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的“双重身份”,所以它成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有时显得非常巧妙.本文将给出平面向量的一个重要性质.运用这个性质可以判定三点共线、两点在已知直线的同侧或异侧等问题.同时.利用这个性质还可判断当两直线把平面分成四区域时点在其中哪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陈题新解     
新教材第二册 (上 )解析几何部分增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 ,教材首先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Ax+By +C>0表示直线Ax+By+C =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区域 ;不等式Ax+By+C≥ 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还应包括边界 .因此 ,位于直线Ax+By +C =0同侧的点坐标 (x ,y)使得Ax +By+C同号 ,异侧的点坐标 (x ,y)使得Ax+By+C异号 .利用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一类典型的解析几何题目 ,下面仅举几例略谈笔者的体会 .例 1 已知直线l经过点P(2 ,- 1)且与以A(-3,4 )、B(3,2 )为端点的线段相交 ,求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 .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专题高考的知识点是: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线性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难度不大的内容,一般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有考查.在高考中线性规划的主要考查形式是“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但求最值必须通过可行域来实现,即作出正确的平面区域是第一要务.因此,能熟练利用“线定界,点定域”的方法作出平面区域是基础.“线定界,点定域”作出平面区域的一般方法为:  相似文献   

5.
1教学实录 1.1质疑,辨析,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且掌握了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来画出平面区域.那么,今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简单的线性规划.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线性规划提到:线性规划是优化的具体模型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用图解法解决平面区域、最值和最优化等实际问题是高考常见的重要题型,高考线性规划的有效复习应关注到如下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线性规划作为高中数学相对独立的一个知识点,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高中数学中的线性规划主要讨论了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以在坐标平面中用图解法来求最优解,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线性规划在生。产实际中的模型较多,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也顺应当今教材和高考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10,(1):55-55
关于用x,y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不少考生误认为只要出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就一定是简单线性规划问题.2009年江西理科卷第12题完全不是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但王墨森老师提供的解法,则通过有效的转化,运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知识与方法,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过程简单明了,构思十分精巧,读者一定会感到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对平面区域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平面区域,我们首先想到线性规划,它是解决二元函数最值的有力工具,除此以外,平面区域还有很多的应用,有些是线性规划以外的平面区域问题,有些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平面区域问题不相关,但仔细分析,都可以借助平面区域的相关知识来求解,下面列举实例谈平面区域的相关知识在解线性规划以外题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在高中,线性规划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建模的方法、“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机会,用图解法解决平面区域、最值和最优化等实际问题是常见的重要题型.若用线性规划思想解决两个变量的范围问题,不仅能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还可产生灵活简易的创新解法.本文举例说明线性规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二元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即借助平面图形, 有效地解决一些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本文将从规划思想出发来探讨一些高中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函数最值问题.一、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函数的最值问题当线性规划问题中的约束条件是一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目标函数是一个二元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12.
H.Haruki和T.M.Rassias,利用Apollonius四边形,给出了一个在复平面上亚纯且在复平面的一个非空区域内单叶解析的函数是Moebius变换的充要条件。我们采用了一种纯几何的证明方法,说明的这些解析性限制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平面区域的正确表示 ,使线性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呈现出一定的几何意义 ,利用图象使一类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求解 ,体现了图解思想在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平面区域的正确表示,使线性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呈现出一定的几何意义,利用图象使一类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求解,体现了图解思想在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是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求法的基础.对其常见解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曲线分平面     
高中新教材线性规划一节中有这样一个结论:直线Ax By C=0所划分的每个平面区域内,多项式Ax By C的值或者恒大于0或者恒小于0.因此,若要判定Ax By C>0或Ax By C<0表示哪一个平面区域,只要取一特殊点(x0,y0)来检验即可.“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相似文献   

17.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基础在于研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对应的平面区域.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常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西芳 《考试周刊》2013,(84):63-64
线性规划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青睐,而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是找出由线性(或非线性)约束条件确定的区域.教科书中给出了用特殊点寻找平面区域的方法,就是“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特殊点定域即利用“同则同域,异则异域”的思想.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解题中的成功有赖于选择正确的方面,有赖于从好接近的一侧攻击堡垒.为了找出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方面,哪一侧是好接近的一侧,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侧边去试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另辟蹊径,从另一侧找到了判断平面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求:①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②互相平行的直线和平面间的距离,③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间的距离,④平面外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均可以把问题①②③转化成问题④,即转化成“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苟玉德  张军 《数学教学》2005,(10):40-42
线性规划是现代数学中研究最优化理论的重要模型,而新教材增加简单线性规划内容,不仅给传统的高中数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机会.另外,由于平面区域是由不等式(组)来表示的,因此线性规划必然与不等式、函数、方程、解析几何等知识联系密切,而“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促进学科内知识的交融和渗透”,正好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求新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