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的艺术从文艺复兴启动,到18世纪成形,在19世纪得到基本定型,20世纪初方最后完成。这一西方现代进程中形成的美的艺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美的艺术由建筑、雕塑、绘画在文艺复兴领跑,然后在音乐和舞蹈、文学和戏剧中,丰富展开,最后形成以上七大门类为基础的美的艺术体系。在理论上,经过文艺复兴的Arti del Disegno(心创艺术)、18世纪“美的艺术”(法语Beaux arts、英语Fine art、德语Sch9ne Kunst)、19世纪的黑格尔的美的艺术哲学即?sthetik(美学)三大阶段,世界知识体系中的“艺术”得到定型。  相似文献   

2.
一个全新爸爸的出笼总是在孩子的呱呱哭声中的,孩子的出生意味着一个爸爸的诞生,孩子的生辰是母亲的难日,也是一个男人殉难、一个爸爸诞生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都具有真、善、美三种本体性内容,人们在将某一事物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时,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真、善、美,才能说认识了事物的全部。然而,历史学家将历史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时,大都只是注重对历史的真和善两种本体性内容的认识,却忽视了对作为本性内容之一的历史美的揭示,因而造成历史认识活动在认识对象把握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野草》是鲁迅最具个人化的心灵本。这种个人化是鲁迅融合中外各种艺术营养之后独特的学实验,这就决定了《野草》在美学内涵上,既具备一般散诗的特色,又呈现出超出一般散诗的陌生化的特色。章将其定义为常规性美与变异性美。这两种对立的美分别表现在散诗的语言、意象、艺术构思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朱熹伦理美学的主要范畴是“文”和“美”。“文”在朱熹的学说中是个宽泛的概念,有众多的解说,但在朱熹美学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含义,几乎涵盖了朱熹美学中的所有审美现象。“美”在朱熹的著作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但与审美现象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和“美”共同组成朱熹伦理美学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实践的多层累性和开放性入手 ,分析了实践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和价值评估层及其相应的实践的系统构造及其所决定的美的特征 :工具操作系统决定了美的外观形式性 ,语言符号系统决定了美的感性可感性 ,社会关系系统决定了美的理性象征性 ;需要动机系统决定了美的精神内涵性 ,目的建构系统决定了美的超越功利性 ,情感中介系统决定了美的情感中介性 ;合规律评估系统决定了美的合规律性 ,合目的评估系统决定了美的合目的性 ,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评估系统决定了美的自由显现性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传统美学依据实体本体论,以美为研究对象,美的本质问题成为美学的基本问题。但美的本质问题是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不存在所谓“美”这种客体,美不是实体。从存在本体论出发,应该提出审美的本质问题,审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而审美对象(“美”)只是一种存在的意义。同样,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也随之解决,审美对象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是二的绝对同一。  相似文献   

9.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此论断不尽合理,原因有三:一是用“人的本质力量”与“感性显现”两个含混不明的概念诠释“美”,“美是什么”的问题根本没有说清;二是这一论断的推导过程存在逻辑问题,有理念先行之病;三是“美是什么”关乎美的本质的问题,从美的根源条件这一角度解答之,难免答非所问。“美是什么”,其实是在追问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应具备历史的视野,亦即回到该问题几千年的探究史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及其评价在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这些争议至今还以某种变异的方式存在着,这其实关涉到艺术的真和美的问题,关系到艺术的本质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开国大典作为历史场景,有着永恒的表现价值,一直是文艺作品的重大题材。在美术界,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和唐勇力教授的中国画《新中国的诞生》堪称同一题材的两大扛鼎之作。本文对此两大作品的艺术特色做了分析,指出了值得借鉴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别利用母函数和随机变量的和式分解不仅巧妙地证明了一个猜想--在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则g m次事件发生所需的试验次数ξ的数学期望为m/p,而且还得到了ξ的方差为m(1-p)/P2.  相似文献   

13.
14.
教师要注重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改进日常教学,让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到位而不越位”,理清知识衔接点,遵循规律,巧教活学,以帮助学生实现中小学数学学习的顺利过渡。文章从发展数学思维、凸显文化价值、训练思想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让中学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但是,不少老师却忘记了课件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领悟历史,更有效生动地教学,而不是一味堆砌华而不实的特效。如何合理利用课件恰如其分地为历史教学锦上添花?本文探讨了课件制作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6.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反映老子哲学观点的"音声相和"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音声相和"强调的是"音"和"声"的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只有不同的音调组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声音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而音乐的起源、音乐艺术、政治功能以及"和"的哲学意义都揭示了"以和为美"的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18.
艺术与美、一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又很大不同,比如“丑“,有美的丑,也有丑的美,但它们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探索一下这类问题.我觉得,我想从艺术概念的基本层次入手,清理、概括一下自己的有关想法.探讨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朴实真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在理论逻辑上,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选择;在历史逻辑上,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郑重选择;在实践逻辑上,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应对国内外各种重大挑战和重大考验的必然选择。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理解和把握党的自我革命,对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学美是一个亟需关注的研究领域。教学实践诗意消失的困窘,呼唤教学美的研究;教学理论魅力消散的迷惑,期盼教学美的研究。教学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