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引导“明理”初探○沈夫(江苏滨海县教育局教研室品德心理理论认为,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明理,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是什么”和“为什么”。弄不清“为什么”,道德认识就提不高,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是什么”往往是课本上有的,“为什么”常常需要教师作补充讲解。讲清“为什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学生介绍所要讲述问题的重要意义。如一位老师讲《要学...  相似文献   

3.
明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中心环节 ,主要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道德概念、道德观点 ,学会道德评价。抓好这一环节对品德课是否成功很重要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抓好这一环节呢 ?下面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一、榜样明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对小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 ,通过认真分析与课文的道德观点有关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言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道德观点和道德概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广西版第八册第四课《英雄战士———李向群》…  相似文献   

4.
任菊英在1988年第5期《湖北教育》上撰文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理”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而道德认识既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又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明理”视为中心环节。怎样引导学生“明理”呢?  相似文献   

5.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理和行,明理是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直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  相似文献   

6.
一、易体感知明理.1.导入感知.如教《积极进取》时,我这样导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始终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谁的名言?你从这句名言中感到郎平具有什么精神(积极进取)?板书课题.2.审题感知.读课题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叫积极进取,为什么要积极进取,怎样做才能积极进取),这样学生的思维直入重点,带着问题读文.3.感知课文.引导学生读课文(或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整体到部分了解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个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般分为“感知—明理—激情—导行”四个部分,而“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关键所在。“理”就是教材的...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感 情、指导道德行为”,那么,如何提高道德认识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 1.故事教学法 就是通过讲述故事,分析事例,寓理于事,启发学生明理。如教《坚持民族气节》一课,教师向学生讲述“苏武牧羊”的故事,并配音乐,投影图片,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与故事中人物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苏武在敌人面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英雄事迹的感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一个民族英雄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10.
“明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中心环节。“理”是教材的思想内容,即要向学生宣传的“观点”和“道理”。“明”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要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对教师讲授的观点和道理,收到“明了、懂得、理解” 的效果。教师运用巧妙的、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事实事例,论证一个个观点、道理,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逐渐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点、道德知识。这样,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政治常识教育的学科,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因此,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重视明理,落实导行是思想品德课的两项最基本的任务。 一、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运用丰富多彩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事理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明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时,既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避免认识停留在表面。一、明理要全面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中涉及的道德观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这些道德观念讲清楚,既不能似是而非,也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讲错。对学生的某些模糊观念和片面认识应及时纠正,帮助他们辨析清楚。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集体力量大》时,他先从班级是由许多男、女同学组成,学校是由许多班级组成引入,导出“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团体”。在此基础上,讲读课文中的《蚂蚁搬虫…  相似文献   

14.
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到学校育人质量的优劣以及该课程的自身发展等问题.应该说,广大品德课教师对教学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品德课的整体育人效益并不如人意,其制约了品德课在育人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我认为,导致这一现状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剔除社会背景,学生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根源是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滞后于社会发展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现象,尤其是教学思维不开放,致使教学方法粗放单调,存在“师操不化不听之术”与“学者处不听不化之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磁性效应”初探杜桂荣,徐淑静自然界存在磁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磁铁",井能产生"磁性效应"。所谓"磁性效应"就是在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调动下,孩子们出现了视觉上的聚焦,听觉上的入神,感情上的波澜,知识上的启迪,从而产生了新的...  相似文献   

16.
魏奇彬 《文教资料》2011,(16):154-156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针对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堂仍存在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活动"的现状,本文提出要还思想品德课堂于"人",充分体现生长性、发展性的"生命"特点,建构初中思想品德课"动态教学"课堂,并对如何实施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全教会精神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特别是要重视早期思想品德培养和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思品课教学是实施德育最为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沈利华 《考试周刊》2010,(17):176-177
如何切实提高初一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效果,本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遵循思想品德课教育学原理,从启发明理、培养析理、指导行动三方面着手,在突破窠臼、改进教学方法、追求实际教育效果上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编小学思想品德低年级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的特点,内容以图画为主,只配以简单的文字。教学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对课文中那些直观的感性材料加以整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情景,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在教学思想品德课时,应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相应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感染中明辨是非,激起爱与憎的情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将人物的形象、事迹、思想等用活灵活现的故事再现,他们就易于接受。如第二册教材第五课《保持环境卫生》,此课…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思想品德 课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性格、学校、家庭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