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教师》2006,(12):41-41
瑞士人极讲规则,这是世界公认的。我认识一位在日内瓦生活了近20年的华人琳达。她的女儿在中国出生,六七岁就来到瑞士,接受的基本上都是瑞士教育。琳达说,从女儿身上就可以感受到瑞士人的规则意识和认真的态度。琳达今年10月回国探亲,从中国带回一条小狗。按照瑞士法律,养狗需要到宠物协会登记,并交纳80瑞士法郎(合50美元)的费用。她想今年就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能省点钱就省点,就一直没给小狗办领养证。可是她女儿就不这样认为,觉得按照规章制度给小狗办证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女儿纯真的要求,琳达觉得省这笔钱很惭愧。  相似文献   

2.
张帆 《小读者》2012,(9):57-57
瑞士人极讲规则,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位在日内瓦生活了近20年的华人琳达,她的女儿在中国出生,六七岁就来到瑞士,接受的基本上都是瑞士教育。  相似文献   

3.
女儿胆小.见到什么都怯生生的,对一些新鲜事物更是不敢去尝试。对此,我很发愁。一天,我领女儿散步,看见一只小狗,女儿很喜欢,她伸手想去摸摸,但小狗汪汪一叫,她  相似文献   

4.
最甜的果子     
小男孩麦克五岁时,出奇的调皮,三天两头地闯祸,让父母操碎了心,镇上的人都称他为"贪玩的魔鬼"。一次,麦克约了舅舅的女儿琳达一起出去玩。琳达同样十分贪玩,一点儿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样胆小而显得娇滴滴的,所以麦克很愿意和她一起玩。而琳达认为麦克是一个非常有男子汉气概的小男孩,很崇拜他,也很喜欢和他一起玩。  相似文献   

5.
瑞士人极讲规则,以至刻板,这是世界公认的。在瑞士没有政治课,但孩子们却都很遵守规矩,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小学低年级时,瑞士老师就对孩子们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但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具体教他们怎么过马路,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如何帮助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在公  相似文献   

6.
淡淡 《家庭教育》2009,(7):19-19
山东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今年12岁,她小的时候跟我们是无话不讲,但现在孩子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她,别的地方我们想跟她交流就显得很困难。有一次女儿竟然说有些事除了家长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讲,我真是觉得很伤心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7.
正女儿今年五岁,乖巧又懂事,朋友经常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育儿经验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原则一:尊重与平等我和女儿相处得很友好,我从不认为女儿无知,而是把她看成大人,凡事都用商量的口气与她沟通。女儿爱看动画片,如果不加约束她会一直看。这时我就和和气气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就爱看电视,当时不懂,所以现在戴上厚厚的镜片,遮挡了妈妈漂亮的大眼睛,你说妈妈说得对吗?"听了  相似文献   

8.
在省重点高中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学校里,女儿依然受到同学们的钦佩。听女儿的闺蜜说大家都觉得她有涵养、兰心蕙质。孩子被朋友这样评价,我很是欣慰。我知道女儿并不漂亮,她的美不是父母老天赐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修养烘托出的美。回想起教育女儿的往事,曾经误入歧途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9.
表妹     
梁好是我姨的独生女儿,今年5岁了。我觉得她的名字很有趣,就逗着问她:“良好,你为什么不叫优秀呀?”她一听,就扬起那胖乎乎的小手,撅着嘴,瞪着眼睛,装出很厉害的样子对我说:“我打你!”大家看着她那怒气冲冲的滑稽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我的女儿露露今年上高二。从小学起她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学习好,能力强,从二年级起就一直担任班长,入团以后又很快当了团支部书记,而且酷爱读书和写作,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学校展览,不仅在市里举办的作文比赛中得过名次,而且还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认识我的人也都羡慕我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有人向我取经,问我有什么教育经验。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很重视这样两个字,就是“尊重”——对孩子尊重。  相似文献   

11.
有问有答     
女儿有买笔的怪癖怎么办?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她有一个很奇怪的癣好,一到考试的时候,就要买新的文具,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小测验,她都要买新笔,等考完了就不怎么用了。她说不买新笔就考不好试,旧笔会影响她的发挥,打断她的思路。我觉得很奇怪,笔用着顺手就行了,干嘛非要新的?虽说没多少钱,可是我怕她这种癣好将来影响到其他方面的生活,我都怕她有强迫症的倾向。我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袁睿 《家教指南》2007,(5):15-18
范冬曼32岁那年才生下女儿金小溪。当时,她与丈夫金健已经在美国的博士后流动站深造,范冬曼在一所大学教书。他们很重视对女儿的教育。从金小溪牙牙学语起,就开始对她实行双语训练。在金小溪快3岁的一天,金健夫妇的一些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金小溪一会儿用普通话与中国朋友交谈,一会儿用英语和外国朋友对话。大家惊叹不已,纷纷夸奖。大家的夸奖令金小溪得意极了,她更加起劲地用两种语言和大家说个不停。金健夫妇觉得女儿很给他们争面子,朋友走后,他们特意带女儿去商店买回了她一直想要的昂贵的飞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宠物猪     
这天贝贝跟妈妈说她要养一个宠物。妈妈很高兴,妈妈很早就想养宠物了,她也愿意女儿养宠物,因为养宠物能培养女儿的爱心。但因为女儿小时候被一只小狗咬到过,又被一只流浪猫吓到过,这些年一直对小动物有恐惧心理,连鸟儿都怕,家里也就从没养过这些小东西。现在好了,女儿要求养宠物,看来是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但当贝贝说出她要养什么宠物时,妈妈还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贝贝要养一只猪。这怎么行呢?谁都知道猪是又臭又脏的动物,智商也低,最不适合做宠物,再有它的体积也过于庞大,吭哧吭哧满屋乱挤,那还了得?妈妈很紧张。但经过贝贝的解释之后,妈…  相似文献   

14.
女儿已经6岁多了,一直守在我们身边,住在憋闷的楼群里,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女儿很孤独。今年夏天,我几次发现女儿对家里的一大堆玩具和图书已没有了兴趣,还不时发出“爸爸,我真麻烦”的怨叹。我意识到女儿的孤寂,觉得她的生活中缺少一种自己童年时的自由、放任,于是便和妻子商量,决定送女儿回老家乡下奶奶家,让她去体验另一种生活。回去的第一天,我就发现女儿压抑已久的那颗童心释放出来了,她觉得这儿新鲜,那儿好奇,忙乎着跑进跑出,根本就闲不住,而且不到半天的工夫就结识了周围邻里的几个小伙伴,每天都找她们玩。早晨还不到6点钟,…  相似文献   

15.
小女孩琳达想给她的自行车上油漆她用的是草绿色,因为她觉得这种绿色很适合她。但是她的哥哥说:“我从未见过这样一种有着青草颜色的自行车!你应该给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08,(5):47-48
问:我的女儿14岁,在学习和生活上一直都没出过什幺问题。最近她说她的朋友都不理她了,原因是老师总是在女儿面前说一个女孩学习不好会带坏她,那个女孩很生气,于是鼓励大家孤立女儿。女儿从没觉得那女孩是坏孩子,也没有类似的表示,因此觉得委屈。我想帮她去和那女孩说说,可是她又不让,觉得会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现在她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我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卡尔  佚名译 《高中生》2012,(11):63-63
琳达是一个好女孩,但她上学经常迟到。 一天.琳达又迟到了。她的老师克拉克先生生气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通知你爸爸。”琳达不想他那么做,因为她爸爸对她要求很严格。  相似文献   

18.
打人有理     
苦恼蚂妈 在一次亲子活动中,18个月的女儿频繁地出手打人,抓伤了另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孩,和别的孩子抢玩具,不断制造事端,以致于后来所有的妈妈都带着自己的孩子疏远她,我觉得很尴尬。看着女儿在院子里孤独地一个人玩耍,我心里酸酸的。 其实女儿在1岁左右已经开始挥动小手向我发动进攻,我们一直认为这是孩子童真的表现,根本没有想过应该对她进行教育和纠正,现在看来也许我们错了。可是到底应该怎样教导她,我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9.
淡定也烦恼     
李建茹 《父母必读》2011,(5):123-123
我女儿今年6岁.我觉得她的感情很平淡。每次和小朋友玩得正开心时,只要我喊她回家,她就会很爽快地答应。舍不得走。我问她为什么小强那么伤心,你怎么一点舍不得的感觉都没有呢,她淡定地回答我:“我们还会再见面的,是他想不开。”这孩子是不是太理性了,这会不会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杭东 《福建教育》2011,(12):56-57
我女儿小豆豆今年5岁。有一天,我带小豆豆逛超市时,发现有一种小狗造型的家用纸篓很实用。就掏钱买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