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数学六册 P.45~46,讲“商不变”性质第一节时,可安排如下练习:一、口答练习十五1、2、3题,并追问:①第1题左边四题为什么商都是8?右边为什么商都是50?②不计算,你怎么知道2大题各小题商都是12?③你怎么知道3大题左边三题商2,右边三题商3?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讲“商不变”性质。二、指出错误,并说明如何改正:  相似文献   

2.
教育内容:练习册 P2、第2题 P3、第4题教学目标: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背诵。运用游戏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师述:上二节课学习了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上练习课。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归类:(一)9加几的进位加法。1.先出示 9+4= 问这道题等于几谁会算?出示 9+7= 谁会算? 出示:9+9 等于几?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关键,应当重视正、反比例判断的教学。一、使学生熟悉量与量之间是否相关联应让学生理解“相关联”的含义。两种量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的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第5、6两节例1、例2,练习十、十二的1、2题,都列出统计表,根据表中两种量具体数值的变化情况,可以判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一节中《练习十》的第3题,叫做“有趣的练习”,原题如下: (53-35)÷(5-3) (41-14)÷(4-1) (62-26)÷(6-2) (83-38)÷(8-3) (71-17)÷(7-1) (92-29)÷(9-2) 这组题的趣味在哪里?如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先让学生算出结果,使学生们感到“惊奇”,这些题的得数(或商)怎么都是9? 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再创造”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增强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6页的例3、例4;练习二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并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49页圆锥体积公式推导,50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及练习十二的第3、5题。教学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圆锥体积的公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七册第一单元“商不变性质”是一条重要的除法运算性质。它不仅可用来进行简便运算,而且还能为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们要特别重视它的练习设计。要求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性质。现将这一性质第一节新授课(例9和例10)的练习,设计如下。1、先观察下列两组式题。然后,请根据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很快说出本组其他各题的商,并且说一说:第一组的四个题,为什么商都是5;第二组的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本第三题和练习册 P1—P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2、会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指导做练习册上习题。第一层次:师:我们先练习看图列式计算。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2~63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引入:课前,同学们一起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某市2000年月平均气温,并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请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展示。)2.提问:从这张条形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时(第1~3页) 一、引人练习 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 1.爸爸比小明大25岁。  相似文献   

12.
王菁 《教学与管理》2008,(12):60-6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82~83页例1,试一试”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相似文献   

13.
一、练习八的编排意图练习八是围绕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数和运用减法性质进行速算而设计的,共13道题。练习八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1~4题是配合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的速算方法;第5~8题是配合例3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速  相似文献   

14.
单广红 《江西教育》2022,(14):36-40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11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三册第3页例3、例4,完成教科书中的“做一做”和练习册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含带小括号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64—65页及练习第1~3题。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 ,初步建立10的数感。2 学会10的数数、认识 ,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1 故事导入。师 :“数学王国里 ,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 ,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 ,特别是0 ,小朋友 ,你能帮0想想办法吗?”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办法 :让1和0做朋友比9大 ,让2和0做朋友比9大……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数数和认数(1)数 :课件分步显…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解: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的内容,它包括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这节课是将一些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纸片混杂在一起,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统计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乘法计算竞赛 (第七册第三单元乘法计算练习课 )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上一节乘法计算的练习课。这节课以竞赛的形式来达到练习的目标。这节课的练习目标是 :1 提高口算技巧 ;2 加强估算能力 ;3 巩固笔算方法。(板书 )有没有信心争夺冠军 ?这节课分为 :必答题、抽答题、抢答题、提问题几个类型来进行。同时 ,也请来了小精灵 (出示小精灵 ) ,看看哪个小组最爱开动脑筋。希望大家能更上一层楼。二、必答题练习。做对的加 1 0分 ,有错的不给分 ,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计算时要做到认真、细心。必答题分为口算、估算、笔算。1 口算…  相似文献   

20.
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他们认为通过这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为此,他们根据各年级教材内容编印了一套口算卡片册。每个年级一册,每册50片,每片20题,每片末尾有完成的时间(__分__秒)和完成的题数(对__题),第一片的得数排列在第十一片的头一个数目,如此类推,一看“说明”就会使用。景山学校这套口算卡片的优越性是:各年级互相衔接,口算练习循序渐进,有系统性;装订成册,使用方便;每天做一片,份量合适,占时间不多,可以使口算经常化、制度化;填上几分几秒做完,做对多少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对比,看到进步的大小;每题的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