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电视台联手爱奇艺网在2013年的暑期联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汉字英雄》。这档在娱乐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的文化类节目,不仅展现了汉字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汉字书写及传统文化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一些电视文化节目一味追求高端大气严肃,但因不接地气,远离市场,很多节目不得不黯然退场.《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强调文化的大众性,将文化内容和娱乐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拓了文化节目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Kirghiz/Kyrgyz)人民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英雄史诗杰作。从19世纪以来,《玛纳斯》史诗的多学科价值就得到各国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和深入挖掘。它作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各种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其文化艺术的再生能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活形态演唱当中,也存在于其深厚的而丰富的内容,与其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当中。与这些相关联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活动早已经形成了《玛纳斯》史诗特有的广阔历史文化空间,而这些历史文化空间成为口头史诗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玛纳斯》史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玛纳斯》史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开始得以逐步激活,相关遗迹已经开始实施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果要想真正激活《玛纳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全面弘扬《玛纳斯》史诗文化,更好地保护《玛纳斯》史诗,最终将《玛纳斯》史诗打造成一个文化大品牌,既让它发挥本身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又让它为旅游文化开发带来经济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有一种宏大的设想和大胆的思路,用一种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强这部优秀口头遗产的生命力,为它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便利,让它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永恒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典籍里的中国》凭借其超高的收视率,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该节目在内容、形式、舞台以及传播层面上的创新,为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陈梦怡 《江苏教育》2022,(21):51-57
<正>一、案例背景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留有大量的古代碑刻。金陵碑刻已经成为南京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传拓作为我国传统技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很多碑文能够保存至今,都得力于这门还原历史的技艺。本文通过传拓技艺教学,带领学生学习传拓,同时也通过这门技艺再现金陵碑刻的历史,让学生触摸文化、感受金陵,赏金陵之美,品传拓之趣,悟文化之魅。  相似文献   

6.
中华筷子具有物理功能、生理功能、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通过对规范的执筷法、规范执筷法与汉字书写的关系和用筷礼仪与禁忌的逐一论析,指出目前汉字书写工整者重点大学文科生不足五分之一,普通高校理科生只是十分之一,能够正确规范执笔的学生数最多不过三分之一,这与他们自幼形成的不规范执筷法有直接关系。汉字和现代人类文字书写技能的普遍退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新的科技进步往往造成既有文明成果亏损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必然的,但并非是完全合理的。中国人写汉字,需要做到"观念重视、落笔注意"八个字。  相似文献   

7.
汉字文化教学影响师范生识字数量和质量,作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又间接影响祖国的下一代掌握汉字、汉语、汉文化的水平。文化态度、知识水平、高科技的诱惑是影响师范生汉字文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应端正学习汉字文化的态度,教出汉字的形体文化、音韵文化、义项文化,重视文化背景的扩展与联想,提高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汉语水平;汉字文化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介赋权的背景下,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物完美融合,向公众传递创作团队的跨媒介叙事智慧,同时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底色,回应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承与创新的社会问题。《唐宫夜宴》从詹金斯提出的“跨媒介叙事”理论出发,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叙事、吸引受众参与、构建“故事世界”及打造大唐IP等手段,完成节目的跨媒介叙事,展现了关注普通人、跨时空、重细节、强互文和易共情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字文化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只有弄清这些规律,并将它们融入课堂,才能达到理想的识字教学效果。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时,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能够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做到适时、适当、适量;拓展文化链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用中内化汉字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汉字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日本一直使用源于文明古国中国的汉字,并且确立了汉字在日本文字符号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而且又丰富了汉字功能的内涵。通过对日本接受和推广汉字的历程以及当今在日本文化生活中汉字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化英雄"的自我指认 --电影《英雄》的泛本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以影片《英雄》诠释了他的英雄观,打造了当下的新概念英雄,即英雄当“胸怀天下”,从而标示出其文化身份,实现了其“文化英雄”的自我指认,使得这个精巧文本具有了泛本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巴特 《中国教师》2008,(9):58-59
<正>2006年6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518项。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列入其中。史诗作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特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汉字性质与汉语思维、识字心理的关系出发,提出识字教育应复原汉字的本来面目,回到传统的识字经验。并透过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联结,思考如何抵达现代识字课程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4.
<狼牙山五壮士>退出上海小学教材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有人则认为是教材编者"淡忘了国耻".文章认为该事件触动了民族的英雄文化"高压线",在人类回归"人本"、"人性"、"人文"的今天,国人必须走出教科书的某些历史误区.探索科学的中华民族英雄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当下高校学报困难重重的局面,高校学报要以特色栏目为突破口来进行有益探索.对于许多地方高校学报而言,可以以地域文化为支撑,以特色栏目为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校内外有关地域文化的优质稿件,最终有可能走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6.
《格萨尔》作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首,日益为文学和文化研究者所关注。史诗是百科全书,是文化宝库。《格萨尔》文化由宗教文化、人本文化诸多因子构成。本文以文化为视角,对《格萨尔》的文本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地透视,以期将该史诗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存在某些多音多义字的冗音问题,给学习使用汉语的大众带来很大麻烦,我们采取分化某些字读音的办法试着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课始交流:感知童话的特点 师:孩子们,童话故事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想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汉字造型文化经历数千年历史积淀,蕴含传统美学、古典哲学、儒学思想的深厚内涵,历朝历代产生出丰富的造型与书体。探索其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现代平面设计在形式、内涵、思维上的提升,从而更具中国本土特性。  相似文献   

20.
红色电影是以重温、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为落脚点的一种影视类型,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思想是其最重要的两大特征.其中红色歌曲是塑造红色电影趋向完整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语言、文学、美学价值.本文以1964年拍摄的影片《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为例,以电影音乐为切口来进一步阐述红色电影音乐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