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照 《现代教育》2012,(Z3):21-22
对话道德教育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民主、平等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施理念为走向"发展人"的目的观、"回归生活"的课程观、"我—你"的师生观以及营造自由交流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郝明君 《天中学刊》2006,21(1):127-129
与传统教学相对应,现代教学在本质观、师生观、教学观、价值观和知识观等方面发生系列变革。彰显了从“知识授受”到“师生理解”的对话教学本质观、从“主—客”关系到主体间性关系的对话教学师生观、从“传话”到“对话”的对话教学观、从工具性价值到生命意义诉求的对话教学价值观、从静态知识到动态知识的对话教学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罗蓓 《考试周刊》2010,(44):223-224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在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话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师生关系观及课程观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认清对话教学的“理念”本质.防止其形式化。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的特征就在于它是有对话欲望的文化体。因此,走向生命对话是教育的理想追求。我们要确立教育的生命对话本质,就要转变独白教育的“成才”目的观、“我一它”师生观、“蓝本”化课程观,才能形成以“成人”目的观、“我一你”师生观、“文本”化课程观为基本理念的生命对话教育。走向生命对话,意味着教育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育的创造性追求;走向生命对话,意味着教育重新开始了对人的关注,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道德教育对话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交流,道德教育对话的目标是道德自觉。实施道德教育对话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地寻找对话点及对话源;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拓宽受教育者的对话渠道和发声机会;提升教育者道德引领水准和对话技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学术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责任感,也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8.
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对话是理解道德要求的钥匙,对话使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可能。对话在道德教育中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师生双方精神上的融合,通过“和而不同”的原则和多种形式,实现双方道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升华。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展开形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与超文本时话与自我时话等。  相似文献   

9.
一、 “对话”理念 阅读是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前一句表明阅读观。后一句表明阅读教学观。 怎样理解“对话”?对话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语言学范畴的,指语言的对白、交流;一是心理学层面的,指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是什么?”这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历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工具主义语言观指导下的语文教育走向了单纯语言训练的误区.对话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性就是对话,语言是对话的家园.在对话语言观的视域中,语文教育被看作是在语言中展开的对话活动,语文真正成为了心灵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1.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独自式”教学而言,对话教学体现了时代精神,在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呈现了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语言问题是伽达默尔解释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从伽达默尔的语言观正确看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的观点,赞同用“文明对话”来解决文明间的冲突。基于伽达默尔语言观的视角来分析“文明对话”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听话教学是传统教育中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而对话教学则适应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话教学的深刻内涵,并分析了由对话教学所引起的学生观、教师角色、课程观、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教会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要实现“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引导人们从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从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建构。道德交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离不开对话。对话是道德交往的重要环节。正是在道德对话中达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共鸣与共享,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显然,新课程凸显这样的“学习观”:学习是一种“对话”。从这个层面来思考,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生变革,就是追求走向“对话”的学习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浯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为此,广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析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因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对话理论给语文教学改革及其实践带来了崭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中这句纲要性的话,其实包含着两层意义:一、阅读是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阅读对话;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不妨称之为教学对话。在时下许多论述中将此二者分别所属的阅读观和教学观几乎混为一谈。我以为,弄清此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对话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式,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教学对话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而要使师生对话成为有效教学的途径,教师必须实现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的转变。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是师生对话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教育主要经历了知识教育、个性教育和融合教育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受“主体思维”的影响,教学中的各要素往往处于机械对立的局面。对话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向“关系思维”发展,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精神,倡导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师生观,打破了教学各要素的封闭与对立状态,要求建构开放的、生成性的、充满生命力的对话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