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忧患意识是主体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进行思考,产生压抑感和焦虑感,并怀有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应对和预防的精神状态。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品格。以儒家教育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家从忧患意识中激发起高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被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而未像报告文学家那样把它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学的大部虽也时常将“忧患意识”作为文体功能,但却没有像报告文学那样角色明确和自觉,并且能一以贯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的核心和本源,这应当被视为报告文学审美生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被普遍认为是左翼作家,是一个表达了穷人愤怒的。愤怒的作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今天看来,他还是一位有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忧患意识的伟大作家,这一点可以从他晚年的游记〈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中得到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被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而未像报告文学家那样把它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学的大部虽也时常将“忧患意识”作为文体功能,但却没有像报告文学那样角色明确和自觉,并且能一以贯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的核心和本源,这应当被视为报告文学审美生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提起忧患意识.人们往往认为它是男性士大夫的专用词.其实古代女性创作中也存在忧患意识.也有它固有的传统,只是一贯被忽视。女性忧患意识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来更为切近地了解女性.不致造成更大的疏离.  相似文献   

6.
忧患意识,从哲学角度上讲,它是意识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人的理性思维为追求客体内在的必然性,对现实存在否定思维的外部情感体现;它既包括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包括对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与预知能力。这里谈的忧患意识通常是狭义的,是以忘我为特征的,带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关注国家与社会,积极参与国家、社会管理的忧国忧民精神。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思想品德课忧患意识教育的必然性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忧患意识教育也是我们民族教育的传统。古人不但有"居安思危""生于忧  相似文献   

7.
人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对于教师更是重要。有了忧患意识,人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清醒才能觉醒,觉醒的人多了,旧的体制才会被打破,新的法则才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谈“野逸”     
野逸是一种关,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观。野逸美的产生源于文人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愤懑的感伤情怀,因此,他们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到恬静.回归到物我相忘。  相似文献   

9.
唐淑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1-103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基本精神.陈子昂《感遇》诗的忧患意识因受到所处时代和自身遭遇的影响,表现得复杂而深刻,有对社会时局的忧患,对兵民疾苦的忧惠,对个人身世的忧患,还有对祖国命运的忧患.陈子昂忧患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现实和自身遭遇在他身上的映射.他的忧患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杜甫、龚自珍等诗中都闪烁着他忧患意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意识。这种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知识阶层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注。具体到史家身上,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安稳、民生生存的终极关怀。两宋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和史家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忧患意识,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  相似文献   

11.
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意识。这种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知识阶层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注。具体到史家身上,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安稳、民生生存的终极关怀。两宋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和史家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忧患意识,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  相似文献   

12.
吴钧 《西北师大学报》2007,44(6):101-104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价值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鲁迅是20世纪中华大地上最具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文化发展的方向。本文从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与翻译思想着手来论说鲁迅的忧患意识,进而分析其历史渊源及传统,以及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忧患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人类的面前,然而,公众普遍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教育在走向误区;人们还不能很好地从自身做起,来保护生态环境;仍然存在着物质消费过量、科学技术滥用的严重现象。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忧患意识和一种崭新的生态道德观,从而更加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相似文献   

14.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创造性地将忧患意识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高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他的忧患意识既包括忧国忧民意识,又包括忧党忧军意识,是四者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忧患意识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研究忧患意识的问题,为建立社会预警系统提供理论根据是本文展开的目的,并且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忧患意识往往是盛世危言,但对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民众评价活动所体现的忧患意识是进行预警的重要根据。我们迫切需要树立忧患意识,并建立有关这方面的社会预警机制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儒家尤其提倡忧患意识,它体现了儒家士人对国事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和深切的责任意识。这与其所标举的圣人人格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新儒家论先哲忧患意识与中国人文精神庞世烨“忧患意识”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首先由徐复观提出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被新儒家学者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本文试图从先秦圣哲的忧患意识与中国人文精神形成和确立的关系,来介绍现代新儒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8.
忧患意识它是以忘我为特征的,带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忧国忧民的精神。本文着重从分析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谈谈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9.
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精神;延安严酷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共产党崇高的理想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战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培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忧患意识,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杜诗中的忧患意识,并认为这种忧患意识是带着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观察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是杜诗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动力所在。而杜甫诗中忧患意识的思想根源却存在于儒家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