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是重大威胁,北京冬奥组委提出了“一起向未来”的冬奥口号,传递了携手共进的中国体育态度,其理念表达更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会口号进行内涵解读和价值阐释,解构了冬奥会口号蕴含的中华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期望的具体内涵;指出北京冬奥会口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提出背景、具体内涵、未来期待上存在着诸多逻辑契合点,进一步阐释北京冬奥会口号在理论上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内涵、在实践上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实践的重要价值,旨在凸显北京冬奥会口号助力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愿景。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遗产成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重点领域。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奥运遗产研究概况、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奥运遗产概念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冬奥会遗产研究有待深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探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向其他冬奥会举办地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理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作用与价值;扩大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研究对象,扩充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丰富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的研究内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政治意义在于:彰显中国竞技体育实力,坚定"四个自信";展现中国发展成就,助力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建设,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安身立命之本,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确保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申办,有组织有计划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在中国第二次开启,从传承和创新的视角,对历时约7年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由教育内容——奥林匹克核心价值、教育载体——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机制——有组织有计划、教育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对象——青少年五大要素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冬奥精神”“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与奥林匹克价值理念高度耦合,全面拓展了奥林匹克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丰富了奥林匹克教育内容,同时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融入中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中国文化的奥林匹克教育资源,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奥林匹克教育载体遗产;在新时代中国治理体系建设背景下开展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治理体系,联动制定了政策计划,打造“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冰雪运动特色校”同步建设的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方案”,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奥运遗产。基于对奥运遗产框架中的精神遗产概念,对北京冬奥会办奥实践进行具体考察,提出: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和合共生,是北京冬奥会赋予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精神遗产,并从3个方面来论述和阐释。1)冬奥梦交汇中国梦,中国梦辉映世界梦,见证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2)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为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提供中国注解,北京冬奥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实践。3)北京冬奥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双向互动、交织融合,冬奥办奥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北京成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举办效应进行分析,并提炼举办效应特征,以期为我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作理论参考。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特征是:1)建设“代替森林”,对平昌新建冬奥会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2)促进朝韩和解与世界和平;3)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传播韩国传统文化;4)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得到启示:1)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益;2)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3)以多种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4)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成功申报三周年,相关建设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研究其综合效益对北京冬奥会得到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社会公众及媒体对北京举办冬奥运会的意义进行研究与解读,并没有形成综合性的认知与广泛性的共识。采用文献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对北京冬奥会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提升国家形象、构建体育强国、体育产业经济及其综合经济收益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意在通过本研究明确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宏观意义。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举办权得之不易,民族自豪感与国家形象都将得到提升,体育强国梦、中国复兴梦将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奥林匹克教育在欧洲国家的开展概况,从希腊、捷克和德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提炼一些共性特征:没有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的专项课程,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源自《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和界定;奥林匹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通过知识的内在转化,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结合分析当前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得到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进一步开展的启示: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内涵;增进与欧洲国家的交流;寻找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义务教育的契合点;加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丰富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内容,促进相关合作。  相似文献   

8.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以多样的产品体现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要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的内涵、“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路径: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品牌化;充分开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的无形产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展,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间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以期从理论层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取得了丰厚的遗产,并不断探索未来奥林匹克教育的方向和价值。面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第二个奥运周期,中国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继承原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本文基于新时代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对北京冬奥会周期内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时代使命及其新方向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应成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指导思想,即新时代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应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平台培养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世界公民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奥运观和体育观,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具有全球责任意识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0.
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仿似昨日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我国将又一次迎来了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在这十多年间,我国的体育文化、大众的体育认识、民间资本发展下的体育产业都有了跨越式的变化,文章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探讨了2022年冬奥会可能带给我国体育产业运动的热潮与发展趋向,特别从2022冬奥会的设施建设与奥运效应的持续发酵,基于冬奥会经济学的资本利益实现角度探讨了2022冬奥会实际的经济潜力与给我国体育行业将来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尝试在研究中提出民间资本加入冬奥会筹备、科技与定位重新标定我国冬季体育发展趋势,以及通过比赛设置的民用转换等层面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当代体育产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不仅感动了世界,也感动了中国,中国公民从多个角度接受了生动的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奥运会让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优秀运动员和大众媒体引导下完成了“奥林匹克成年礼“;优秀的竞技体育成绩激励国人加快了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政治关系密切,其公共外交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公共外交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奥运会的公共外交历程,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树立更加开放的国家形象、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构建国际交流新机制,从而实现其公共外交价值的完美表达。但是这一过程也面临着西方国家将冬奥会政治化的巨大压力,以及新媒体承载的西方主导舆论的挑战。为此,应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与新时代公共外交理念的契合,用冬奥会之火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体育传播的国际化,旨在实现北京冬奥会公共外交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体育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依托。2019年8月8日,在张家口举办了2019年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启动仪式。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主题歌、奥运会歌曲的概念;分析和讨论了奥运会主题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探讨了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创作的基本构想和要求,以及对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做一个展望。期望为正在创作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音乐作品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冬奥会歌曲的遴选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展开。其理论基础在于,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层逻辑与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贯通一致,北京冬奥会这一现实的实践同样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实的人的互相生成中,因而关注北京冬奥会之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体的实现的价值,才能发挥其实践的力量。而在现实展开上,一方面,北京冬奥会致力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人”存在的关切,以体育的本质穷究人的生命之真,以体育的价值体现人的生命之善,以体育的活力彰显人的生命之美;另一方面,北京冬奥会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进程,起到了人与自然相宜和谐、人与他人的互鉴繁荣以及人与自身的理解完善的作用。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力地回答了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教育是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希腊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际交往工作委员会于2022年12月12日联合主办的“2022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论坛”中的专家发言报告,围绕该次论坛议题进行综述,梳理了全球五大洲奥林匹克教育学界关注的奥林匹克教育研究的主题,包括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不同国家人民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美好的未来更团结,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发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道路。北京2008年夏奥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后,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方案”逐步系统化,为之后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都体育学院搭建了世界一流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平台——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肩负着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和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重任,自成立以来,全面承担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任务,积极推动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及“冰雪运动进校园”,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联系,持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探索着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强国的多维定义加以概括,对体育强国与2022年冬奥会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建议:积极筹备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赛事建设,打造一届“无与伦比”的中国冬奥,构建中国冰雪口碑;鼓励冰雪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冰雪产业自主研发,开辟中国冰雪产业经济大时代;加强冰雪人才培养,鼓励群众参与冰雪,体育强国与群众强身并举,推进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季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盛会,成功举办冬奥会需要庞大复杂各系统的协调和统一,而物流系统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必须对奥运物流管理做全面、详细和系统的规划。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建立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借鉴国内外奥运物流成功经验,根椐冬奥会体育赛事大型项目物流的集中、复杂、阶段、短期的特点,坚持冬奥筹办四大理念、从廉洁奥运、高效服务出发,对北京冬奥物流规划管理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北京冬奥会的智慧物流平台、外包物流服务、安全应急、绿色回收、冬奥不同阶段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创新策略的研究为京张冬奥物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高效、智慧、安全、生态的北京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体育国际传播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攸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当前,中国体育国际传播实践存在着诸多现实挑战与理论难题。研究以1999年正式申办北京奥运会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时间节点,在梳理中国体育国际传播主要议题的基础上,将中国体育国际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总结为体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体育国际话语权、体育赛事与奥林匹克国际传播、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在研究设计的整体性与规划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与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提出学界应注重体育国际传播的交叉学科属性,拓宽研究视野,推动中国体育国际传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探索中国体育国际传播的综合研究模式和多元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激发中华民族永续奋斗、迈向新征程的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在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夯实大学生体育强国梦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营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育人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当代中国体育发展重大战略目标的体育强国建设,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既有世界各现代化体育强国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之路。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模式的主要内涵是:落实人口规模巨大的全民健身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繁荣体育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将体育对外交往融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些体现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体育外交不同领域的体育强国内涵元素,既有着世界各体育强国共有的现代化体育形态,更蕴含着经过中国式现代化洗礼,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力量与传统道德的中华体育优秀基因。这一体现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建设中国模式,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与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杰出体育文明成果,不断推动世界体育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