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网络的兴起、媒体恶性竞争和一系列新闻报道丑闻的出现,使得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信誉下降。2005年,西班牙埃菲社在年终发表一篇专稿,题为《美国媒体丧失信誉的一年》,该文称,2005年是美国媒体丧失信誉的一年。著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有45%的美国人对他们在新闻媒体上所得知的信息,包括在报纸上读到的、电视上看到的、广播中听到的事,都不大相信或根本不信,而20年前这一数字只有16%。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正在降低,基于众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发生一系列丑闻事件,如消息来源根本就不存在,记…  相似文献   

2.
从原始意义上说,尊重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行为主体应是政府。自1945年美国记者肯特.库柏首次使用“知情权”一词以来,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便被解释为西方国家政府的法定义务和公民应享有的一种民主权利。公众知情权成了民主社会的标志之一。经过演绎,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渐渐地被新闻媒体奉为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如前所述,美国报纸广告价格制定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发行量。由此可见,发行在报纸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美国报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发行,哪来广告?”美国报纸的发行在历史上得到过两种环境的支持:一是文盲减少,刺激发行。据统计,1870年美国10岁以上公民不识字者占20%,当年的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3845万人和260万份,平均每15个人拥有一份报纸;1960年全国10岁以上文盲下降至1.9%,当年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17932万人和5830万份,平均每3人拥有一份报纸。二是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4.
所谓新闻媒体公信力就是指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即社会公众对媒体新闻报道真买性、公正性、中立性的信任与否,对媒体记编辑责任感、正义感、是非观的认可程度。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每时每刻,公众都被媒体包围着,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上的新闻每天都像潮水般向公众涌来。不管你是否喜欢、或愿不愿意,  相似文献   

5.
肖敏 《新闻窗》2006,(5):78-79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200万份);世界主要综合性报纸中,除了要闻版外,都有经济版;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也说明,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6.
这一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有了近距离观察美国报业发展的机会.我发现,美国报界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传统的印刷版销量下降,报纸网站却如日中天.一悲一喜,是否意味着报纸这种最传统的新闻媒体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涅槃?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上影响面最广的媒体,已不再是CNN、《纽约时报》,而是Yahoo.com,Aol.com,Msn.com,Google.com。美国拥有一批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信息技术公司,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占美国出口额的29%。美国保持着网上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互联网上80%以上的内容是由美国提供的,仅报纸、电视台、电台开办网站就达1.2万多个。  相似文献   

8.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方法及准备(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以了解大学生新闻报道表现的状况。为确保资料收集的科学统一,我们将新闻媒体研究范围设定在平面媒体上.报别则限订在每日固定出版、具有较大传播范围和受众涵盖量的全国和地方性报纸上,选择中国青年报和齐鲁晚报为研究样本。其中,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大报,是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综合性日报。齐鲁晚报目前日发行量在135万份以上。是山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世界报业协会2007年公布的统计结果中,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兴起、媒体恶性竞争和一系列新闻报道丑闻的出现,使得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信誉下降。2005年,西班牙埃菲社在年终发表  相似文献   

11.
龙臻 《传媒》2015,(20):55-56
1874年正式创刊的《读卖新闻》,至今仍位居日本乃至全球发行量前列.2015年1月,日本ABC协会发布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读卖新闻》日发行早报数量为1001万份,比发行量排行第二、第三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高出了210万份、649万份.另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日报和周报发行量下滑了3%,新闻杂志销售量也持续下滑.此外,报社线上和线下广告总量也下滑了4%.这些似乎正在印证"报纸消亡论",传统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6,(6):25-25
美国发行审计局8日公布数据显示,面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的半年中,美国报纸日发行量下跌了2.5%,周日版发行量下跌了3.1%。  相似文献   

13.
贵刊82年3期登了一则资料《美国报纸的诞生地》,文中说,有一个叫本杰明·赫恩的英国出版商,“创办了一份报纸《公共事务》。这张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只出了4天就被禁止了。”但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甘惜分同志著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说,“本杰明·哈里斯出版的《国外与国内公众事件报》,报纸只出了  相似文献   

14.
报纸,应成为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的榜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全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做出榜样。”报纸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媒体,除具有政治宣传、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社会教育等功能之外,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传播知识、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但是,就近年来报纸上存在的字词、语法中的常识性错误来看,差错率之高,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新闻出版署曾在一年中先后两次对首都10家报纸、30家省级报纸的语言文字进行检查,10家首都报纸前三名的差错率分别是0.88/万、2.25/万、2.81/万;30家省级…  相似文献   

15.
解密日本报纸的高发行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革 《新闻记者》2006,(11):82-84
2006年6月世界报业协会发表((2005年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70%在亚洲,中国每天发行9660万份,日本则有6970万份。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10份报纸中,有7份在日本,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中日新闻》排在前五名,《产经新闻》、《东京体育报》也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十位。(参见《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在不足38万平方公里(其中76%为山地)的土地上容纳着1.26亿人口的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日本报纸发行量的庞大由此可见。日本报纸庞大发行量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呢?哪些因素支撑起日本报纸庞大的发行量呢?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则在于引导舆论以影响现实。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式,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一切不合乎法律、纪律、道德的行为。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法制国家的人民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权力和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也是新闻媒体承担的一种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7.
于华  静萍  明达 《新闻传播》2004,(6):78-78
进入新世纪,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从过去的广播、电视、报纸“三分天下”进入目前的“战国时期”,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更是加剧了这一态势。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地方广播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感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一、报业经济的基本运作模式 从世界新闻史上来看,现代报业是由“廉价报纸”(又称“便士报”或“大众化报纸”)的发轫而形成的。它们在报业经济上的特点是:报价低廉、发行量大、广告收入多、报纸企业化。在廉价报纸出现之前,每份报纸每年要向订户预收6—10美元,约占当时美国人均年收入的8%—10%,而一份廉价报纸的年定价则在当地人均年收入的3%以下。《纽约太阳报》是开现代产业化报纸先河的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人本杰明·戴在创刊号上就明确宣告:“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它的发行量,在短短6个月就两倍于其它报纸。《美国新闻史》在评论《纽约太阳报》时认为:它在创刊时的成功虽与报道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廉价,拥有很大的发行量。①现代报业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报业经济的基本运作模式也随之形成:廉价销售——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客户——从广告中赢取可观收入——用于报纸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9.
郑青华 《新闻界》2004,(5):36-37
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的发展,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产业,高质量的媒介人才是传媒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以说传媒竞争本质上就是优质媒介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传媒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媒介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供求的严重失衡使得传媒愿意以更高的报酬来吸引媒介人才,这使得媒介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据成都地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调查显示,都市类报纸从业人员大多数人的工作流动较大。只有24.5%的人目前只服务过一家新闻媒体,34.5%的人服务过两家新闻媒体,30.9%的人服务过三家新闻媒体,10%的人服务过四家以上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20.
信誉咋不断下降——来自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的信誉不断下降。最近10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报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围绕着这个主题,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mericanSocietyofNewspaperEditors)展开了为期3年的研究,以图改善报纸的信誉。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