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衡量"收文"是不是档案的标准,档案的唯一性并非指档案只有一份,"收文"作为档案与"收文"是档案没有区别,档案馆档案重复与"收文"是档案无关等几个方面对"收文"不是档案论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发文角度和收文角度两个方面谈了作者对档案与文件的关系的认识:无论从发文角度还是从收文角度看,档案与文件的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件是档案的一部分,档案包含文件.同时,文章针对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和"收文不是档案"的观点谈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论”立论的大前提是存在问题的.是基于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片面理解而形成的结论.将原始记录脱离于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活动.没有看到原始记录形成活动对原始记录性的决定作用。此外,“档案形成在前论”在没有准确理解原始记录性实质的基础上.也没能把握其实质意义和作用。甚至以异化概念来支撑论点。  相似文献   

4.
质疑“档案形成在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论"立论的大前提是存在问题的,是基于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片面理解而形成的结论,将原始记录脱离于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活动,没有看到原始记录形成活动对原始记录性的决定作用.此外,"档案形成在前论"在没有准确理解原始记录性实质的基础上,也没能把握其实质意义和作用,甚至以异化概念来支撑论点.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17,他引:2  
本文通过人们认识到档案是社会记忆,是记忆工具的观点,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对于档案馆开展的现行文件公开利用服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价值理论都难以为其提供理论依据.而用档案形成在前说来对现行文件公开利用解读,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并认为档案在形式、内容信息和功能上都与文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这就决定现行文件公开不等于档案开放,现行文件以公开为原则,而档案则应有一个相对的封闭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档案定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定义中删除了不该删除的内容和把着眼点放错了地方.档案本质属性应具有唯一性,并在定义的表述中不能省略.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进入人们认识领域的结果,档案本质属性应返璞归真为"归档保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管先海先生在《论“档案包含文件”——从发收文角度看档文关系并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一文中提出的“档案包含文件”这一颠覆传统式的全面创新的学术观点进行商榷、指出该文存在逻辑推理错误和自相矛盾之处,并结合文件运动规律,深入分析支撑“档案包含文件”观点论据的不合理性,由此得出结论,并非档案包含文件.而是档案均由文件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读刘东斌先生《档案直接形成论》后,联系档案工作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际,运用对比的方法,认为严永官先生的《档案不可能形成在前》(《档案管理》2015年第5期)一文将“概念”与其所指代的“事物”相互混淆,档案人的“人为”与社会主体人的“人为”并不相同,文章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些过于片面.从而得出档案是有可能形成在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档案进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静:档案进馆问题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很实际、很具体的问题,研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很有意义.那么,从内容、载体、保管期限上讲,哪些档案可以进馆呢? 沧海一粟:首先,从内容上讲,属于本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都可以进馆.<档案馆工作通则>第六条明确规定:"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范围:1.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同时接收长期保存的档案;2.属于本馆应接收的撤销机关、团体的档案;3.属于本馆应接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各种档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这一全新的学术观点提出几点异议.认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文件与档案都应当采用广义的文件与档案概念:文件与档案都可以理解为记忆工具:档案的唯一性并不是说档案只有一份,就是文件的定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践与理论双重角度论述了档案室藏组织原则.作者通过分类为纲阐述了档案室藏组织的有机联系;通过效益观点解析了档案检索利用;通过流动的档案室藏叙述了室藏结构优化问题;通过简约概念提出了档案室藏运作效率.在辩证地分析了档案室藏组织相对稳定之后,作者提出了档案室藏组织原则三个方面的实践,从实践角度再一次论述了档案室藏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14.
略论档案信息质量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档案信息质量,更有利于档案价值的发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档案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形成者、载体、制度、技术、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档案信息质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传统争议进行了简单梳理.提出了论证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的三个前提.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证了文件与档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档案的来源范围大于文件、归档过程是构成档案质的要求的基本观点.并对陈兆祦、刘东斌先生有关文件与档案关系之争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原油田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使得油田驻外机构迅速增加,驻外队伍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这些档案真实地记录了石油人在外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各项经营、生产和管理等活动,管好这些宝贵的档案资产,对维护油田经济利益和合  相似文献   

17.
收集、保管、利用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利用最能体现档案馆的文化事业机构性质.近年来采用文献研究方式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比例越来越高,进行文献研究就要大量利用档案资料,但事实是学术研究利用在档案馆档案利用总量中数量是最少的.本文从分析"专家学者不(少)来档案馆"现象入手,对档案馆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新材料、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纸质文件也越来越有被计算机存储材料所取代的趋势。当新材料承载的信息作为档案移交到档案馆(室)以后,作为信息的保管单位,我们就不能对新的档案载体视而不见、不能对电子文档视而不见,只要掌握了它们的特性,就完全可以保管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李振华:有相当多的档案工作者认为复制件不是档案.理由是档案是原始记录,复制件不是原始记录.我认为复制件是档案.复制件也具有原始记录性,复制件记录的是人们的复制活动及其复制对象,复制件相对其记录对象来说也是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