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了九江开埠始末及其与庐山近代旅游业繁荣的关系。从九江近代交通业发达和近代商业繁荣两方面着手分析九江开埠对庐山近代旅游业的影响,以期丰富庐山旅游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量庐山山水诗文观照庐山的角度或立足点,都与"便风顺流"直接相关,具有明显的同构性。这种同构性根源于:九江襟江带湖,处在中国古代大交通线的枢纽部位,在水交通时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九江的水环境在其历史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3.
《九江师专学报》2011,(2):F0002-F0002
致力于研究、弘扬地方优秀文化的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8年成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白鹿洞书院文化、陶渊明文化、青阳腔戏曲、庐山旅游文化、庐山宗教文化、九江非物质文化、庐山建筑文化等研究所;建有特色资料室、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旅游气候适宜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舒适指数、风效指数等方面,对九江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认为九江除1月份外均可开展旅游活动,其中夏季适合在庐山旅游,冬季适合在平原地区旅游。  相似文献   

5.
庐山宗教文化在九江文化整体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九江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庐山宗教文化的卓越建树,提高了九江.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儒、释、道共处共荣,在九江.庐山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和合”精神。教徒隐士亲和自然的生存方式、行为,启发和深化了九江.庐山文化中亲和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作为江西省北部重要的旅游城市,九江发展红色旅游既有资源条件又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在对九江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九江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九江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既拥有旅游商品开发的悠久传统和现实优势,又存在旅游商品发展严重滞后、市场价格混乱、生产技术落后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九江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提升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快更好地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城市繁荣发展,推进城市旅游全面进步的新平台。2007年2月,成都、大连、杭州三个城市从全国26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文章以峨眉山市"创佳"工作为背景,对峨眉山市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峨眉山市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大开放为纲,全力推进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是九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九江抢抓新机遇、促进新发展、推进九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九江县地处庐山北麓,九江市郊,京九铁路、昌九公路、长江水道贯通本县,庐山机场,庐山火车站均座落境内。由于水、陆、空立体交通便利,县城经济发展迅速,对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愈来愈大。因此,于94年6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了“九江电大九江县分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响应九江市委提出的大旅游发展战略,针对当前九江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旅游信息和服务平台是发展和壮大本市旅游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工业旅游是城市旅游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工业旅游是城市旅游的生力军,本文分析了工业旅游在城市旅游中的地位,并根据山东省工业旅游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休闲旅游发展依赖于资源、环境、管理、服务以及支持系统五大模块要素,这五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构成休闲旅游发展模型。依据休闲旅游发展模型,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汕尾市海滨度假旅游的动力要素系统,并整合汕尾海滨旅游发展中动力要素系统的弱项,提出从优化组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抓好文明城市建设,重视规划与管理,开发科学合理的游览线路等方面着手,推动汕尾海滨度假旅游发展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讨论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讨论了旅游资源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特点。认为旅游资源系统是由主题与环境两个要素构成,主题与环境的协调与统一构成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完整性。并结合庐山花径、圆明园和湖北赤壁等典型案例讨论了旅游资源系统演变,进而结合浙江经验和温州模式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城市规划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经成为张家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它的发展依赖于旅游大环境的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张家界自建市以来,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城市规划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张家界城市规划频繁变更。同时,城市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研究张家界市城市规划和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发现旅游城市城市规划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无论是从旅游理念还是旅游形式,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旅游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广西贺州市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条件优越,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自然资源丰富奇特,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大,在规划区域旅游中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7.
周伟贤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00-101,114
城市郊区旅游是指在城市郊区地区具有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具有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特征,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非常迅速.当前我国城市郊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郊区旅游开发应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通过对茂名生态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的分析,阐明茂名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对发展茂名生态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贺州市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旅游起步晚,但其旅游发展迅猛,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一个显著代表。1997-2007年,贺州市旅游经历了从初步到迅猛发展的两个阶段。贺州市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业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并为成为支柱产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旅游形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研究内容的趋向性日益明显,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特点捕捉得愈来愈准确,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模式。但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还是表现出了以下问题:区域形象替代城市旅游形象、区域背景资源争用、旅游形象口号指代不明、忽视了旅游形象感知主体的多元性、旅游形象设计时横向比较研究少。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时需注意合理定位城市职能,兼顾旅游导向性;基于城市的特色,把握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延续历史剖面,寻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亮点;凸显民族文化截面,展示形象符号;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