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红 《新闻窗》2005,(4):44-44
一、假新闻严重影响媒体声誉,在“假新闻”之前更早被提出的是新闻失实问题。1984年全国新闻真实性问题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市举行。会议针对当时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闻报道失实问题,认真分析了发生失实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办法。新闻的失实问题中包含了假新闻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反转新闻"或舆情反转事件成为热词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把"反转新闻"同假新闻、新闻失实直接混为一谈。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可知三者在内涵和危害上存在较大区别,需要采取分类治理,进行源头的"疏"与"堵",以达到系统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周小犊 《青年记者》2006,(14):17-18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媒体作了全面密集的报道,不少媒体表现出应有的理性。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如假新闻泛滥、采访中的冲突与违规、主持人激情有余、专业不足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的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欠缺及竞争的无序性。  相似文献   

4.
石坚 《传媒观察》2006,(3):55-56
为什么一些自诩为“主流媒体”的报纸面目可憎,版面千人一面,标题千篇一律,内容乏味,缺少读,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6.
新闻工作室成为报纸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伟 《传媒观察》2003,(11):17-18
“新闻工作室”虽然是个时尚名词,大家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从流行于IT业、广告人、制片人、作家、画家等领域的时尚称谓“工作室”的概念嫁接和延伸过来的。当它移植到新闻媒体身上的时候,电视和广播首先接纳了它。后来,“新闻工作室”几乎成了声像媒体的“常规阵地”。  相似文献   

7.
全民博客:报纸的嬗变与固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传媒观察》2007,(5):47-48
中国的博客元年始于何时一直有争论,但人们的共识是,2006年是中国的“全民博客年”。这一年,博客如洪水,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更是在全民皆博的潮流中不停地受到冲击。报纸工作者是该将这场洪流看成灾难,还是像埃及人举行仪式来庆祝尼罗河的泛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6,(7):43-43
广播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广播电台获取新闻版面通常采用报社每天凌晨送报纸大样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台来取这样的传统方式;而电台播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拿到大样至选稿这段时间非常紧迫.一旦遇上“两会”报道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纸截稿出版很晚.电台选稿的时间就更紧了。  相似文献   

9.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供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讲究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宣传引导水平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0.
“被同学们一致评为学校‘校花’的漂亮女孩,虽然天生丽质,被女生们羡慕,被男生们爱慕,但是她们却因为自己太漂亮而有不少烦恼。”4月29日,南京一家媒体以《漂亮‘麻烦’多校花好苦恼》为主题,以《长相太出众会被同性疏远感觉太好择偶有困惑》为副题,用图并貌的显方式报道了几位漂亮的或许也是成功的女士的“苦恼”。这些“人物”们的“苦恼”,不光是报纸报道,还要与电视“互动”。因为,在这则新闻的背后还预告了更为生动也更为详细的“苦恼”将会在当晚的某电视频道中播出。  相似文献   

11.
仓小宝 《军事记者》2006,(10):35-35
在媒体竞争中,怎样充分发挥美术新闻画刊的作用,将报纸办得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方法之一就是突出自身的优势,发挥图片的效果,提高版面整体设计的艺术吸引力,以增加宣传声势,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使报纸具有感染读者的独特魅力。在一份报纸中,画刊是颇受读者欢迎的,翻完各个文字专版,看到五颜六色的画刊,首先能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观感。画刊通过视觉形象和读者交流,各报的画刊都以自身的特色来紧紧抓住读者。自创刊以来,解放军报的美术画刊就在报纸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它和地方报纸不同之处在于有浓郁的军味:以军事题材为主…  相似文献   

12.
当前 ,新闻谈话类节目在电视传媒中方兴未艾 (如央视四台的《中国报道》、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等 ) ,吸引了受众关注的目光 ,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无独有偶的是 ,在纸介质媒体中 ,一种类似的报道形式———“专家访谈”正悄然兴起 ,这种报道形式多见于周报 (刊 )中。有的报纸甚至开办了固定的专栏 ,如《中国经营报》周二刊第五版的《论坛导刊》。“专家访谈”是对传统的“专访”和“答记者问”报道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是深度报道形式的一种变体。它一般聚集于一个阶段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活领域中的热点事件和现象、焦…  相似文献   

13.
14.
《新闻导刊》2005,(2):29-29
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它与行政的权威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可能是行政级别高的报纸,但你完全可能是读者并不认同和不愿意阅读的报纸。新闻的权威性强调一张报纸长期总体新闻质量的稳定,即新闻的权威性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靠一张报纸自身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很多纸质媒体愈加重视新闻美术,想方设法地增强报纸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以抢得读者的眼球。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定期或不定期推出美术画刊,创意之新可谓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徐举 《记者摇篮》2010,(7):15-15
“要办一张健康而读者喜欢的报纸”。这句话,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既涵盖了办报宗旨,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因其内涵深刻,因而笔者以为,要将这短短的一句话做到位不容易。尤其是在眼下,为争夺读者市场,媒体间不遗余力,都在“愉悦读者”四字上卯足了劲。原本,这一点错都没有。但现实中却往往会出现为“愉悦读者”而牺牲“健康”的现象发生。笔者以为,这种“牺牲”,无疑于饮鸩止渴,最终是要付出大代价的。  相似文献   

17.
出自互联网的“链接(Link)”一词,早已被纸介媒体借用。美国的网络报纸普遍运用链接形式是在1996年。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本世纪以来时现链接的身影:新锐报纸《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等有时能将链接应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报纸的深度报道版,把小链接放大,使之成为新闻大餐中的一道大菜。  相似文献   

18.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但人物新闻的褒奖过誉现象常常被大家所忽视,以至成为新闻失实的多发地、重灾区。读到这样的人物新闻,常常让人生疑甚至生厌。据笔者观察,其表现有三类: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周年”是今年各类媒体最重头的主题。作为一家地方都市类纸质媒体,如何在这个同题报道中做出特色,难度显而易见。首先,这些年来类似报道接二连三,尤其在去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策划中已经做了回顾性报道,难以再从素材、角度等方面出新。其次,建国60周年是非常不平凡的历程,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沉浮中找到独有的视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成就报道年年搞,很多题材似曾相识,无论怎么重组包装,读者难免有“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20.
办报看环境,一看报纸工作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制态势;二看报道对象的现状、主要矛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看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变化。近30年来,在报纸媒体用力走向市场时,市场已经大踏步走进报纸媒体,这是一个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思维相互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