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术期刊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新时代,品牌竞争关乎期刊的未来。塑造学报的品牌形象,成为学报突破困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教育部推动实施的名刊名栏工程是推动高校社科学报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是铸造学报品牌的重要探索。准确定位,形成特色,塑造风格,铸造中国特色的学术品牌。  相似文献   

2.
高校优秀教师是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有民族责任感的高校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高校优秀教师。高校优秀教师的形象通常展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性,二是才学,三是能力。高校优秀教师的自我塑造,是一个动态的升华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认识阶段,这是高校优秀教师自我塑造的前提;第二个阶段是自我调整阶段,这是高校优秀教师自我塑造的核心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超越阶段,这是高校优秀教师自我塑造的理想境界。优秀是每位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优秀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道德教学内容应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个人品牌教育的新内容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个人品牌凝聚着个人的重要价值和竞争实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打造个人品牌,观念更新是关键,灵魂塑造是核心。在校期间通过课程教育,培养良好品质,有利于个人品牌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高校增量核心竞争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则必须着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给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高校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路。培育和挖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到高校生死存亡的大事。高校只有注重增量核心竞争力研究,思考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途径,不断培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品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丰富和提高内涵,塑造品牌形象,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邓峰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3):98-101
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及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中国餐饮业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经营是餐饮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塑造餐饮企业品牌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经营手段创建品牌,为餐饮业打造一条制胜之路。  相似文献   

6.
坚持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就业品牌特色,充分发挥就业品牌效应,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顺利就业,是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业品牌的内涵丰富广泛,包括品牌专业、品牌服务和特色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打造高校就业品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建设品牌专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服务,建设就业服务品牌;培育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期刊品牌发展战略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抓住发展机遇,期刊出版业都将创立品牌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期刊品牌的竞争,说到底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竞争。在刊物品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办出特色,在刊物学术风格和形象风格塑造上下功夫。要搞好选题策划,强化主编意识和编辑意识,搞好刊物的市场定位,吸引更多读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力,应当把握四个关键要素:一是整合内外部资源;二是培育核心竞争力;三是塑造企业文化;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教育品牌创造趋势下部门高管的“弼马温”管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高校品牌创造过程中教育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创新型策略组合包括:营销成为提升高校竞争力的策略核心;服务理念成为中高层管理者的思维基础;经营理念成为高校创造品牌的触手。但是部门高管的“弼马温”管理思路成为高校品牌创造的瓶颈,该管理思路造成的主要管理问题在于:以一团和气诋毁了团队建设;小人得势并危及高层管理者的领导权威;形成“矮人国”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由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相似性,对它们进行对比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这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珠三角稍逊长三角。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比较珠三角与长三角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发现珠三角在资源整合能力、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品牌与形象塑造能力、文化吸引能力这四个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尚有差距,建议珠三角旅游发展应该做到一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实行区域合作;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与形象设计,倾力打造"世界温泉之乡";四是注重文化魅力,把其注入旅游,加强海洋文化与温泉文化建设,以增强珠三角旅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经济主义是现代世界教育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经济的竞争即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在教育市场化、教育产品化、教育适应化和教育德育化等方面努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使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亟待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留学生教育是教育服务于政治、外交和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发挥我国大国影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往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和地方吸引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渠道,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效益。我国高校必须强化对外宣传,提升国际知名度;强化教学质量,树立品牌吸引生源;强化规范管理,提高留学生待遇。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教育市场的份额,抢占国际人才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电大开拓品牌之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品牌观念已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广泛接受。为了在日益严峻的竞争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电大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试点评估结束后,电大系统进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阶段。本文立足新的形势,分析电大教育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概述了电大教育品牌建设的量化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公办高校的生存竞争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机制被引入高等教育,参与市场竞争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要求,高校间的竞争特别是学生和教师这两大资源之间的竞争日益显现.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办高校欲增强自身的生存实力,就必须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按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改革,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品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国内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学校品牌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建构学校品牌可以形成学校价值优势,优化和拓展学校生存的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创品牌:现代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战略是品牌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育有序、合理竞争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校发展转型的时代需要,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品牌观念已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广泛接受。为了在日益严峻的竞争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大学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开放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本文立足新的形势,分析开放大学教育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形成,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一大阻碍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商标翻译,以吸引更多的消费力量。在解读功能目的论的基础上,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当今商贸界的部分商标翻译为例,提出了对商标翻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近几年,在旅游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专业人才供给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旅游企业人才短缺问题仍得不到缓解,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作为旅游专业人才供给的重要生力军——旅游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大学,应在旅游人才供需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为创建地方大学品牌优势和人才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