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旨在保护人身伤害事件中的受害人的利益、追究加害人责任的刑事法律制度。它的起源很早,秦汉时期的正史记载很少,但出土的简牍中却有一些记载,使我们对秦汉保辜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旨在保护人身伤害事件中的受害人的利益、追究加害人责任的刑事法律制度。它的起源很早,秦汉时期的正史记载很少,但出土的简牍中却有一些记载,使我们对秦汉保辜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保辜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它使犯罪嫌疑人通过主动救治被害人的行为,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反思和弥补自己的过错,是法律精神的终极体现,也体现了立法者化解社会矛盾的高超的立法技巧。本文从保辜制度的内容、笔者对其评价和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了中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沿革,并通过保辜制度与现代法律特别是现代刑法原理制度的比较,揭示了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陷,以期达到现代法律制度对保辜制度的合理借鉴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中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沿革,并通过保辜制度与现代法律特别是现代刑法原理制度的比较,揭示了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陷,以期达到现代法律制度对保辜制度的合理借鉴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保辜制度是在中华法系的特色化背景下生成的侵权责任认定制度,深具伦理之性,且亦巳体现出了一定的近现代刑法之因果关系之追求。如此两个角度的解读对于更好地理解传统律学,以及比较近现代刑法理论中的类似学理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唐律中保辜条疏又堪称对保辜制度的首次系统规定,因此以《唐律疏议》为本依据研读保辜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保辜是中国古代刑法中一种保护斗殴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制度,“保人之辜,正所以保已之罪”。一般认为,保辜制度起源于西周而完备于唐。以后宋元明清历代保辜制度皆延用唐律,而同时又有所发展与完善。本文拟以宋代法律中出现的有关保辜的问题作一番探讨,希望透过保辜制度,能加深对宋代法律中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朴素公平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数千年的中华法系中,保辜制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古代刑法中独特的法律制度体现,是对古代法律泛道德化的重要说明。保辜制度是古代法律发展到成熟阶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法律保障。其中的"慎刑恤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际关系,现代刑法理念中应该注重对这方面思想的借鉴,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辜制度是中华法系一项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是一项对被害人和加害人双重保护的制度,其从西周开始出现一直到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本文以卢方乂杖杀部民案为视角,探析唐朝的保辜制度。唐朝保辜制度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现代法律制度的完善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在秦汉社会大转型时期,在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与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在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角色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秦汉妇女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地位,既不同于西周奴隶制社会中的妇女,也不同于封建社会后期在“三从四德”严酷压抑下的妇女,而是有着相对独立自主的人格地位和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由来已久,《唐律疏议》对容隐制度规定体系之完备、种类之齐全,为后世留下了典范。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容隐制度匿迹,《唐律疏议》对容隐主体、容隐行为和容隐不适用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刑法容隐制度的重新回归提供了渊源并指明了方向。同时,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为保障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周代宗法血缘政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态的演变是由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完成的,因此,周制与秦汉制度尽管在社会经济基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诸多联系。秦汉国家形态重要侧面之一的官僚制度,无论在职官名称,还是官职职掌上都可以溯源至周代,周代国家若干重要的职官制度,也对秦汉产生过深远影响。探讨秦汉官僚制度与周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和研究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的实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这虽然增加了全民健保制度的可行性,却无法避免原有社会保险存在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4.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的实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这虽然增加了全民健保制度的可行性,却无法避免原有社会保险存在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5.
建设法制国家和法制社会如果没有法律建设和法制化应用程序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的道理,建设国企的和谐环境,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完善和健全制度,这不仅是企业运转的基本保证,也是国企防腐保廉工作的前提性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说明了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需要采取的综合手段,本文试从制度侧面论述国企的防腐保廉体系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秦汉之际监察制度有其自身产生的原因、机构设置、职权范围和运转机制等内容.秦汉时期的统治阶级,通过监察制度这个制衡杠杆,去调节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等之间的关系,去监察国家机关和国家官吏执法守法与违纪违法,忠于职守与渎职失职,从而使国家机器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7.
进行法律移植是今天不少学者所探讨的话题,但是,中国几千年的法制史,有不少制度其实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的几种做法的可借鉴之处进行分析,以期对立法起到一些建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首制度是刑法体系中的一项重大复杂的量刑制度.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唐律疏议>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自首制度.代表中国古代封建正统思想的"礼"渗透于唐律,并贯穿于唐朝的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楷模,作为其内容之一的婚姻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典范,无论从内容上、结构上还是立法技巧上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在妇女地位的提高、家庭稳定的维护方面有独到之处,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经济的稳定发展,因而对以后的朝代及东亚邻国影响深刻,有些法律规定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朝集制度与进奏制度分别是唐代前后期中央与地方保持行政联系的制度之一。从产生背景看,唐代朝集制度是对两汉上计制度的继承,而进奏制度则是唐代现实政治的产物;从人员构成看,朝集使一般由诸州都督、刺史或上佐兼任,而进奏官一般为藩镇使府幕职担任;从主要职能看,朝集使主要是参加朝廷的礼仪活动及应对地方官吏的考课,而进奏院主要是负责传递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从实际作用看,朝集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进奏院在沟通中央与地方行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