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的绝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返景”一词,不少人读成“返影”,教材为什么不将“景”字注上读音“ying”呢? “景”是“影”的本字,古本流传多为“反景”。《佩文韵府》引《拾遗记》和周权《济南原上》诗中的句子分别为“老聃在周之未,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夕阳‘反景’低黄埃,漠漠平沙浩如雪”,都写成“反景”。而《四时纂要》却为“日西落,光反照于东,谓之‘返影’。”因此,这个词便出现“返影、反景、返景”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释“景”     
关于“景”的解释五花八门,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景翳翳以将入”为例:有人将“景”解释为日光;有人说应该通假为“影”,指影子;还有人认为这不是通假字.古代的“影”就写成“景”,应该是“景”同“影”,为影子。究竟该怎样解释?如果从“景”的字形出发,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昆明为例,提出建设现代城市“景城一体”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目标。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分析及对城市型旅游目的建设的条件分析,深入研究了“景城一体”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文化、资讯、环境、科教和制度五个要素。在系统分析“景城一体”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景城一体”城市型旅游目的两大途径:打造“景城一体”城市旅游品牌及“景城一体”的多元立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艺以形象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所以对文学形象(意象)的研究便成为文学理论的基本课题之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的文论家对文学形象的研究经常集中在对构成文学形象的客观景境与主观情意间关系的阐发上。这就是“意境”问题。始自六朝下迄晚清,众多的诗文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并发表了大量言论。综合前人有关的论述可知,“意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情”(包括一切主观内在的心理因素,如情意志等)和“景”(包括一切客观的外在事物,如景、境等)。“情”为“景”的内蕴,“景”为“情”的载体。通过“比兴”使…  相似文献   

5.
贺松青 《现代语文》2005,(12):29-30
“景外之景”是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启示的。中国画多为山水之作,对景物的观察讲究“以大观小”,景物表现要“小中见大”。“小景”是指画中具体描绘的景物,属于有限之实景;“大景”是指暗示、潜隐着的象征性的艺术空间,是可以由欣赏者想象飞驰的“虚景”。王夫之将大景、小景之说,引入到诗论之中,要“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夕堂永日·内编》),他说:“凡取景远者,类多梗概,取景细者,多入局曲,”妙在“即远入细”,“使远者近,搏虚作实”。这里对景物大小、虚实的辩证,很好地揭示出景外之景的精神实质。其实“景外之景”的第一个“景”就是小景…  相似文献   

6.
“景”与“影” 必修五第二单元《兰亭集序》中的“景翳翳以将人”,教材注释为:“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景,同‘影’,日光。”笔者认为这条注释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7.
船山诗论以“情与景”的结合在诗中呈现的意象形态为其立论依据;以“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叫含情”为其诗美理想;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而“一倍增其哀乐”为其佳效应,凡此种种,,莫不新入耳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借描绘景物来抒发情感是诗文中一个普遍的表现手法。诗文中的景是一种带有情感内涵的审美画面。诗文中的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在诗文鉴赏中应该注重分析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一隋”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景”的象征性寓意中,去体味作者所寓于此中的“情”。  相似文献   

9.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两种。或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或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解,第二阶段是鉴赏,第三阶段是创造。以《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的一堂课为例。首先是理解。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熟知的过程。电影分镜头剧本,学生平时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前,先要让他们知晓一些电影知识。比如“景”(又称“景别”),由于拍摄影片时运用镜头的方法不同,所以画面的大小也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的“景”(景别),“景”(景别)有特写、中景、近景、远景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