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在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教育的同时,更强调进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对两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和教育。根据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我们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提出了"发展教学法"。即以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对课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芳 《广西教育》2009,(35):11-12
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和同事一道对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课题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把教学目标分为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1956年,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 (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for Cognitive Domain) 。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复杂行为可以分解为比较简单的行为,教学目标可以用可见的行为来表示,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清楚、可鉴别、可测量,从而便于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而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修养的教育行为目标的分类理论。它包括两大目标领域:一、语文知识智能目标分类领域,它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五个层次行为目标,二、文化修养目标分类领域,它划分为接受、组织、个性化三个层次行为目标种。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心理学学科组在多年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为核心的新型智育理论。本文拟从理论产生的原因、理论内核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评述。 一、为什么要重建智育理论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据此,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亿万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具有适应未来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在此,…  相似文献   

5.
杜洪晴 《海外英语》2022,(17):96-97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英语专业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在该理论指导下,探索思政教育与英语专业课程融合的有效路径,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有利于梳理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德育评价内容,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7.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修订版划分了认知过程的六个层级。该文基于该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进行全面的梳理,将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内涵予以挖掘、显化并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改善教学设计,客观评价思政学习效果,探索实践混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在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国外教育理论中,杜威教育理论是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中国化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经历了兴起、繁荣、批判与否定和多元发展四个阶段。杜威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杜威教育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实用性、真理性是根本性因素,文化从深层次上影响了其在中国的扎根深度,政治变动影响了其兴衰起伏,杜威的来华及其中国弟子的努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经验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既要尊重中国实情,还要张显主体意识,同时又要在借鉴和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课程分成理论课、实践课两大类和若干类别.采用综合课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模式,但组成综合课时要作全面考虑.教育分类、人才分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动态变化,要随时注意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教育改革;但不要急于取消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差别.按照教育目标分类学,分成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两者的培养途径不同,不能相互替代.必须克服旧观念.充分认识动作技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建构的二维分类框架为我们制定各类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并阐述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理论"学以致用"论简单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以致用"思想加深了二者的分歧。学以致用一方面使实践界不相信教育理论界,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限制了理论界开拓和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教育理论并非教育实践的抽象,而教育实践也并非教育理论的唯一源泉,两者不是简单的现实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理论不能简单的局限于教育实践的圈子之内,仅仅从教育实践中建构教育理论,无疑会扼杀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生命力。理论必须走向多元,单一化的学术思想是扼杀创造性思维的毒药,也是教条主义的深层根源。同时也不可简单的认同教育理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具有不同的教育评价目的观,生存论为重新理解教育评价目的提供新视阈,生存论视阈中的教育评价目的是促进具体个人主动发展,人与人、人与环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明伦教授在其新作<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中首次以全景视角,界定并区分了"文本目的"与"非文本目的",以二元划分结束了对翻译目的之认识的多元化格局,廓清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对重新明确翻译的本质属性、界定译者的根本任务、规范译者的基本行为、保持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及避免学科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许多的商标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时不得不失“信”或不“信”。从目的论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指出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信”于原文不是唯一可容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理论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其目的是解释现实或揭示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机制。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现实,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建构相对匮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问题驱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政策驱动,但无论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引领。所谓"高等教育理论"不是从其他学科移植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而是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所建构的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高等教育理论"则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职教的现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注重学生生产实践的锻炼,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就业目标的实现”的教育思想,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潘懋元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将高等教育系统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子系统,将高等学校分为学科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潘懋元教授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符合中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对高等学校的准确定位和分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