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代前半期,中德政府间往来密切,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德关系的“蜜月”时期。但好景不长,从1938-1941年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中德关系经历了突然逆转、迅速恶化,直至决裂的过程,其中德国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究其原因,在于德国私利驱使,唯强是重。实质上,是希特勒政府以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实利主义、投机性对华政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在华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来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来华德国军事顾问在中德关系初步发展、密切合作及逆转恶化等不同时期的身份、活动范围、所起作用及其影响限度等问题的分析,肯定了德国军事顾问在促进中德两国经济、军事合作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其在华活动,终究还是受制于德国国家战略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在建立初期至抗战爆发前后,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社会和矛盾重重的国内政治,在"苦撑待变"战略背景下,在多方寻求支持不果的情况下大胆发展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取得可喜成果,实现了战略总目标,赢得了国际社会支持,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在冷战的背景下,历经波折,终致建交。但建交后,中德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刻的冷战烙印。随着冷战结束,两德统一,中德关系在曲折中迅速发展深化。科尔政府时期实现了中德关系正常化,施罗德将两国关系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默克尔时期中德关系日趋成熟。中国的发展需要德国,德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德关系的互补性决定了双边关系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战爆发,中德反目;战后德国主动调整对华关系,中德关系峰回路转;二战爆发,德国为其法西斯国家利益选择亲近日本、疏远中国直至断交,中德两国由合作走向决裂。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通过易货贸易,中德双方各取所需,德国获取大量战略原料,中国从德国得到大量军火,这客现上增强了中国军事力量。但德国为了称霸世界,锗好日本,逐渐抛弃中国,中德关系一步一步恶化并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前十年间,中德两国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就对华和对日关系而言、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同中国合作;一派则视日本为未来战争中的盟友。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德国远东政策的重心逐渐偏向日本,其在华利益服务从于它的欧洲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9.
张倩 《双语学习》2007,(9M):198-198,200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国内各派势力在远东政策上出现了分歧。来华德国军事顾问问题是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国防军和外交部间发生了许多争执,但它们的分歧并非实质性的,因而当纳粹党为拉拢日本而要求撤回顾问团的时候,他们很快联合起来反对纳粹党的这一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一战期间,中国对德政策经历中立、抗议绝交、宣战三个阶段,在后两阶段冯国璋态度历经两度转变。冯国璋从调解府院之争的角度出发,由反对抗德绝交转变为赞同绝交;在第三阶段,冯国璋由反对参战到力主参战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相较前者而论,冯国璋后者态度转变更具积极进取色彩。冯国璋态度的两次转变客观上催化了北京政府的抗德绝交政策、对德奥宣战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德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的期望是在即将发动的大战中,日本能够拖住苏联和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对华开战。一旦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就失去了作为德国战略盟友的意义。而且,中国  相似文献   

13.
1928年上台的米勒政府是魏玛共和国最后一届民主议会制内阁,由于议会内部各党派之间的利益分歧和1929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它在执政一年多后便在财政危机和民族主义分子的反对声中垮台了.此后,随着总统权力的加强和德国政治的不断右转,最终为希特勒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欧洲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实现其建立远东反侵略联合阵线的外交战略,有意疏远乃至切断了同作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德国的外交关系。在此期间,欧洲战局发生于德国有利变化之际,蒋介石曾一度主动加强对德联络,但此举主要是出于阻止日本进占法属越南,维护中国西南安全的策略考虑,并不意味着其推进国际反侵略合作的战略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5.
1932-1936年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清晰地反映出期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巨大困难,这既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也与中国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有关。南京政府为此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局,即使如币制改革能一时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很难长久奏效。  相似文献   

16.
杨增新统治时期,新疆的石油工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与辛亥革命前相比没有太大的起色,第二阶段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新疆石油工业在此阶段出现了春天。第三阶段则由于苏联国内形势稳定,石油产品又大量输入新疆,所以新疆石油工业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7.
导致国民党政府裁兵编遣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冲突,也有财政经济的因素,既有被裁官兵安置上的困难,也有外患的紧逼.在这诸多因素中,对国民党裁兵编遣产生影响最大的是财政经济的困难,是导致裁兵编遣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30年1930年代"国难"危机的背景下,民国政府的教育也遇到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普遍的就业困难,其次表现为青年人在思想和信仰方面的困惑与彷徨.而教育界在192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各种政治势力都试图动员大学和青年学生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学潮就是这一状况的集中反映和表现.  相似文献   

19.
1928~1930年,西北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其中陕西受灾程度最重,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面对灾荒,民众和当地政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凋敝,再生产难以恢复,农村社会危机深化,社会秩序混乱,道德伦丧。认真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尤其是研究近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对我们今天应对自然灾害仍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28-1930年,西北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其中陕西受灾程度最重,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面对灾荒,民众和当地政府做了一些努力,但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凋敝,再生产难以恢复,农村社会危机深化,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认真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尤其是研究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对我们今天应对自然灾害仍具有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