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2.
《琵琶记》是南戏经典剧作,历代对它的评价颇高,被冠之以"曲祖"之称。在用韵、格律、宫调等音律方面,明清文人学士对《琵琶记》褒贬不一,曲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并推动了明清戏曲理论的发展,《琵琶记》对戏曲音律理论的最终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总是能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命意、曲律、语言、结构诸方面探讨了《琵琶记》在戏曲史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琵琶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蔡伯喈形象,这个形象有着二重性格,是聪明与无能、善良与软弱和仁爱与势利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刘恒 《现代语文》2005,(1):72-74
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最早将其搬上戏剧舞台的是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叙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之事,意在批判书生发迹变泰之后抛亲弃妻的负心之举.而高明<琵琶记>的高明之处则在于没有将蔡家的悲剧简单地归之于文人负心,而是通过"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的事实,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科举,谴责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揭示了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但是,作者却给它安上了一夫两妻、满门旌奖的"大团圆"尾巴.从"书馆悲逢"之后,<琵琶记>的悲剧色彩和批判笔调急转直下,一步步朝着喜剧的方向发展."贤惠"的牛小姐"几言谏父",牛丞相幡然省悟并派人去迎接伯喈家眷.五娘只身进京寻夫,并与牛小姐巧逢继而又与伯喈团圆,二女一夫回乡守孝,活着的和死去的全都获得封赠.在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团圆中,让观众心满意足地离开剧场.本是"人生难遇欢时节,世路无门行转蹶"的悲剧,为何偏偏要以"大团圆"作结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窥见端倪:一是作者自身经历的复杂性与思想的局限性;二是"中和"哲学思想的渗透;三是当时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蔡伯喈的蜕变,主因不在他心性脆弱和人格卑下,而在其所处社会中有着强大浸染力和制衡力的“官本位”思想及“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霄 《文教资料》2009,(25):89-91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在保持赵五娘原有形象的基础上,作者试图将蔡伯喈改写为"全忠全孝"的人物,从而起到"子孝共妻贤"的劝化作用.然而,由于<琵琶记>在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局限,蔡伯喈等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裂,情节上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从赵五娘一线看,<琵琶记>是一本杰出的苦戏;从蔡伯喈一线看,<琵琶记>则是一本蹩脚的翻案戏.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文教资料》2008,16(16):7-9
本文试从悲剧冲突的性质和结构出发,结合中西方悲剧的特征分析,引出对<琵>剧中隐含的悲剧主题意旨的探讨.全剧的核心冲突关乎两股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独特的双线并行和主副线交替的结构布局,收到层层推进冲突的良好效果;貌似"大团圆"的结尾,实际上呈现出冲突的不可解决和痛苦的绵延不尽.通过以上几点的评论.客观展示<琵琶记>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9.
郝昌 《华章》2008,(17)
其实在蔡邕对权贵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已经看出蔡邕的原有儒家道德信念在动摇,他已经向权贵让步妥协了.如果按照以前密告奸臣的做法,蔡邕便早早地将王智这种小人给密告了.从更进一步说,蔡邕已经向恶人妥协了,而他的的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来自蔡邕懦弱和多疑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它的内容、主旨、形式、格律等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琵琶记》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于《琵琶记》的研究,多局限于阶级视野下的研究。这些从单一而且现代性的维度思考,难免将遮蔽其文化价值的内质。本文主要结合文艺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从阶级意识独断论的缺陷,呼唤"忠孝双全"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对人世苦难的担当及"文化人格的建构"四个角度,对"关于《琵琶记》的批判"做另一个角度的批判,并返回到当时的文化创作语境中,从"文化人格"的角度重新对其进行理解和重构,最后达成对《琵琶记》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元代南戏《琵琶记》为研究对象,借用现代汉语关于疑问句的理论,对书中的宾白疑问句作穷尽式调查,并分类研究,同时对各类问句表示疑问的手段做了考察,为了解近代汉语疑问句情况提供一份实证。  相似文献   

14.
《琵琶记》中的牛小姐,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恪守封建妇道的样板人物,在剧作中单纯为一夫二妇的大团圆结局服务,本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本文在承认牛小姐形象的浓厚封建色彩的同时,也肯定她在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采取方法的某些合理性,并着重分析牛小姐性格的发展与大团圆结局的必然性联系.  相似文献   

15.
《琵琶记》的假设关联词语包括"若"类、"假如"类、"倘"类和含"怕""待"等在内的其他类别四种,其中"若"类假设关联词语所占比例最高。这些假设关联词语主要沿用中古汉语,也有近代汉语新出现的,双音化明显,有些仍存在一词多义,正处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重新分析、隐喻等因素在这些假设关联词语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人传奇《琵琶记》与民间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题材相同,但故事结局、剧作主题、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等已发生了彻底转变。造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剧分别作为文人之作和艺人之作的不同。由于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赵贞女蔡二郎》与《琵琶记》在偏重于情感宣泄或理性思考、声讨或回护文人阶层的立场以及美学旨趣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琵琶记》在明清时期是经典,支撑它成为经典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同,社会精英对它的艺术性的赞赏和社会大众对它的广泛接受。然而在当代,尽管社会精英仍然对它的艺术性推崇备至,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有了保留而放弃了对它的积极支持,大众也因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于是《琵琶记》这部经典名作便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8.
大多评论者指出《琵琶记》的内容是复杂的,有突出的价值、精华,也有明显的不足,甚至糟粕。其实,这是高明《琵琶记》二重内涵的外在体现。该剧内涵二重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角色意识与个人自我感受的矛盾并存;悲喜因子的交融并存;人物定位的褒贬并存。内涵的多重性,正是《琵琶记》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
戏曲是保存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戏曲,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戏曲的发展,绝不能盲目"现代化",一味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具体说来,就是要处理好古典与现代的关系,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与现代高科技媒体艺术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就试图以"南戏之祖"<琵琶记>的改编搬演为例具体探讨古典戏曲,尤其是古典名剧的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