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学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已成为数学教师的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原因。小学生因智力或发育不正常而成为“学困生”,如学生先天能力而造成观察能力较低,表达能力较差等,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性格比较孤僻。(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少数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学困生”向更坏的方面转变。(三)…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学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是英语教师贯彻全面发展观、全面提高英语教育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如一日在学生中开展党的知识教育,这所学校成为民办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我们从建校伊始就形成了共识:关于党的教育不分公办民办,是所有学校均需要承担的职责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学困生”自卑、胆怯、压抑、逆反等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热爱关心学生,以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发现闪光点实施成功教育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教学对策。实践表明,74%的“学困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所学校的发展与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校长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有很大的关系,古今中外的例证极多。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借鉴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教育领导力”或“校长领导力”的概念,其中有不少内容和想法值得借鉴。在他们看来,一所学校的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经验、智慧胆识以及个人魅力等,都能成为其带领学校走出困境、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因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以当前的常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任何学校、班级都会有不同程度地遇到“学困生”的问题,对于我们这类城乡结合的非重点中而言,因为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的入学成绩都相当于、甚至还远低的后进生,做好转化“学困生”也就成为学校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做好“学”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丽 《河南教育》2005,(8):25-25
目前,我国教育正由面向少数优秀生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俗话说,治病先找病根。为顺利转化“学困生”,教师在接新班之前,首先要了解班里有多少“学困生”。然后通过课堂及课下观察分析各“学困生”的具体成因及心理特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教不当,有的是学生不适应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有的深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也有的是学生自身素质差等因素造成的。“学困生”除极少数学习目标不明确、混日子外,大多数还是想把成绩搞好的,…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信度逆反、禁果逆反等;具有抵触性、极端性等特点。处理不好,往往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都带来及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学困生”,通过“情、理、法”来调适“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