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历来被认为是汉代抒情议理散文的代表作,后人评价说: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又直与《离骚》对垒。对这封书信体散文的主旨,历来也一直认为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蒙雍香 《教育》2012,(18):58
大方之家都认为《史记·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两文是《史记》中最能体现司马迁思想与精神的经典之文。要研究司马迁的思想和《史记》的内蕴,不可不先必读《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学习了《报任安书》一文之后,笔者感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司马迁的爱和恨的思想。他的这种爱和恨隐晦而不可直言,因为"有些话是司马迁不愿说而不能不  相似文献   

3.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晚年答复任安的一封书信。由信大致可见司马迁生死观的特色;承认生死是客观自然的现象,不反对全身避祸,自我维护,强调人格的独立和人的自身尊严;肯定有价值的从容赴死;歌颂“虽被万戮”而无悔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4.
对于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一事,历来论者多偏重于汉武帝的褊狭和武断,却忽略了其对李陵认识上的某些失误。文章认为司马迁为李陵的辩护固然体现了其瘩诚、正直、勇敢的品质,然而他在为李陵的辩护中对李陵的认识也存在着某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训诂的方法,对吉林文史出版社《昭明文选译注》有关篇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校勘、考辨,请专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6.
《报任安书》是一篇书信,是司马迁饱含血泪之作。字里行间感情复杂,志气盘桓,悲痛之中有决心,耻辱之下有激愤。这对于相隔两千年的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字义和内容的理解上都有难度,阅读时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李陵投降匈奴千夫所指,其实李陵有苦衷。李陵投降匈奴有多种原因:情势所逼;汉朝“裙带风”盛行;当时社会大趋势使然。  相似文献   

8.
王琇  康健 《现代语文》2007,(10):36-37
司马迁在其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司马迁,以一篇《报任安书》喊出了他内心的苦闷,这是一个伟大灵魂向世人发出的自白。文中他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肯定了自我,以发愤著书的方式进行着美的抗衡,为此他不但超越了死亡,而且终于超越了自我。这是司马迁为自己抒写的传记,其中包含的人生意蕴是极为深广的。《报任安书》的思想内蕴必将“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相似文献   

10.
喜欢执教有历史厚重感的课文,又有朋友制作的《史记》专题站点作为资料后盾,在2008年江苏省的一次省级赛课活动中,我毫不犹豫地在指定篇目中选择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从2007年11月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到2008年4月公开执教,历时半年,我经历了一次次精神的跋涉,也接受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行在路上,风激人面,更激活了阅读、实践与思考所带来的灵性和愉悦。  相似文献   

11.
《报任安书》为司马迁构筑了一座人性的大山。他那身处困厄而完成千秋史册的坚毅,为后人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他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格言,为后人确立了人身价值的尺度。因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事件,司马迁遭受了极  相似文献   

12.
一、何为知音?"知音"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列子·汤问》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尽相同,经历遭遇也不可能复制重来,真正做到志趣相投、心意相通是非常难的。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因“戾太子事件”受到牵连.蒙冤人狱.待死之际。写信给司马迁.请他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明冤辩屈。司马迁后来给任安写了一封长信回复,即《报任安书》。此封长信经删节选人了高中语文教材。按常理。司马迁在回信中,对任安的求助该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是去汉武帝面前帮他明冤呢.还是不帮?但司马迁在信中却以极委婉含蓄的方式.回避了对任安求助的直接答复.而是详细地述说了自己六年前因替李陵辩诬而触怒汉武帝。下狱获死罪.而后自乞宫刑.在屈辱中隐忍苟活的处境。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乃一古文名篇,被《古文观止》及多家《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选入。其中"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一处的标点,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词语搭配关系和惯用表达法入手,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用他全部的生命,“述往事,思来者”,谱写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太史公书》。他在这部伟大的史诗里,以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睿认识,启迪着炎黄子孙的智慧,以他是是非非的正义裁决,滋育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司马迁的一生遭际是极其悲惨的,他既无辜罹受专制帝王残无人道的摧残,还备尝封建士大夫的诟辱讪笑;司马迁的一生又是无比光辉的,他的高峻浑雄的人格永远值得后人仰慕,他的名山事业赢得了全人类的普遍崇敬。“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司马迁用《太史公书》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坚过金石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6.
苏小谦 《小火炬》2010,(3):38-39
公元前99年,是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们度过的最糟糕的一年。这年夏天,汉朝派军队和匈奴作战,仗打了好几个月.最后汉朝还是败了,汉朝的将军李陵投靠了匈奴。  相似文献   

17.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想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5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  相似文献   

18.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力作,选入高中语文人教社新教材第六册。本文是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了自己受宫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就是这样一篇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感情相当复杂的文本,无论教者还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都不同程度的感到深奥难解的地方颇多,却又无法回避,笔者择其一点“人固有一死”引发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实况回顾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司马迁的两篇文章:《报任安书》和《屈原列传》。笔者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命高于  相似文献   

20.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