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家庭公民意识教育的淡化和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薄弱,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公民意识淡薄,重公民权利,轻公民义务和责任,法制意识不强。陶行知公民教育思想在今天更需要研究和弘扬。本文着重从陶行知先生的"人人平等"、"社会责任"、"国家意识"、"民德"、"知行统一"和"实践教育"六个思想方面,阐述陶行知公民教育思想体系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飞 《全球教育展望》2011,(8):65-69,59
缺乏公民的主体性参与,公民教育极容易产生"疏离"的状态,即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与脱离。这种"疏离"状态由于违背了公民教育的实践属性和主体参与性,因此并不利于公民品质的培养,反而将阻碍健全的公民品质的成长。基于此,有必要建构一种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社区公共生活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中,来促进他们的公民知识、公民理性、公民价值感和公民行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公民教育从"疏离"走向"参与",可以更好地体现公民教育的实践本性,促进公民教育的实践回归。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代特征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与信息化。"人"的现代性与技术、制度的现代性并不必然地同步发展,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依靠"人"的现代性发展,高校公民教育正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必需。全球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一体化"与"解民族化",应该用全球的视角理解公民教育,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在多元化社会里,高校公民教育的旨归在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宽容、聆听、对话与分享的人格特质;面对信息化社会,高校公民教育必须突破大学的有形之墙,借助信息技术,让网络文化有效地促进公民教育,并防范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对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是国民对教育自觉的产物;主张广义的公民教育,即造就明达的公民,使其不仅具备政治生活常识,还应具备社会生活常识、经济生活常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倡知行并进的公民教育方法,知要启发独立思考,行则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舒新城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聚焦在"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全球治理到世界政府""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元文明共生"四个方面。为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世界公民",提升国际话语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姜元涛 《教育科学》2012,28(3):93-96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对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10.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10):18-24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袁公为,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公民教育的独到思考与认知:世界近代的公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公民教育概念;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为公民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从学校到社会,从小学到中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教学到行为训练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法。袁公为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的关键环节,关乎国家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扩大有序的公民参与,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在要求。探讨转型时期我国公民参与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对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及保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与合法性、秩序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民道德滑坡现象,故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弘扬我国传统儒家“仁”的思想精华,对提高公民个体道德修养、培养家庭成员间的亲善感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当政者“仁德”的从政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正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来讲,道德教育是培养人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善恶好坏的行为规范,公民教育是培养现实公民的活动,其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道德、价值观等,核心是公民权利教育和公民义务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特指培养公民的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三者在"公德"方面既有交叉点,又各有其基本内涵和教育重点,在特定的教育实践中不能混用或套用。  相似文献   

14.
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公民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试教育、趋缓的体制改革步伐和旧有的历史认识误区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方案,找出与社会生活相接轨、与普世伦理相衔接、与青少年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是一个在历史反思中寻求民族振兴的国家。在经历社会动荡之后,俄联邦政府积极进行公民教育改革,凸显了俄罗斯公民教育的鲜明特点,即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公民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公民教育系统的网络空间化和公民教育课程的现代化。这些对我国的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特点的需要。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大学生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教育的科学性;要以人为本,突出公民教育的主体性和针对性;要搭建丰富多彩的公民教育载体,力求公民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把我国大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好公民。  相似文献   

17.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古希腊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又是教育共同体。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城邦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德性的公民。以正义与灵魂为线索,就柏拉图公民教育理论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我国大学的公民教育传统,探寻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当今大学公民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作为国立大学的代表——北京大学的公民教育实践尤为突出。通过对北京大学公民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得出公民教育基本路径:完善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的课程整合、开展多元化的课余活动、创建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期能对当今大学公民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