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韩璐 《新闻战线》2020,(2):83-85
自2017年起,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每年评选出当年的“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旨在表彰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的领军者。观察三年榜单发现,我国对媒体融合的探索不断深入,在技术、主体和产品方面均有进展,主要体现为:作为融合动力引擎的智能技术不断演进;参与主体的数量、类型增多;视觉化、移动化、社会化产品迭出等。从榜单的变化来看,未来的融合可以从差异化融合定位、场景化思维生产和人工+算法的内容分发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播手段得到创新发展,H5新闻产品在此背景下得以开发应用。本文简要概述了H5新闻产品的视觉传播优势,从新闻形式、新闻内容、视觉质量、传播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H5新闻产品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澎湃新闻的移动化转型、天目新闻客户端的视觉化特色、"腾讯青云"助力新闻智能生产为案例,对媒体融合的若干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就媒体融合的关键点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专业媒体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移动化"转型与内容呈现方面的"视觉化"探索,以及对新兴技术的采纳...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1):4-13
本文从宏观维度的新闻业年度变化,以及中观维度的新闻业行动者、内容、分发、受众等四个方面,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整体勾勒2018年中国新闻业的变化图景。总体上看,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是本年度新闻业的重要变化,新闻业发展的年度特点主要包括:1.新闻行动者方面,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共生于新新闻生态中;2.新闻内容方面,短视频在严格监管下发展迅猛;3.新闻分发方面,平台化和智能化分发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新闻受众方面,用户呈现参与主动性和表达情绪化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平台媒体将比专业媒体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1):4-11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疫情"这一重大事件,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从新闻行动者、新闻内容、分发渠道、用户四个方面分析本年度中国新闻业呈现的主要特点,并预测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本年度中央主流报刊印数增加,地方都市报规模进一步压缩,布局短视频客户端成亮点;新闻内容产品呈现出多形态的视觉化特征;传播渠道上,我国媒体融合已逐步深化到融媒智媒共存的发展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疫情期间作用凸显。媒体通过平台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拓宽传播的覆盖面和到达率,向多层次的现代传播体系迈进;新闻受众方面,疫情期间电视新闻收视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短视频用户表达出显著的爱国主义情感,网民积极参与网络公益和提供社会支持,"网络用户"加速向"移动生活用户"方向发展。总体上,场景化传播中的视觉化呈现是2020年中国新闻业内容和传播的典型特征。展望2021年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新基建"的开展,智能基础的技术采纳和传播应用会更加普遍,内容视觉形态实践将成为常态,音频内容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网民信息消费行为嵌入日常生活的程度将不断加深。此外,互联网平台的国家治理力度会持续强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9年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从新闻行动者、新闻内容、分发渠道、受众四个方面描述本年度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图景,概括年度变化特点和预测未来趋势。研究发现:本年度媒体融合面向移动互联时代进入更加纵深化发展阶段,专业媒体的规模进一步整合压缩,自媒体的监管政策加强。新闻内容产品呈现出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导下的可视化形态特征。传播渠道上,媒体通过平台化和移动化不断拓宽传播的覆盖面和到达率,并进一步将传播渠道下沉到基层。算法推荐和人工编辑相结合成为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新闻受众方面,网络新闻与短视频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美贸易战等重大事件,网民的爱国情绪表达与媒体的宣传形成共振,全网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总体上看,平台媒体驱动下的视觉创新与技术调适是2019年新闻业变化的主要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视频将成为更加主流的内容产品形态,传媒业也将深入探索5G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吴悠 《传媒》2019,(16):68-71
融媒体的发展深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影响,作为核心新闻产品的数据新闻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5G技术以其超高速带宽、超低时延、超大链接等特点,推动数据新闻和融媒体传播深度变革,然而,5G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也面临着内容、发展和人才方面等问题。我们要正视5G为数据新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5G时代可视化数据新闻重塑融媒体。  相似文献   

8.
时下,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新闻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即是指媒体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然而,新闻娱乐化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亦有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媒体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在媒体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纸媒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体传播的强势符号。①媒体的视觉转向对报纸来讲,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张扬,在形式上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比如报纸的彩色版面、大量的图片、刺激眼球的新闻标题。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娱乐新闻发展迅猛,众多的大众媒体为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娱乐新闻在报纸上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对于报纸娱乐板块来讲,图片的配置和设计有着显著的作用,下文主要分析《新京报》娱乐板块图片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移动传播给新闻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内容、新挑战。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写作需充分利用移动传播的条件,既应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还要根据移动传播的屏幕阅读特点、语言文字特点,做好文字与其他视觉元素的融合,以及关键词的运用,同时掌握好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广播是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是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来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本文着重阐述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媒介形态和信息渠道的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开拓变化,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已达到近乎肉搏战,在新闻资源高度雷同的情况下,如何在新闻内容同质化的时代做与众不同的新闻,成为当今报纸最大的挑战。面对新的传媒环境,今天的报纸已经从文字传播方式逐步转向视觉传播方式,报纸视觉形象成为新的竞争力提升点,打造全新的报纸视觉形象成为报纸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人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纸媒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突围?传统党媒要突围,必须牢牢抓住媒体融合这一"总开关",力求观念更新,换上互联网思维的头脑;内容改变,让新闻产品更具吸引力;立体传播,努力做到党媒声音传播无死角,进而不断提高地方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单成彪  刘扬 《青年记者》2016,(28):17-18
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全球传播新时代,多元参与、跨界融合、跨境传播,为各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球传媒领域在技术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移动化,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界面;2.社交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信息通过人际关系聚合与扩散的重要中枢,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媒体化趋势;3.视频化,随着网络带宽与传输速度的改善,网络内容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视频直播等正在成为各媒体网上内容呈现的标配,VR等视频形式成为网站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浪潮逐渐推进,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不断变革,未来媒体环境中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再次冲击行业,整个媒介生态将发生重大改变。在技术推动内容创新的同时,追求受众参与和互动使新闻游戏化赢得更多机会,变革下的新闻产品创新可从游戏机制中获取一些启发。通过当前游戏化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实践,结合技术对游戏化趋势的影响,总结当前新闻游戏化实践中存在的认知误区,进而探讨新闻产品与游戏深度融合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17.
苗苗 《新闻世界》2022,(4):46-49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以“视觉化”为方向积极探索时政新闻与短视频、Vlog、H5、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态融合创作创新;通过增强策划统筹力、创新突破力、传播研究力,讲好时政故事,传递“政”能量,不断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时政新闻报道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视觉化”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世界在不断发展,更在飞速变化,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使得新闻受众越发对新闻挑剔起来,给新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媒体必须把握好新闻内容的生产,不断创新思维,让受众接受新闻产品,让媒体得到社会认可。内容生产,亦即什么是新闻或新闻是什么。早期新闻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随着社会及新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风口下,主流广电媒体迎合新媒体受众需求,在技术引领下打造新闻短视频,是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叙事方式向融合新闻产品过渡的重要尝试。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要坚守专业新闻媒体的高品质、权威性,同时兼顾短视频叙事和传播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数据的可视化等特点。从产品定位、渠道建设、深耕互动等多维度提升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新闻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闻娱乐化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娱乐化现象一方面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另一方面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