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似形一章是初中《几何》第二册的重点章节,也是初中几何的难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添作辅助线才能证明有关线段成比例的题目,学生往往感到思路难以打开,极易产生畏惧心里,除了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掌握不深不透的原因外,教师对其辅导的力度不够,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选取合适的范例,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证”的启发式教学,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题的积极性都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把证两线平行有关的几何知识前后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安排: 一、引言 提出课题——怎样证两线平行(板书);阐述教学任务及其意义(略)。  相似文献   

3.
王磊 《中学教学参考》2010,(20):115-116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一题多变”式问题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拓展及延伸,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灵活的方法、灵活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曾闯伟 《学周刊C版》2011,(9):182-183
如何让漫长的高三复习变得生机盎然、新颖独特?如何让零散琐碎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复习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结合对于这些年来高三数学复习有效形式的思考.提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孙健 《考试》2009,(3):80-80
目前,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我们选用的是《南方凤凰台》一书,学生也有,很多学生上课前就已经将例题全部做好,上课时难免走神,教师也觉得枯燥,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呢,我的做法是:选好一道例题,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讲,可以巩固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笔者在《南方凤凰台》第81课时的一道例题的讲解:  相似文献   

6.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CF是斜边上的高,AT平分∠CBA,交CF于D,交CB于T,过D作oE∥AB,交BC于E,求证:CT=BE. 以上这道题,对于我们初三学生来  相似文献   

7.
有些数学题无论出现的形式相同或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运用的概念却相同或相近。对这些题目进行分类编组,然后探索出共同  相似文献   

8.
一、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指某一个或某一类题目可以用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方法加以解答。对学生来说,一题多解一般是发散思维活动的产物。它是通过变更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些习题集和复习资料上选入了这样一道平几题: 如图1,在△ABC中,∠C=90°,以AC、BC为边向外各作正方形ACFG和BCED,分别过G、D作AB的垂线,交其延长线于M、N,求证GM+DN=AB  相似文献   

10.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自觉转变思维观念,敢于探索,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认为要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有一定的能力;既要巩固一定的知识结构,又要扩充相当的能力结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二平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这一单元复习课中,我采用了“读、思、探、讲、练”的教育方法,着眼于“全能型”,“完整型”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学习几何,多做题目是有益的,但不能一味追求题目数量、陷入题海.解题中注意“一题多证”与“多题同证”,抓住规律,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复习题课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能够起到检查、巩固、提高、拓展的功效,在进行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安排一些习题课.然而,习题课的选题,容量怎样安排才合理,效益如何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我认为习题课绝不是简单的习题介绍,也绝不是对教辅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有些习题看似平常,但如果能深钻进去,多思多想,就会发现多种思路与方法,现以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48页B组第2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向量法在平面几何的证明中有重要作用.用向量法证某些平几题,可以避免作辅助线的困惑.主要表现在证明两直线垂直、两直线平行、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线段相等、求角等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15.
若仅用平面几何知识解较难的平面几何问题,一般都需要添加辅助线,若用三角函数来证明,则可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实现边角关系的转化,减少或避免添加辅助线.下面举三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同一个问题能突破原有的想法,有新的灵感、新的设计、新的思路,这就是创造思维.在数学复习课中,我常抓“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堂变成使学生创新发展的课堂.在数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挑战、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对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可能不止一种”的几何问题,即一题多图问题,往往考虑欠周到,缺乏对图形位置可能情况的分析、讨论,因而,在解(证)时,常出现以偏概全、漏解或论证不严密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一题多图问题的教学.下面就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几何》第三册的一题多图问题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三次执教新世纪《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一课,教学中的细微差异,使我对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所感悟,现整理出来供大家商榷。课例一:师:同学们记得第一单元学过哪一对数学好朋友?生:因数和倍数。师: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因数。你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吗?有最大因数和最小因数吗?(生分别找出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生: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12师:请问这两个集合圈(指右图)的中间部分填什么?是什么意思?(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生:填12和18共同的因数,是1、2、3、6,叫公因数。师:12和18的公因数里…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通过二年时间的学习,对物理基本知识与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已经初步掌握与了解。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并把它们熟练地运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去是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由于物理问题繁多,在复习过程中面面俱到足不可能的,时间也不允许。但是重点知识又必须让学生融会贯通、透彻掌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必须加强知识方法的迁移与辐射。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正是体现这种要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