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互联网+"则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形式呆板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了云课堂+课程、微课+课程、任务驱动+课程、实体模拟+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由传统思维培养到创新思维培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田珺 《现代英语》2023,(1):38-41
后疫情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作为英语专业的创新与跨界课程,《能力+》课程专门针对专业能力培养中的“盲区”进行集中攻坚,采取“理论+仿真实训”的方式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有效实现校园与社会的能力对接。文章遵循创设构思和实证研究两个基础维度,详细描述了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环节,并深入阐释了“能力+”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创新与融合。此外,文章对英语专业《能力+》课程所践行的时代精神给予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本科生培养模式亟需创新的背景,通过解析财经"E+e"项目的培养目标、运作过程、课程设置与质量控制等内容,提出本科生培养应推广"E+e"模式以加强责任教育、寓教于乐和增强实践,为创新探索本科生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课程“单一化”、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教师短缺及专业能力较弱、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素养与技能培养较难等问题,构建“三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对接“三个层次”的物理平台,搭建“文化课程+技能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情境,能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德才兼备人才,探索出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课程是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研究慕课+翻转课堂+现代学徒制融合创新模式,探索促进该课程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推动机电设计教育和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模块课程的提出,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促使作用,从而促使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多专业英语的融合开展,形成模块课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分析,对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开展模块教学,从而利用模块课程开设英语课堂,并研究模块课程教学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高校《环境评价》课程教学体系现状与不足,构建一种新的教学体系:"目标+理论+案例+实训",并探讨这一体系在《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岩  戴莉  温雪 《林区教学》2022,(10):44-47
“1+X”证书制度为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改革核心目标,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育平台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应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对"专业+创业"融入式、"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分级递进式"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并结合校情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VR与多学科融合创新为思路,构建了基于"VR+"的新工科创新实践虚拟演练实验室。利用"VR数字媒体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和"智能制造VR实验平台"以及"VR+课程""VR+教育"和"VR+创造"三大模块搭建虚拟仿真实训体系,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模块、开放型的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实践证明,该虚拟演练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多学科交融和科研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在于办学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多元化,"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改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势在必行,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3+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发展,调整教学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微带天线》双语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采用M+N+K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文章围绕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创新课题等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实践,其中课前准备是课程思政的前提,课堂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后思政是课程思政的延伸。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实践课程,其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系统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在新工科与“工业4.0”背景下,“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互联网+翻转课堂”电力系统分析实验课程体现了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也是在课时压缩形势下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培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前瞻思维与国际视野。“互联网+”环境对大学英语创新思维培育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影响、对教师角色及评价模式的影响以及对课程质量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多元化移动教学培育创新素养要积极创建全过程性的创新思维移动教学环境,建设多样化移动课程,实施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的开展,对文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科专业需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应用型人才。文章对文学课程中"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尝试结合互联网应用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文科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两个教学班为观察对象,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正向课堂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文学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灵活运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应用,能够为培养具有通识型、创新应用型能力的新文科人才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专业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往往侧重对学生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计算机专业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是一项重要课题。吴长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进行了全面而深人的研究。首先,作者对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思想脉络、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对训练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锻炼大学生专业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如何做好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于力学类课程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提出采用"教育+教学+训练"模式,实施精细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3+1"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3+1"教学模式下的微生物实验课程,以求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缩短社会适应期为主旨。本文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师的培训、学生行业认知度的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筛选、校外实习阶段的监控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3+1"模式下的微生物课程。  相似文献   

20.
郑威  张磊 《科教导刊》2023,(20):26-28
科教深度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科教深度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与新时代财政学教育的发展要求,重点提出财政学专业创新人才“1+4+1”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揭示该培养模式主要涵盖“核心教学方式+关键支撑内容(机制构建+平台搭建+模式创新+路径设计)+系列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财政学专业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