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6,(3):2-2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而且必须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德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原始社会单,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正式的学校教育使得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在教学中分开,然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2.
伍堪良 《考试周刊》2009,(31):169-169
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常常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德育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书必先育人,我们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思品课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题目,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  相似文献   

3.
知识道德和生活道德这两种分属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生活道德是基础,是知识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样,生活德育也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脱离,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学科化、理想化、功利化。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倡导生活德育是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5.
6.
《人民教育》2010年15~16期刊发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研究中心檀传宝的《以专业的德育提升生活的品质——当前中国德育改革应该直面的十大课题》一文,文章提出的十大课题是:一、德育改革的目标——努力实现中国教育的全部转型  相似文献   

7.
翁海丰 《文教资料》2011,(26):129-130
本文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德育实践经验,探讨构建生活教育特色的德育机制问题,重点阐述如何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着手营造校园主题文化和优化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真实的校外生活之间的连续性与交互作用是生活德育需要探讨的问题。学生所置身的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价值规范差异乃至冲突是当代社会价值多元的表现。生活德育因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支配关系而具有批判性。学校生活空间因具有公共性和共享生活空间特征而在学生的生活德育中起一种协调作用。对学生所置身的不同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理解"的立场。这一立场要求不同生活空间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对自己置身的各个不同生活空间的批判和理解,在拓展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9.
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德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道路。20世纪末全球性道德教育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够全面,即把道德等同于知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行为的改  相似文献   

10.
时下,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学界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新课程改革就是在此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然而,当我们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了诸如新瓶装陈酒、教育内容偏离德育目标以及回归生活简单化等问题。对生活德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它,以期尽快地解决它。  相似文献   

11.
正从广义上讲,生活就是德育。因为道德是生活的构成因素,没有生活德育无法进行,所以生活的过程也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按照道德标准生活,培养他们做有道德的人。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选择德育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引  相似文献   

12.
正时常回想起20年前的一个教育细节,那是在学校一次选拔学生会新干部的面试现场。一位很有经验的政教主任事先故意将一把笤帚倒放在会议室门口,并把一个纸团扔在地上,一学生进入办公室时,顺便扶正了笤帚并捡起地上的纸团。主任笑着说:"面试结束,恭喜你已通过了学生会干部考察。"那一幕给初涉教坛的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艺术指导课,他说:"行为规范的条文不过是些抽象的文字,真正的教育应体现在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和每一个生活小细节  相似文献   

13.
生活德育可以扼要表述为:通过具体的道德生活来学习道德。具体说来,生活德育就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它是相对于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来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知性德育而出现与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德育简论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现代德育困境的突破,不是在知性德育框架内通过修修补补所能达到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根据  相似文献   

15.
马圆圆 《中国考试》2023,(11):21-29
德育的使命是引导人去批判和反思生活。德育评价作为引导学生成人的关键要素,自然不能脱离真实生活。然而,当前德育评价存在评价内容同质化、评价方法重量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使用功利化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源在于科学实证主义评价理念、固化时空的评价惯习及评价自反性的缺失。为此,应通过开放评价内容、开发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联通多元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反思和结果使用等措施改进德育评价实践,使德育评价真正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生活德育有自身的现实境遇,那就是世界、人和教育的技术化、机械化。教育回归生活,实际上就是回归人及人性本身,是教育领域的"人本主义"。生活德育论或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则是德育领域的"人道主义"。生活德育有自己的鲜明主题,而其主题就在于如何理解生活、道德与道德教育这三个关键词上。生活德育论实际上是德育的一般原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强调生活德育论了,生活德育论也许才是真正实现了。但学校非生活化的严峻现实是对生活德育论的巨大挑战,这一局面如果不能扭转,生活德育论也许真的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17.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历来的传统,但道德修养的提高不能仅靠理论教育来完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教学法、生活法、创造法,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意义。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的德育状况及形成,进而阐明高校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运用“德育新观念”的基本理率提出可实施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社会经验的不同 ,他们的智能、情感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进行了“德育分层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 )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确定不同学龄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 ,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为了实现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