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量是各种身体素质的基础,对于掌握动作技术和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抗阻来提高人体肌肉的训练,并使其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在抗阻训练中"力-速度关系"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训练负荷对肌肉肥大、力量和爆发力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抗阻训练动作速度的精细化研究较少。传统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动作(离心和向心结合)完成时间<4s。慢速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阶段持续2~6.5s,总时间4~13s。极慢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动作≥10s或总时间≥14s。  相似文献   

3.
大鼠抗阻训练模型的归类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抗阻训练在研究力量训练的生物学适应机制中被国际上较为广泛采用.较全面地介绍了常见的大鼠抗阻训练模型并进行归类,包括:1尾部负重爬高法;2上身负重跳跃/蹲起训练;3神经肌肉电刺激法;4操作制约训练法.同时,简要分析了各种模型特点.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训练体系中,动作模式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本质目的。以界定动作模式的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对影响动作模式训练的训练器材、训练面的不稳定度、开链、闭链以及振动训练等进行客观论述,提出整体力量均衡应作为抗阻训练专项化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年和老年男女在抗阻力训练后,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变化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35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35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组,对下肢实行为期5个月的抗阻训练计划,要求每周训练3-4次.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下肢12RM肌力测试,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区域(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BM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判断BMD与肌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较实验前下肢12RM肌力有明显增长(P<0.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等3个部位的BMD和下肢BMC总体上也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腰椎(L2-L4)BMD在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训练后身体各部位的BMD变化无性别差异,也无年龄差异(P>0.05);仅股骨颈部位的BMD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P<0.06).结论:青年和老年男女在5个月抗阻训练后,整体的股骨近端区域骨密度明显上升,其中并无年龄及性别差异,仅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17名优秀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抗阻训练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血睾酮(T)的变化特点,为今后科学训练及监控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在训练周期内,定期测定T并对其的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训练周期中,前3周的肌肉肥大训练后男女T值均上升,第3周T值与安静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二阶段爆发力训练及第三阶段肌肉耐力训练后男子T值与安静值相比差异显著(P分别为<0.05和<0.01),而女子的T值与安静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不同阶段的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都没有差异(P均>0.05). 结论: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是不一致的,且不同训练效果的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飞轮抗阻训练对老年人骨骼肌肌肥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从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SportDiscus、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起始时间至2021年11月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飞轮抗阻训练后,老年人骨骼肌肌肥大有所改善(SMD=0.43,95%CI为[0.13, 0.73], p=0.006),达到小效应量;肌肉力量显著改善,等速肌力(SMD=0.66, 95%CI为[0.18, 1.14], p=0.007)达到中等效应量,最大自主随意收缩(SMD=0.71, 95%CI为[0.09, 1.32], p=0.02)达到中等效应量;平衡能力显著改善,30 s坐立起测试显著改善(SMD=0.69, 95%CI为[0.35, 1.04],p<0.000 1),达到中等效应量;计时起立—走测试显著改善(SMD=-0.92, 95%CI为...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训练时接受振动刺激对训练期和恢复期生理反应与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年龄(20.13±2.97)岁,身高(172.38±3.32)cm,体重(68.42±3.75)kg,在测试最大肌力后分别进行抗阻+振动训练(REV,n=20)与抗阻训练(RE,n=20),振动刺激强度为:振频30 Hz,振幅2 mm;抗阻训练内容为:70%1RM 强度,12 次重复次数的 3 组杠铃站姿弯举、3 组杠铃半蹲举,组间休息3 min。以配对样本双因素方差分析(振动刺激×时间)检验抗阻+振动训练期和恢复期的摄氧量(VO2)、心率(heart rate,HR)、呼吸交换率(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RER)、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是否有显著差异,若达显著则以 LSD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REV 训练期与恢复期的EE及 VO2显著高于 RE,而 RE恢复期的 RER 显著高于 REV;运动时间对于EE与 VO2的影响,RE 与 REV 训练期显著高于恢复期,而对RER的影响2组皆是训练期大于恢复期。结论:REV的VO2显著高于RE,且持续至少 60 min,表示振动刺激介入可增加EE及恢复期的EPOC,至于恢复期的EE则以FAT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SportDiscus和Springer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3.1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中,包括390例被试者,运动干预组195例,对照组195例。干预组采用抗阻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高于对照组,肌肉重量高于对照组,体脂率和BM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组成产生正面影响。建议:抗阻训练研究应参与到跨学科前列腺癌症康复和护理工作,以进一步的优化抗阻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0.
抗阻运动训练对衰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训练对衰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耱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饲养至18月龄后通过8周抗阻运动训练干预,分别以0%、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运动,坡度为35°,跑速15m/min,隔天一次.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胰岛素及肌糖原、肝糖原等相关糖代谢指标,并与衰老安静组比较.结果:抗阻运动训练均能促使衰老大鼠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指数下降,其中以30%、50%最大负重运动训练2组下降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同时,30%、50%最大负重运动训练2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而肌糖原含量则以50%、70%最大负重训练2组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升高(P<0.05,P<0.01),但空腹血糖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低、中等强度抗阻运动训练提高衰老进程中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内糖代谢调节,从而预防、延迟胰岛素抵抗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抗阻训练对老龄大鼠腓肠肌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雄性SD大鼠,人工喂养18月龄进行8周抗阻训练干预,分别以无负重、30%、50%、70%最大负重进行训练,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m/min,隔天抗阻训练。8周末检测腓肠肌胞浆Ca2+及线粒体膜电位,并与安静组比较。结果: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老龄大鼠腓肠肌Ca2+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负重、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三组老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训练能降低衰老过程中腓肠肌胞浆Ca2+、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预防、延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环抗阻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等动肌力以及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在校非体育专项23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周循环抗阻训练,对照组不训练。训练前后,利用IsoMed2000等动肌力测试系统测试肩关节、腰腹、膝关节等部位等速肌力;利用CORTEX MetaMax-3B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试最大摄氧量的变化。结果:1.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女大学生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等动肌力均显著高于训练前,腰腹伸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左右肩关节屈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右肩关节伸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2.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女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相对值以及最大摄氧量出现时间均极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能提升女大学生有氧耐力,增加女大学生膝关节屈伸肌群、躯干伸肌群、左右肩关节屈肌群峰以及右肩关节伸肌群的力量。但躯干屈肌群和左肩关节伸肌群作用不明显,今后应用该套循环抗阻训练方案,应增加躯干伸肌群和左肩关节伸肌群锻炼动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进行4周循环抗阻训练(CRT)对男子体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6名男子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低氧训练(hypoxia training,HT)组和常氧训练(normoxia training,NT)组,每组n=8。NT组和HT组受试者分别于常氧和低氧(模拟3000 m高度)环境下进行4周CRT。实验前后利用递增负荷力竭实验(最大摄氧量、最大有氧功率等)测定有氧运动能力,利用运动场测试(300 m全力冲刺记时跑和300 m反复间歇跑测试)与实验室测试(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半蹲跳、下蹲跳和30 s 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静脉取血测定血液学参数。结果:组内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HT组300 m反复间歇跑完成次数、峰值LA含量(LApeak)、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MVC)、半蹲跳(SJ)、下蹲跳(CMJ)、峰值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显著性升高(P<0.05),NT组LApeak、MVC、SJ、CMJ、PP和MP升高(P<0.05);组间与NT组比较,实验后HT组300 m反复间歇跑完成次数、LApeak、MVC、SJ、CMJ、PP和MP升高(P<0.05)。有氧运动能力参数和血液学参数在两组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CRT过程中的平均心率(HRmean)在HT组高于NT组(P<0.05)。结论:低氧环境下进行CRT能够显著改善男子体操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耐乳酸能力增强有关,但对有氧运动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12周抗阻训练对ACE基因D/I多态性绝经女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5-75岁绝经女性63名,受试者无其他疾病史,无服用降血压药物及降血脂药物史。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检测ACE基因D/I分型,进行12周抗阻训练。干预前后检测受试者血脂四项(TC、LDL-C、HDL-C和TG)和血管内皮功能(FMD)。结果:1)所选绝经女性I型基因比例61.11%,D型基因比例38.39%,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2)ACE基因DD型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II/DI型(X2=162,P=0.000),且以LDL-C和TC增高为主;3.DD型绝经女性FMD值明显低于II/DI型(P<0.01),FMD异常率明显高于II/DI型(X2=135,P=0.000);4.12周抗阻训练ACE基因各表型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率和FMD异常率均有所下降,以DD型最为明显(P<0.01 or P<0.05),血脂系列以LDL-C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ACE基因DD型具有较高的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发生率;12周抗阻训练,所有受试者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所改善,但不同ACE基因D/I表型指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DD型个体对于抗阻训练更为敏感。本结果是个性化健身方案制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大鼠运动实验模型,观察抗阻和被动拉伸训练后大鼠腓肠肌HGF、MGF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被动拉伸和抗阻联合训练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激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32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组,n=8)、被动拉伸组(S组,n=8)、抗阻组(R组,n=8)和混合组(C组,n=8)。 N组不做任何处理,对S组和C组大鼠右侧腓肠肌手动进行被动拉伸训练,每分钟15次,每次维持2s,每天15min,每周4次,共10周。对R组和C组进行尾部负重爬梯训练,负重为体重的200%,每周3天,每天2组,每组3次,共10周。训练结束后取右侧腓肠肌,测定腓肠肌湿重,ELISA法测定MGF,HGF,RT-PCR测定MGF、HGF的基因表达。结果:训练组实验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联合训练组各项指标上升最为明显,与N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R组相比较除HGF外其余指标也差异显著,但HGF mRNA较S组却无明显差异;S组各项指标虽也有显著上升,但较R组上升幅度要低,且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被动拉伸训练和抗阻训练都可以有效上调,HGF、MGF及其mRNA的表达,进而激活肌卫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分裂增殖,且两种训练对卫星细胞激活的效果可以叠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讨一次不同抗阻训练方案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实验法15名无训练经历的健康青年男性分别进行一次以促进肌肉肥大(H-RT组,方案:70%1RM,10RM,3组,组间间歇1.5 min)和以改善肌肉耐力(E-RT组,方案:60%1RM,15RM,3组,组间间歇1 min)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方案。并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2 h和24 h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标志物CX3CR1和annexin V表达量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用阳性表达率表示)。得出以下数据:(1)CD4+T细胞在H-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5)。E-RT组annexin V阳性表达率在运动后即刻降低(P<0.05),24 h显著性升高(P<0.05);CX3CR1阳性表达率仅在运动后即刻升高(P<0.05)。(2)CD8+T细胞在H-RT组和E-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CD4+T淋巴细胞亚群对于急性抗阻训练的免疫反应存在运动方案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负重抗阻训练对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和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0只健康18月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静组、0%、30%、50%、70%最大负重组进行跑台抗阻训练,坡度35°,跑速15m/min,隔天一次,共8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用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和AMPK含量.结果:(1)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70%最大负重组大鼠体重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0.01);(2)与安静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与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3)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AMPK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8周不同负重量抗阻训练可提高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和AMPK的含量,且30%和50%最大负重量抗阻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而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及降解的调控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大鼠心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及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 NRG1)表征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3月龄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雄性假心梗组(MS)、雄性心梗安静组(MMI)、雄性心梗运动组(MMR)、雌性假心梗组(FS),雌性心梗安静组(FMI)和雌性心梗运动组(FMR),每组8只。MMR和FMR组进行为期4wk负荷渐进性递增抗阻训练。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组织学染色观察并计算形态学变化;检测心脏和骨骼肌中NRG1和ErbB2/4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MI后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出现替代性纤维化,腓肠肌质量和细胞横截面积不同程度减小。抗阻训练显著提高了MI大鼠心功能,增加了腓肠肌相对质量和细胞横截面积,同时显著上调雄性MI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RG1蛋白水平及雄性和雌性MI大鼠ErbB2和ErbB4的表达(p<0.05, p<0.01)。结论:抗阻训练促进MI大鼠心功能改善和骨骼肌生长,上调心肌和骨骼肌中NRG1及其受体表达,且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程度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借鉴国外职业体育先进经验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我国的现当代体能训练逐渐进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实践训练中。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现代体能训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女子排球、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骄人成绩,这与他们重视体能训练密不可分;在大众健身领域,普通老百姓对于增肌、塑型、减重、提高各种身体素质训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火热,我国现代体能训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结果显示:(1)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历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理论引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4年;二是学习消化阶段:2004年后期—2008年;三是吸收应用阶段:2008年奥运会后—2012年;四是蓬勃发展与创新阶段,2012年奥运会后至今。(2)我国现代体能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现代体能训练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二是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呈现“碎片化”状态;三是现代体能教练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四是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发展结构不平衡。(3)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未来发展路径:一是系统整合,推进我国现代体能训练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二是重视体能教练员在训练中的地位,逐步建立现代体能教练培养系统;三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培训与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中采用限制肌血流量运动负荷训练的方法,观察训练前后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磷酸肌酸激酶、血尿素的变化,以探讨限制肌血流量中等强度负荷训练对运动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