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的一些“自由性”课堂讨论通常按个人意愿,自由支配评论、阐发讨论的内容,而且不求系统也不求答案,往往是无计划、无目的、无组织、无引导的。虽然,在课堂上以被管教者的心态下遮遮掩掩的诸多想法,可以在讨论的情况下自由地化为言辞,或浇胸中块垒,或指点江山,或针砭时弊,但是对于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问题、对话碰撞讨论问题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只是单个的“海阔天空”,而没有围绕问题“层层深入”。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课堂讨论非中心拓展”。一、具体表现(一)讨论变闲聊小组讨论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拓宽思路,畅所欲言,好一个言无不…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设而不求”是指,解题时先设辅助元,再利用其与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方程或代数式,而辅助元本身的值不需求出或根本求不出来,只需将其消去或代换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而不求”思想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往往能快速、准确、简捷地解决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实例阐述“设而不求”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及其解题思考.一、化简中的“设而不求”有些化简类问题,如果直接进行化简,不易求解,甚至没有头绪,但如果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合理设参,常可简化计算,进而巧妙求解.  相似文献   

3.
课堂讨论是现代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原因,现在的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不重结果或结果不好,重复、无意义,没有实际效果。有些还是个人观点,没有体现小组的观点或讨论结果与问题毫无  相似文献   

4.
“设而不求法”亦称“增设辅助未知量法”或“设参法”.解题时通常先设辅助元,再利用其与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方程或代数式,然后将未知数消去或代换以解决问题.此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代数问题中,而且在几何问题中也有应用.下面举例说明设而不求法在解有关三角形的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合作学习不能简化为讨论。只求表面形式不求实际效益。面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不是不用。但要是一味地简化为讨论,甚至认为“无讨论的课就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课”.这于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南辕北辙的。  相似文献   

6.
李颖 《初中生》2007,(4):28-31
在解应用题时,有些与题意有密切联系的未知量,只需设出而不必求出,就可达到解题目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设而不求”.“设而不求”是一种变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技巧.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数学探究是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有没有讨论的必要,都要让学生讨论讨论,让学生探究探究,结果造成不当的、无序的探究,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导致了课堂的形式化和低效化.数学问题是数学探究的基点,没有数学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探究.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否定假设法”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此,许多教师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在实践中,由于课堂讨论中新提出的问题过多,或提出的问题过大,或讨论方式不合理、讨论时间不够等,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表面看起来学生也在热闹地说着,实际上只是泛泛而谈,真正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不多,课堂上有“讨”无“论”,学生依然弄不清问题的实质。针对这些情况,我对如何搞好课堂讨论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应强化课堂讨论的意识。课堂讨论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发表意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  相似文献   

9.
韦春茂 《课外阅读》2011,(8):276-277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就可以使语文课堂显得有声有色,有序有效。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教法古板,不求思索,不求进取,因此出现不少提问的误区。新课程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课堂提问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就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方法是课堂艺术的核心。只有善问、巧问,课堂提问艺术才会大放异彩,学生才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在课堂教学新旧交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老师还抱着传统的、常规的东西不放。注重形式不求实效,手拿新教材、沿用旧教法的现象还存在于我们的一些课堂。前不久.在我校“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引发了我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而反观我们传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问题却不容乐观。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缺乏层次,造成了学习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吃不了”;作业布置图“量”不求“质”;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策略和“题海”战术,作业重复且繁多。  相似文献   

12.
进入课改以后,对教学模式或方法的讨论一直处于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既没有明晰的刚性要求,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架构.缺少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关注”。也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行的、科学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之“形”,使得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我行我素”的无“形”状态.走进了“理念前卫、质量滞后”的教育怪圈。  相似文献   

13.
杨树海 《山东教育》2005,(35):35-35
“讨论法”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自由发表自已的见解或进行论证的方法.它是目前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讨论法”运用得好.就能激活地理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实例,着重谈谈“讨论法”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兴致高涨的讨论或在实验结论取得后,突然有学生抛出一个你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常让老师感到左右为难。这些问题就是学生“生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改的深入.“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等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也频频亮相。笔者拟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为切入口,以小见大,以点触面.希望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说明一些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金芳 《考试周刊》2011,(78):75-76
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中“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具体有以下四种:比较化简中“设而不求”,分式方程中“设而不求”,几何求证中“设而不求”,问题转化中“设而不求”。  相似文献   

17.
所谓“设而不求法”,就是在解题时根据需要设出一个或多个不必求出(有时根本无法求出)的未知数,以其为桥梁,将题目简捷解出的方法.巧用设而不求法,能妙解许多代数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合作学习不能简化为讨论,只求表面形式不求实际效益。面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不是不用,但要是一味地简化为讨论,甚至认为“无讨论的课就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课”,这于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南辕北辙的。二、合作学习不能空洞无物,只求热闹气氛,不求课堂效率。合作学习,如果只求表面热闹,看似七嘴八舌,掌声不断,气氛热烈,学生甲的回答可以,学生乙的发言也不错,结果是学生学完课,还在云里雾里,“不识庐山真面目”。更有甚者,明明只有一个唯一答案,也在那里摆出讨论的架势,让学生来合作学习。这样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招牌,于课堂教学的效益无益,害生害己。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讨论是实现学生中心、尊重学生话语权、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讨论与课题无关的东西;教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草草结束,没有进行有效评价;课堂讨论成了公开课上教师“做秀”,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审.改进课堂讨论应致力于:正确认识课堂讨论;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课堂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彰显学生个,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教师一声令下“discuss”学生则迅速围在一起.叽哩呱啦开始了,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堂讨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