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举办的’99世界邮展上,开放类邮集参加了展出,结果我国的开放类邮集《中国戏剧》获一等奖,引起了国内邮人对开放类的广泛重视。此后在许多省市级别的邮展中,开放类邮集频频亮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一是开放类邮集应该以“邮”为主。非邮品应限在20—35%的幅度为宜;非邮品素材的比例超过一半,则邮集的“邮味”不浓。 二是开放类邮集也要讲主题思想。开放类邮集在组集编排上更具灵活性,可以自由式编组,但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3.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4.
郭胜 《集邮博览》2011,(6):41-43
我的《新中国之晨》三框开放类邮集,曾参加2010杭州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获一等奖。现将自己编组邮集的几点粗浅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春节前夕,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探讨开放类集邮。因为国际集邮联的沃尔博格先刚刚讲完有关开放类集邮的理念。邮友们商定,最好的领悟就是动手实践,每人制作一部开放类邮集。当时的节日气氛日益临近,一张张邮友寄来的贺年片让我想到《春节》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中,上海共有9部展品参加竞赛类展出,其中邮集5部、文献4部。另外,本届邮展在新设试验性的开放类中,上海也有1部展品入选。 5部参加竞赛类展出的邮集分别是: (1)荣正光《华东解放区邮政(1945—1950)》(邮  相似文献   

7.
邮识是开启集邮之门的钥匙,知识掌握得越多,自由度越大,对于有志编组邮集的集邮者来说更是如此。编组各类邮集都需要相关的知识,但各类邮集所需要学习和展示的知识是有所侧重的。例如:编组传统类邮集重点在了解和展示邮票的设计、印刷、发行、使用等知识;邮政历史类邮集主要了解和展示邮路、邮资、邮政业务和邮戳等;航空类邮集是以航空实寄邮品和航空邮票为素材,展示航空邮政业务的,等等。因此,作为邮集作者具有丰富的有关知识是很重要的。而编组专题邮集尤其强调学习、运用和展示专题知识和邮政与集邮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9.
冰雕 《集邮博览》2008,(8):29-30
涂越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职工。1980年开始集邮,主要收集体育及奥运邮品,制作开放类体育专题邮集《百年圆梦》。申请并获准为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次组集参展,笔者对开放类展品有了进一步认识,我的展品《八达岭长城》在重庆2003年亚展选拔展上获得二等奖。经过对邮集的构思、制作、修改,现总结出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福建李齐品的专题邮集《生肖自述》在全国首届生肖邮展上获得金奖加特别奖。邮展评审委员会认为,它突破了生肖专题邮集组编的框框,构思已向国际邮展专题类的叙事性靠拢。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参观中国1999世界邮展时,我仔细观赏了试验类展区的开放类邮集。当时倍感新鲜,觉得这是一个突破,一个创新,一种对于FIP邮展种类的开拓。其中特别是在展品中对于实物的应用,更是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16—18日全国首届老年集邮展览在广州市信源大厦举行,全国30个省区市邮协和5个行业邮协的122部508框邮集和17部献参加竞赛性展出,获奖情况统计见附表1。另有荣誉类和特邀类的非竞赛性展品46部190框。竞赛性展品除附表2所示7个正式类别外,还有试验类邮集27部。  相似文献   

14.
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5.
邮集展品应该是由集邮者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它所流露出的是作者的情感,所以我认为邮集展品的说明文字可以抒情;并且有些类别的邮集展品不但可以抒情,而且必须抒情。比如:专题类邮集展品如果不抒情,就很难把邮集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由本刊全权运作,并以本刊的信誉向委托人和竞买人双方负责。二、本刊拍卖部有权决定接受、拒绝和撤回任何拍品;有权对拍品做出说明和评价。三、《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主要投拍(1)世界各国(地区)各历史时期适宜专题邮集组集、参展的邮品;(2)专题类邮集和极限专题类邮集;(3)专题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乾坤大挪移”工程,牵动了中国人半个世纪的梦想,也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提供了绝好的集邮素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如果搞一部开放类邮集,肯定会让邮坛瞩目。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今年第5期“展场内外”栏的两篇文章,讲的都是开放类邮集中非邮品使用的问题。本文选取《邮趣》杂志上日本集邮家内藤阳介展品中的两个具体例子.再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19.
"齐伯林伯爵"号飞艇在人类航空史和邮政史上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2007年4月,在洛阳举办的全国获奖邮集精品展上,就展示了一部一框类邮集《"齐伯林伯爵"号飞艇》(邮集作者宋绪纶)。  相似文献   

20.
正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怎样补充购买素材呢?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