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在幼儿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将满足并引导幼儿生理、心理需要作为早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切入口,在科学设计环境、重视活动管理、抓住随机教育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2.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将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接受教育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也应当得到切实保障和发展。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塞内加尔发表的《达喀尔行动纲要》中呼吁各国政府要加强对幼儿的关注和教育,指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全民教育不可分割的基础部分,要扩大并改善幼儿,特别是处于不利地位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发展特殊幼儿教育的力度,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幼儿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幼教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只靠幼儿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幼儿期是人各方面素质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不光是幼儿园的事,家庭责任也很重大。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家园双方携手,因势利导,才能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幼儿早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支配下,早期教育陷入了过于专门化的误区。由此现象出发,以蒙台梭利的理论基础为支撑,对早期教育不宜过于专门化的缘由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郦红萍 《教师》2014,(17):36-36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着早期的社会环境。儿童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在近年来比较常见,这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应试教育的暗地指挥。"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相违背,是幼儿健康发育的痼弊。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一代新人的基础,也是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为发展我省幼儿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小学七周岁入学的地区,可以为四至七周岁。幼儿教育的任务是按照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早期教育,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统一领导,负责制订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全省逐步普及三年幼儿教育。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重  相似文献   

8.
朱海东  刘云艳 《时代教育》2007,(8Z):134-134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弊端,从而确立科学的幼儿教养观念和正确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重视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程荣娥开展幼儿早期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百年大计。幼儿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其核心问题是要注意从动手和动脑两方面着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一、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早期教育应重视幼儿德育的培养,但是当前幼儿德育中存在着教师对幼儿主体性认识不够以及幼儿道德教育成人化倾向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表明,荣格的心理相对论原理能够为幼儿德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幼儿早期教育,属教育的奠基工程,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这的确是一件可喜的事。由于我国幼儿中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上升,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幼儿教育的新课题,其中幼儿心理便是重要的课题之一。幼儿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随着生产力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要搞好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势必要求保教人员认真研究儿童心理,掌握儿童心理,方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从幼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  相似文献   

13.
范瑞芝 《文教资料》2010,(4):128-129
早期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关系人生之本、教育之本、民族之本的教育。然而,河南省农村3-6岁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当地早期教育机构的早期教育状况并不是很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河南省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呢?本研究是在对河南省农村早期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河南省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具体因素,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河南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概述 (一)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五项核心标准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简称NAEYC)开发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为培养幼儿职业从业人员的高等教育计划设计指南,美国幼儿职业的从业者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儿童早期教育者、儿童早期教师、儿童早期教育助教、儿童早期教育预备教师、助手、指导者、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早期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有的父母只注重其子女智力的早期开发,而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加上有些教师对此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成了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首先,根据我园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制订出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守则“十要十不要”。制订守则  相似文献   

16.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1.强调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一生大力倡导幼儿的早期教育,极力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他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他曾生动而形象地把幼儿比成幼苗,要加以精心培养,只有培养得宜,方能使其发芽滋长,否则,一旦受损伤,即使不会夭折,也断然难以成材。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指出:“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力地证实了陶行知幼教理论的科学性。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以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人材。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那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由此而造成的贻国误民也是必然的。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建国之本,所以,他大力倡导普及幼儿教育,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和晓庄等著名的幼稚园。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幼儿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基于“三爱”教育背景深入开展幼儿品德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冰  潘蕗舟  郑星星 《广西教育》2014,(33):125-1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是近几年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试图探索通过角色游戏开展幼儿生命教育,下面,以《牙牙健康,我快乐》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孩子看小,三岁看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幼儿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而幼儿的品德教育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康慧 《甘肃教育》2014,(24):37-37
正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德育工作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德育工作应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从德育的意义、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德育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德育的重要性1.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