添了两个象声词,那才叫洒脱。”显然,作者所指的象声词,乃是上述对联中的“咳”、“去”两字,然而这两个字并不是象声词。象声词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打枪的声音“乒乓”;又如水流的声音“哗啦”;此外还有“啪啪”、“轰隆隆”等等。而上述“咳”、“去”两字,一为叹词,一为动词,根本不是象声词。置疑和质疑的使用有区别3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8版《不要奢望每…  相似文献   

13.
光明 《新闻三昧》2005,(6):23-23
上海《新民晚报》5月3日28版《六安茶及其他》中,作说他在1940年“从战时陪都重庆以记身份溯江东下”,笔认为这里用错了“溯”字。  相似文献   

14.
光明 《新闻三昧》2005,(8):54-54
6月5日上海《解放日报》5版《枫泾南镇旅游规划撩开面纱》一,称原居住在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我国一代围棋国手顾水如“熔中日棋理于一炉,在当时中国围棋界享有极高声誉”。笔以为,作在这里用错了“熔”字,应是“融”。  相似文献   

15.
一等奖《谢丽娟回娘家》,《联合时报》9月20日,作者:宓正明《上海有家低消费自助餐厅》,《上海商报》8月5日,作者:纪振英《海迪“梦”牵动众人心》,《文学报》6月27日,作者:姜小玲《同学们大家起来》,《上海科技报》9月7日,作者:倪修华二等奖: 《上海老年报》:《手足情深》(吴学成) 《上海科技报》:《公园新景点》(马成中)、《为了一位建桥者的生命》(陈祖亮) 《上海法制报》:《积水涨退总关情》(吴真生)、《反映民意是他最大的心愿》(钱国忠) 《上海工业经济报》:《邦国同志请再来》(徐冰冠、李墨龙)、《夺标》(匡沪弟)、《切准615家大户的脉搏》 (周亮、焦勇泰) 《文学报》:《津门也有“老舍茶馆,’》(许前伟)、《汪曾琪回故乡》(克明) 《上海西报》:《悄悄涌动的健身热》(季节) 《消费报》:《父母官逛店》(尹明华) 《联合时报》:《巴金壶》(陈毅然)、《东赢客迷上“百蝶碗”》(顾泳潮) 《组织人事报》:《壁垒》(陈义权、沈德和)、《张厂长查岗》(汪斌、陈平、毛长军) 《上海文化艺术报》:《“毛泽东”山村看乡却(韩棕树)  相似文献   

16.
媒体出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真正自我纠错的却非常少。国内的报纸如《新京报》、《深圳晚报》等做得比较好。《新京报》从创刊第二天起,就在第二页的左下角,开辟了一个“更正与说明”专栏,约占整版1/12的比例。包括三个部分:解释说明、事实纠错与文字更正。  相似文献   

17.
1882年5月18日创刊于上海的《沪报》,是字林洋行创办的第二份中文报纸,初由戴普笙、蔡尔康等任主笔,日出对开4张,星期天不出报,每份定价8文,后改为日报出版。8月10日,《沪报》出版至第73号时改名为《字林沪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正值该报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这场战争,《字林沪报》高度关注并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其新闻报道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秦殿杰 《新闻界》2003,(5):61-61,64
在中国文坛巨匠巴金百岁生日之前,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赵兰英满怀深情地写了通讯:《巴金的心愿:让生命开花》(见《新华每日电讯》9月2日第七版),热情颂扬了巴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生追求。读来非常感人。这篇2000字的文章,从写作上可以看出以下的特色:一、精心提炼,主题深刻。巴老70年的创作生涯,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然而,熟悉巴老的记者赵兰英,不去罗列他的《家》、《春》、《秋》等名篇巨著,惊人的业绩,而是综观巴老一生的追求,“从巴金70余年创作生涯留下的随笔、序跋、通信、言谈中,可以看到,那就是:让生命开花。”于是“生命开花”…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一张由孩子们自己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于1983年7月15日在上海出版了。《小主人》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编辑部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12岁,投稿者也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报纸刊登的文章、图片等,全是由孩子们采写、拍摄和编辑的。报头“小主人”三字是7岁的侯炜锴题写的。  相似文献   

20.
《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本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全书不过7万字。这本小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写于1961年,出版于1978年。众多读者时隔20年后,仍记起这本科幻小说,使我十分感动:1998年,先是上海《青年报》“记起”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二十周岁”,来电约我写了《从“小灵通”开始的未来之旅》一文,接着上海《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中文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青年报》等十几家报纸、电视台、电台推出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