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惜静 《文教资料》2011,(20):71-72
杨朱学说很多时候被视为"极端利己主义"和"极端纵欲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受到了两千多年的不公正待遇。杨朱思想固然存在某些缺陷,但绝非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能定论。他的"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体现了他的重视个人生命价值,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2.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3.
依据先秦诸子的记载,我们大致能总结出杨朱思想中完整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在诸家材料中,尤以《列子·杨朱》对杨朱一派的思想作了立体化的阐释,也渗透出先秦时代各家各派思想对立统一的格局。杨朱思想在当时为显学,虽囿于时代原因及自身的局限性,其思想被社会淘汰,被统治阶级排斥,最终亡佚,但其本体思想中仍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4.
道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在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其中,杨朱、<老子><庄子>分别代表了先泰道家思想的三个不同派别,同时也体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杨朱最早提出"贵生""为己"的"全生"主张;<老子>则从自然主义的视角把这一思想提升到"道"的高度;<庄子>综合杨朱、<老子>的思想,提出了游世主义的主张,从而把道家学说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5.
杨朱的思想是为我、贵己、轻物重生。他代表了那些对统治者和家族失去认同感的中下层民众,他们除了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来供养统治者,还要为国君卖命打仗,并不具有纵欲、享乐的条件,他们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能在那个乱世生存下去。杨朱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不可能宣扬纵欲、享乐思想。  相似文献   

6.
杨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战国时期杨朱学说“盈天下”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将散见于古代典籍中的战国杨朱学说观点与伪书《列子.杨朱》的异同对比分析,总结杨朱学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认为杨朱学说是隐逸遁世思想早期的理论总结,为道家学说奠定了基础,同时指出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思想清新独特,主要来源于前人的经验、智慧,并受女性崇拜思想、杨朱“贵生”思想和彭蒙、田骈、慎到等“弃智”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杨朱学说,众说纷纭,史无定论。本文在挖掘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新的视野对该派思想作了全面分析,认为其主导思想是“贵生”,它的意义在于强调“个体”而与主张以“整体”融会个体的儒家学说相对立,有反剥削、反压迫、反封建等倾向,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同时,还分析了杨朱学派与各家的关系及其消亡的原因,提出了与旧说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杨朱因提出"贵己""为我"的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虽然历史上杨朱一派的思想评价较为否定,含有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色彩,但是本研究认为其生命哲学中"全生葆真"和"适欲"观具有值得肯定的历史价值和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0.
<列子·杨朱>篇可以作为研究杨朱思想的有力资料.从中能得到新的发现:看清杨来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认清杨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杨朱思想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臣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104-107
杨朱思想具有复杂性,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身世言行全面把握其思想体系。杨朱的贵己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内容又细分为轻物重生和全生保真两个方面。轻物重生,是权衡外物与生命的准则;全生保真则侧重个体的人性和个性,二都指向天下大治的终极目标。扬朱哲学中的全生保真对当代美学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朱学说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说,从先秦开始被扭曲,或被人指责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或将之与道家学说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分析先秦典籍和<列子·杨朱篇>的有关记载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杨朱学说"为我"的宗旨是一种社会理想--为人、为天下,天下大治.但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并分析了其消亡及被扭曲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杨朱与墨子的学说占据了两个学术极端,杨朱理论的主要论辩对象就是墨子.而杨朱后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列子·杨朱>中,其论辩对象发生了改变,潜在地指向了儒家.其原因则在于文化环境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袁宏道深受以狂怪著称的思想家李贽的影响,又钟情于老庄之学,既是“禅净双修”的著名居士,又喜好贵己重生的杨朱思想,其思想心态极其驳杂。他对种种思想学说博采广收,其目的是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寻求精神超越、心灵自由。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杨朱学说的核心或重点是一种治国之道,其根据是《列子·杨朱》中的几段话。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话不可能是杨朱的意思。杨朱的主张并不是一种治国之道,他只是坚持一种个人对待社会、国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推动者。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怎样定位教师角色呢?我认为,文化虽多元但有两极可循,一极是历史文化,另一极是未来文化。中华文脉在春秋战国时代是鼎盛时期。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刘歆等人对争鸣的"百家"进行分类,得出儒、墨、道、名、阴阳、法六家。道家第一阶段思想的代表杨朱,生卒不可考,但肯定比孟子早,孟子曾评价杨朱"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成语"一毛不拔"就出自此处。这是轻物重生思想,强调个人生命至  相似文献   

17.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杨朱提出了“为我”的思想,对此,历史上的评价大相径庭,但对杨朱及其思想的否定是社会的主流。实际上,“为我”思想的提出,是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环境的必然,它也曾具有其一定的社会价值。“利天下”作为一个长远目标,必须和人们的眼前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有实际的意义。而历史上这往往成为统治者为了满足自我私利的一块遮羞布,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因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号召力。因此,对“为我”和“利天下”应一分为二地分析,应把“为我”作为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文化中不存在关于个体论思想,也就是说,对个体的感性生命、个性情感不关注。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杨朱与庄子都关注个体生命,而且在关注个体生命的同时产生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0.
高中哲学教材中有好几处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 ,这种引用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激发学生兴趣等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对其中有些思想家的思想作了简单化处理的现象 ,有的引用甚至有断章取义的嫌疑。比如教材对杨朱、公孙龙、王阳明这三个哲学家的一些哲学思想或哲学命题的处理就颇为不妥。首先看杨朱。教材中在讲到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时 ,指出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其错误和危害性表现在 :只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和最大乐趣 ,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