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出现的主流体育教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当时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价值及其历史局限性,提出:体育之所以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源于体育的独特教育价值,即对“健康向上、不懈奋斗”体育精神的追求,这是体育教育之根本。体育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授予学生实现这一追求的基本工具———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确立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目的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性、本质性的问题。目前,对学校体育目的界定的观点较多,这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与制定影响重大。“体质派”认为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多目的论”认为增强体质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或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育教育是运动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翻阅大量与学校体育教育及教育目的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从健康与体质的辨证关系;从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两者的辨证关系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作为20世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依据权威文献,在建设杜威体育思想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杜威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杜威认为,游戏是儿童时期“几乎唯一的”教育方式,能够增进身心健康,促进能力培养,且利于有效学习,促进社会认知;自由的游戏态度促进儿童自由的成长。2)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杜威指出,学校体育是智育的基础,利于大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在目标上学校应追求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培养健壮人才;在方法上要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做到“时时体育”。3)在教育领域之外,杜威将体育教育的价值拓展至社会层面,他认为公共体育(场所)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利于养成“好汉”态度,培育“尚武”精神;能够促进德育,维系智育;能够促进健康人格,改善社会风气。4)在改善社会风气的基础上,杜威将体育教育的价值升华至国家层面,他指出人民体质事关国家兴旺,公共体育利于改善国家前途,人们只有健身健心才能建业建国。研究最后分析了杜威思想中过于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教育中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部分教育理论有失偏颇等时代局限性;同时也从重视游戏教育价值,强化学校体育价值,注重体育德育价值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现实镜鉴。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对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体育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进步主义教育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渗透到美国体育之中,摧毁了原来以体操为内容、医学矫治为主要目的旧体育体系,逐渐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体育体系.其中伍德提倡的“新体育”以及赫瑟林顿提出的“通过身体的教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体育”思想的历史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体育”思想的兴起与衰落是美国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两次关键转折.通过一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新体育”思想代表性学说的异同,分析“新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揭示“新体育”思想最终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基于上述研究,全文最终的启示是:如何促进个人运动的回归、达到个人与团队运动的均衡发展将是下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文献资料分析与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对徐英超的体育教育与管理实践作以梳理和归纳,就其体育实践及其体育思想进行研究,以阐明其体育思想的要点与时代价值。研究表明,徐英超在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致力于发展中国体育,不仅通过体育教学、考察奥运、留学美国、访学苏联丰富其体育理念,更是在学校体育领域躬身实践,引导培育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形成深刻的体育思想。研究发现,他执守“体育救国”与“强体强国”的信念,践行文武兼备、均衡发展的育人思想,推动体育研究科学化,构建竞技人才培养“一条龙”的学院机制,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体质教育”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80年代的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认为,徐英超的体育实践与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庆祝北京体育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系统地回顾他的体育实践与思想,能够激励我们继续践行爱国思想、赓续“文武兼备”育人思想,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待运动实践与体育过程,培育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推进北京体育大学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7.
“南体模式”是南京体育学院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国家和江苏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的办学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在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体模式”为中国体育和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体教融合”、培养精英体育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之路,为中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国家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期盼,“南体模式”如何以新举措迎接新转型,踏出“以学训融合为特色发展的灵魂、以育人夺标为特色发展的目标、以创新求进为特色发展的驱动、以服务社会为特色发展的追求”的新路径,为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育高等院校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梁启超著作和学界对梁启超所做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梁启超关于培育“新民”的言论和实践,构建出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体系。研究得出,梁启超围绕如何铸造“新民”这一国民性改造问题在体育方面形成了“进化、尚动的生命观”、“爱国尚武的体育道德观”、“三育并重的体育教育观”、“强国保种的妇女、儿童体育观”等思想。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他把具有尚武精神的“新民”视为国家强盛之基础,倡导国民的体育主体地位;他基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将体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此体育成为中国思想启蒙和构建民族认同的重要阵地;他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推动了体育在教育领域地位的确立;他的女性身体观为我国妇女的解放和女性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具有工具理性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促进了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体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中国走上了国际竞争的自强之路。梁启超所开启的国家主权和“新民”塑造的观念成为主导百余年来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对我国当代体育事业发展和公民教育仍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的体育思想应视为教育理念之先:强国保种、提倡军事体育,重视传统体育、学习现代体育,亲身实践.持之以恒的体育思想表现出了爱国主义、民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时代特点.推动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了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同时对比新、旧学校体育教育思想,阐述分析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在课程方面以人为本,在组织形式方面灵活机动,在教学方法方面丰富多样等特点,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互形式”的出现已成为现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学校体育“社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哲学基础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代的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结合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指出学校体育的“社会化”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当代教育的本质。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体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学校体育的“社会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推进“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普及与发展,修正因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取向与体系构建的偏失,本文对儒家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切实发挥儒家思想巨大的社会职能,为营造健康、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化博大精深,其“天人合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智能双修”的优秀的内核,对当今的“健康第一”、“全民健身”、“以学生为主体”和“全面教育”等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化中的“追求功名”、“崇尚权威”等思想理念对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也产生消极的影响。要改革当前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传统化加以研究和区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惩戒问题不断引起学界与社会的关注,学校体育中身体活动的“育”与“罚”的边界问题,也逐渐引起学界审思。从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出发,认为学校体育教育的身体教育特殊性、体育惩戒政策法规建设不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滞后、学校体育教师师德素养欠缺造成了“育”与“罚”的认知误区。是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是否以法律法规为基本遵循,是否以必要情形为实施依据,是否以适配适度为实施尺度,是否以“因材施戒”为惩戒原则,是否以一视同仁为前提条件,是评价学校体育身体活动“育”与“罚”的标准。在提炼“育”与“罚”的表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实施体育惩戒的策略:充分认识体育教育的特殊性,科学制定体育惩戒实施细则,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治理水平,着力提升体育教师师德素养。旨在发挥体育惩戒的最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王国维是集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皆有丰硕成果的国学大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体、德、智、美”四育并举的教育家。关于王国维体育教育观的前期直接研究资料很少,其间接相关的观点与论述散见于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中。这些观点与论述不乏对当今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借鉴价值的真知灼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王国维的体育教育观进行了独立系统地整理与研究,结果认为:王国维体育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提倡四育并举的教育”、“重视儿童体育教育”、“提出人体运动的解剖学与生理学依据”、“主张身体、德道、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当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并反思与改进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出发,着重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完善体育教育的功能,改进体育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各种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由来.就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我国以往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关系等作了深入探讨.且在“教育现代化”基础上提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新概念。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与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看是统一的.并就我国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以下观点:首先.应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和明确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性质.实施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个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其次.应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形态。再次,必须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培养规格按素质教育和现代化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生存教育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体育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思想以及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都要求学校体育融入生存教育理念。为了在学校体育中贯彻生存教育理念,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做一梳理后得出,我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启蒙于维新变法运动;建国前自然体育思想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建国后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呈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多元化体育教育思想必定极大的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开创体育教育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