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百世奇人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激荡心灵而挥之难去的,正是这种“伟大的痛苦”、悲情的人生。出使巴蜀匆匆返归的郎中司马迁满面烟尘,拜倒在太史司马谈榻下。弥留之际的父亲执手洒泪留下遗言:“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这是千钧重托,也是时代的召唤。司马迁俯首涕泣立下誓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五年后,司马迁始修国史。一场飞来横祸,差点断送了旷代奇才,夭折了…  相似文献   

2.
我爷爷的额头长满了皱纹。爷爷是对我最好的一个人,我想买什么他就给我买什么。有一次,我看见别人家都有电脑,可是自己家没有,就对爷爷说:“您给我买一台电脑吧!”爷爷笑着说:“好,明天就给你买!”听完他的话我高兴地蹦了起来。第二天,爷爷果然买了一台电脑,我高兴地喊叫着:“我爷爷真伟大!我爷爷真伟大!”还有一次,我们家的电视屏幕很小,爷爷看了说:“该换电视了。”他就亲自去买了一台很大的电视,电视有很多功能,比如游戏、电话本、计算机……那时候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我想:我爷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少年天使我最爱的爷爷$…  相似文献   

3.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这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重点段,文章条理非常清晰,从司马迁当时的心理写到做法,…  相似文献   

4.
笔误     
《初中生之友》2012,(Z4):92
尽管司马迁多次遭受宫刑,但他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伟大的《史记》。点评:一次又一次?我的爸爸就像亲人一样爱我。点评:敢情您是您爸爸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有一种自卑叫自信,有一种跌倒叫爬起。点评:这个同学是新时代的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司马迁,以一篇《报任安书》喊出了他内心的苦闷,这是一个伟大灵魂向世人发出的自白。文中他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肯定了自我,以发愤著书的方式进行着美的抗衡,为此他不但超越了死亡,而且终于超越了自我。这是司马迁为自己抒写的传记,其中包含的人生意蕴是极为深广的。《报任安书》的思想内蕴必将“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留下《史记》这部53万字的空前巨著,这巨著是在他遭腐刑后完成,却更增添了他“重于泰山”的伟岸魅力。人们不禁会想:倘使司马迁一生未遭腐刑,历史和《史记》又会是何等面目?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明他的写作《史记》的意图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确,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是他的历史哲学的核心,是他的政治见解的理论基础。司马迁的写作《史记》,不仅是记载史实,而是通过史实表现了他对人对事的“论次”精神。所谓“论次”这里就有他的历史哲学和政治见解。那么什么是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的具体内容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1年5月9日,我读了刘志清的《一个伟大的印象》后,感触很深。文中,无数次写到“中国,红起来罢!”“苏维埃的旗帜已经在全国到处飘扬起来了!”这苏维埃的旗帜,使我想起爷爷三年前给我讲的那个故事。那个夏天的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捧着升学报考表给爷爷看。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他那部不朽的名著《史记》里,把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陈涉列入“世家”,又将“号为霸王”的项羽编入“本纪”,表现了其卓越的史识。可是历代史家,多不识太史的苦心,他们纵然对《史记》不乏褒扬之论,但对司马迁这一有心的安排颇多微词。班固因《史记》撰《汉书》,武帝以前主事,多录《史记》原文,却把陈、项归进列传;刘知几撰《史通》,大兴问罪之师,怪《陈涉世家》其称不当,“名实无准”,讥《项羽本纪》“纪名传体”,“再三乖谬”。解放以后,人们肯定了司马迁列陈涉为“世家”的进步意义,有的同志却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说司马迁“列陈涉  相似文献   

10.
又一次教过了《凡卡》,总有一个问题在心头萦绕。我知道契诃夫不是写一个真实的事情,是小说,但那是对十八世纪沙皇俄国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凡卡,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孩子,在他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时候,给爷爷写信求救,却没忘记嘱咐爷爷,“别让旁人拿我的手风琴”。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他有手风琴!每一次教过这一课,这件事都会给我一个震动。因为有这个震动,又使我想起另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子,一对德国兄妹,他们家里有一架旧钢琴!  相似文献   

11.
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百世奇人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激荡心灵而挥之难去的,正是这种“伟大的痛苦”、悲情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戏迷爷爷     
“看戏啦!看戏啦!”一个身影冲向剧院。是的,你没看错,那个人就是我的戏迷爷爷。爷爷很喜欢唱戏。清晨,爷爷在阳台上“啊啊啊”地练着嗓子。等到7点多,爷爷就进入唱戏的环节了。唱戏时,爷爷的声音又细又尖,唱出来十分动听,有那么几分戏曲味。爷爷抬了抬手臂,把头微微仰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随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最后一句落地,爷爷的晨练结束了。爷爷不仅在生活中喜欢唱戏,也喜欢扮演戏里的角色。一身红大袍,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高底鞋,把大袖子一甩,可神气了!每次他走在大街上,一旁的路人就会问:“老陈,今天又看了什么戏,扮了什么角色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称赞一个伟大的学者或者一部伟大的著作,常用四个宇:博大精深。其实真正符合这四个字的极少极少,在这极少极少的人和著作中,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是当之无愧的。先说“博”。司马迁生长在一个世代史官的家庭,他的父亲司马谈担任“太史令”的官职,相当于今日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汉代以前大量历史资料都收藏在他那里,因  相似文献   

14.
在国外     
爷爷对他十三岁的孙女英英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有一个人到了国外,碰见周围的人却都是中国人,这是怎么回事?”英英想了一下,回答说:“这里一定是中国大使馆!”爷爷摇摇头说:“不对。”英英又想了一会,说:“我知道了,这是在美国唐人街。”爷爷笑着仍摇了摇头。这时,与英英双胞胎的哥哥聪聪回家了,他问清问题后,马上就猜对了。爷爷笑着夸奖他道:“还是聪聪聪明,答得完全正确!”你知道聪聪是怎样说的吗?(答案本期找)c《在国外》答案:这是一个外国人来到了我们中国。在国外@袁根新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节选)一文,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这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至情文,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段段唏嘘欲绝,它是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血泪控诉,是不屈不挠者对黑暗社会的传檄声讨,是伟大民族精英在身处残秽中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宣言!文章催人泪下,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堪称是一篇千古奇文。学习此文,让我们走…  相似文献   

16.
“少年的司马迁,曾把长安当成龙门.青壮年的时候,他把宫廷当成龙门,他一直都在尝试跃过龙门,一直到父亲死去,他才清楚地看到——《史记》才是他真正的龙门!”想起在设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点滴,我发现自己似乎和司马迁一样经历了三个时期,找到了“三重门”,才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7.
汉武盛世,人才荟萃。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精辟评价。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家编撰史书的范例。因此,他被称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相似文献   

18.
看韩剧     
A.《泡沫爱情》苏苏泪流不止:“呜……好可怜,那个女孩子好可怜哦!呜……那个女孩子死了!”爷爷安慰:“丫头,都是假的嘛。这个电视剧真好看!什么病啊?”苏苏:“是白血病。”爷爷也落泪,祖孙两个抱头痛哭。“丫头,要多锻炼身体啊!”B.《美丽的日子》苏苏拿着手绢不停地流泪:“死了,爷爷,那个女的又死了!”爷爷大惑不解:“怎么又死了?什么病?”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被鲁迅赞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司马迁的伟大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教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徐宗文同志在《略论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苏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二期)的结尾时说:“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属于儒家的,这一问题应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及其伟大著作《史记》的根本出发点。”既然这一问题是“研究司马迁及其伟大著作《史记》的根本出发点”,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就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经过探讨之后,我认为司马迁思想基本倾向不是儒家,而应是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