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水平及特点,通过培智学校教师填写自我控制量表对413名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各成分发展阶段差异显著;(3)智力障碍学生坚持性和自我延迟满足两个维度安置形式差异显著;(4)智力障碍程度对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各成分的影响差异显著;(5)智力障碍学生智力障碍程度与障碍类型对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各成分影响的交互作用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开设主题教育、把握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优化安置方式以及开展针对性训练等,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及其与言语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用5个信念任务测量心理理论能力,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测量言语能力,比较12名自闭症儿童和同等言语能力的28名正常儿童的表现,并分析了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的相关。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落后于同等言语智力的正常儿童;(2)自闭症和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发展序列基本一致;(3)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保持中度相关,但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不显著。本研究支持心理理论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信号停止任务范式,考察不同声音唤醒水平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和普通儿童反应抑制功能的表现,探讨唤醒水平和行为抑制功能之间的关系,以验证行为 抑制模型和认知能量模型.研究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15名,普通儿童15名,匹配 年龄、年级、性别和智力水平.结果表明:(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反应错误率和抑 制失败率显著高于普通儿童;(2)中、高唤醒水平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正确反应的 被试内变异性降低,与普通儿童的表现相当;(3)唤醒水平对两类儿童的抑制失败率没有影 响.唤醒水平没有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抑制功能,但促进了其一般反应认 知功能,说明能量库缺损并不是比抑制功能更为核心的缺损.  相似文献   

4.
最新修订的“智力障碍”定义系统,更加注重个人功能状态的改善,强调特殊教育就应该成为最有效的支持体系,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根据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启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提高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水平,以形成广泛的社会适应技能为主要目标,并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构成一个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比较了12位自闭症谱系儿童和12位年龄及非语言智商匹配的聋童、12位年龄及语言智商匹配的智力障碍儿童手势模仿能力.研究发现:(1)自闭症谱系儿童手部模仿能力明显落后于聋童,略高于智力障碍儿童;(2)身体部位定向的困难可能是自闭症谱系儿童无意义手势模仿的主要障碍;(3)运用自我一他人投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自闭症谱系儿童的模仿缺陷和特异性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6.
常熟市农村乡镇中心小学特殊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特教班与随班就读双向管理的新格局。按特殊儿童的智力障碍程度,将中度或中度以上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安置到特教班,由专任教师组织教学管理,将轻度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留在原班随班就读。仅以王庄中心小学为例,24名特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0名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浅"词义掌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个年龄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的掌握上存在显著差异,9-10岁儿童在掌握上的得分显著提高;(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的掌握要显著好于"浅"的掌握,对"深"、"浅"表示距离、颜色含义的掌握显著好于表示时间、程度含义的掌握;(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掌握上的得分随着实验任务难度的增加而下降。教育者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对智力落后儿童"浅"等负向词的词义掌握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障碍儿童初筛行为检核表是为了筛查学龄期发展性障碍儿童而编制的,编制的基本理念是根据各类型障碍儿童的典型行为特征构建量表的架构。本量表可作为广大普通学校教师、心理教师筛查、转介发展性障碍儿童的一项有效工具;主要用于初步筛查和诊断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儿童以及情绪障碍儿童。该量表的特点表现在:(1)项目的回答模式合理;(2)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该量表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发展性障碍儿童。  相似文献   

9.
曾兰 《广西教育》2011,(22):63-63
智力落后儿童的障碍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教育和治疗方便,我们一般把智力落后儿童分成三个等级: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可接受教育的儿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可训练教育的儿童,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需要终身监护的儿童。笔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十多年,接触的多是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其教育训练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助人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针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项目,仍然十分缺乏。本文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实验的方法,抽取上海市两所辅读学校6至15岁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被试,将其按照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为三组,每组25人,研究学龄期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学龄期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低年级与中年级、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平均得分呈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浙江省一所综合性大学的301名新生和280名大学英语四级阶段学生为被试,采用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基础阶段大学生英语高频词汇水平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的高频词汇水平在接受和产出两个维度上都发展缓慢;(2)被试高频词汇的接收性水平无论在入学之初,还是在四级阶段都明显好于其产出性水平,且二者之间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密切相关,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由于客观的智力因素制约,较普遍地存在着构音障碍、发音障碍等言语障碍。本研究的试验班级中有7个中度智障学生,其中两名是伴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他们都不能主动用言语表达,一个基本无言语能力(无主动言语、只会喊叫)。他们还存在有效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等问题。三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运用音乐背景治疗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23位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和27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通过语音意识任务、快速自动命名任务、语音工作记忆任务考察了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语音加工特征。结果显示:(1)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2)在快速自动命名任务上,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任务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典型发展儿童;(3)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语音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这些结果表明,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语音加工的三个子成分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4.
儿歌具有培养儿童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和道德培养的功能,充分利用儿歌扩大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的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能够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章通过四个月的时间对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儿歌分级促使其认知发展的专业训练,成果显著。建议针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采用不同级别儿歌,并逐渐扩大儿歌长难度帮助智障儿童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龄儿童适应技能测评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智力落后和适应技能理论为依据,编制适用于7-15岁学龄儿童适应技能发展水平的测评工具。方法:在市区和郊县选取490名正常儿童和323名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测评,对经过理论推演,经验筛选,再经预试的测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分析表明,所有测评项目都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因素分析将测评内容概括为三个主要因子,基本符合适应技能的最新理论框架;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查结果稳定而有效。结论:本量表使用方便,能有效测评学龄儿童的适应技能发展水平,实现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智力落后儿童鉴别、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何非 《文教资料》2014,(6):127-129
本文旨在了解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通过对125~;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学生、智力障碍三类学生使用《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进行社会适应(概念、行为、实践)发展水平的测查,得出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概念水平有显著差异,都未能达到正常水平;其社会适应行为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达到社会适应行正常水平和基本正常水平的比率不断增加,轻度低常水平的比率不断减少;社会适应实践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但也没有显著差异的结果,可见学校要从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着手,提高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智力障碍儿童因其智力低下,口语交际能力差,不易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智障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存在着语言匮乏,口齿不清,注意力分散,识记困难,缺乏兴趣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必须从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入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入童谣和歌曲有利于中度智障儿童学习生活技能,接受爱和感恩教育对其学习知识和接受社会化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149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基本信息问卷、亲职压力量表和词汇测量工具考察母亲受教育程度、亲职压力与幼儿词汇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幼儿的接受性和表达性词汇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亲职压力与幼儿的接受性和表达性词汇发展水平呈显著负相关。(2)母亲受教育程度和亲职压力能显著预测幼儿的接受性和表达性词汇发展水平。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是正向预测因子,亲职压力是负向预测因子。(3)母亲的亲职压力中仅亲子互动失调维度能显著预测幼儿接受性和表达性词汇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儿童厌学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智力障碍儿童也存在这一问题。智障儿童厌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作业不用心、学习成绩差,严重者还会旷课,甚至辍学。如何从实际出发,切实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有效解决厌学问题呢?下面以一名9岁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例,探讨矫正智障儿童厌学行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盲校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二年级的33名视觉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的词汇及类同部分测验为材料,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低年级视觉障碍儿童词义掌握情况.结果发现低年级视觉障碍儿童词义理解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在词义理解上,大多处于具体的、功用的水平,难以归纳、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视觉障碍儿童个体间差异明显;教育对于视觉障碍儿童词义理解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