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制定计划,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美国1997年制定了一个“为美国教育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计划”,英国的《科教白皮书》提出,英国要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的技术人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国际21世纪委员会《学习·人类内在宝库》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21世纪的主题——造就人才。 我国的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极好发展机遇,科技和教育将是21世纪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2.
张洪剑 《天中学刊》1999,14(4):79-80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面对全球信息、市场一体化的加强,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对世纪的教育,诸如美国提出注重培养富有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日本提出培养面向国际、面向对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法国提出“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俄罗斯则主张培穿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明确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1989年在北京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研究面向21世纪在国际社会激烈竞争中立足所需人才的培养问题。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提出:美国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造就面向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政府声称:加快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培养在国际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智能型日本人。我国政府也不甘落后,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中学面向21世纪美国卡内基协会青少年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培养面向21世纪美国青年》的报告,就如何使中学教育面向21世纪,提出如下建议:一、创造有利学习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稳定、亲密、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智力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本条件。构成小环境...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研究面对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竞争、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问题。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声称,对科研和教育的投资是国家的重点。其长期目标是:保持对科学知识领域的领导;提高所有美国人掌握科技的能力;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也是: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育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观点,培养具有自我学习愿望,能够独立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具有丰富心灵和茁壮成长的人。我国的教育改革,当然应该是面对21世纪,具体目标就是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培养21纪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历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属于这个总目标,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对教育进行跨世纪的战略性反思,探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美国于1991年和1993年先后发布了两个纲领性的教育文件——《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此揭开了美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的帷幕。在《2000年的美国: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帮助美国的教育体制进行转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一项长期研究项目——“2061计划”.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已全面启动。3月2日上午:温熙森校长主持召开了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座谈会,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全校上下必须抓住机遇.奋发努力。一是要在全校范围学习宣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围绕学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二是科技强军是国家  相似文献   

9.
当代国际间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国都把人作为地球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最后一个自然资源,人们对人的潜能开发的研究大大加强了。要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提高面向21世纪人的素质,当然要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人才是潜能的发挥。人的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每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卡耐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早在1986年5月的专题报告《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中就指出:面向21世纪的美国人必须认识“两点最本质的真理”:第一,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第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论述发展远程教育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提出发展江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社会公民的数学素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许多有识之士已经预言:数学将成为21世纪的每一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整体素养中的一个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数学督导委员会(NCSM)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数学》报告中指出:“数学素养在美国将是除性别、种族以外影响公民就业和收入的又一重要因素”。可见,数学素养是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必备的素养。因此,数学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技能     
《上海教育》2013,(6):14-23
无论身处世界的何处,也无论我们教育之旅的目的地何在,在21世纪生存和生活的人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教育主题:21世纪的世界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后代要在2l世纪获得成功,需要学习什么?2l世纪技能,由美国在本世纪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无疑成为美国教育界甚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概念,美国本土也有多种诠释: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认为其包括核心学科与21世纪主题、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四部分;《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多媒体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技能"是美国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而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包含两个大系统:其一是"学生学业成果":在保留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跨学科的专题研究;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事业技能。其二是"支持系统",阐释了21世纪标准、评估、课程、教学、专业发展与学习环境。"21世纪技能"整合了21世纪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求,代表着美国当今教育改革的最新思路与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快速递增。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更新对教育的意义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紧迫和重要。国际教科文组织早在1996年就指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中国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在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任务。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此,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3,(10):40-46
一、面向21世纪的韩国教育1.韩国教育展望(1)建设面向21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社会”;(2)构筑保障所有学生完成学业的柔性教育体制;(3)形成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有人早就讲21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美国人上自学者、下至贩夫走卒,马上就加以否认,21世纪决不是美国人的世纪,那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日本人马上就否认,21世纪不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是你们其他国家的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反正不是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乐此不疲,这是我们的世纪。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中国人想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呢?这是我们文化中虚妄的一面。我愿意很肯定地说,21世纪甚至于22世纪也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是世界经济、科技更加迅猛发展的年代,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年代,在这种年代,教育教给教育者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此,21世纪人才培育的模式将朝着会生存、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创造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之所以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科技和经济之所以如此高速地发展,这与它们重视创造能力的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向21世纪日本提出培养日本人为胸怀开阔,具有创造能力。江泽民最近提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了迎接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才需求的挑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视野     
北京面向21世纪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已经启动,这意味着“北京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区域性实验正式开始。“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致力于为每一个受教育者奠定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生学习的基础”是新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