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现象级的图书馆叙事案例。文章以故事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这一案例的生产、传播及其意义再生产,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农民工的身份建构、东莞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故事生产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界、社会公众在故事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专业研讨、转发、评论与回复等形式进行故事意义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电影《七月与安生》情节的文本分析,最终得出:该电影利用"戏中之书"的嵌套叙事结构,通过交互与转换让三个结局连连反转;同时,其旁白设置不显累赘反而让影片悬念重重,不仅调控了叙事,还优化了观影体验.二者共同给故事标注了叙事段落,建构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选取YouTube平台中粉丝量最高的10位中国个人博主中播放量最高的30例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视频中的个体叙事如何建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个体传播者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海外社交媒体的个体影像叙事中美食及文化类题材最受海外民众欢迎,个体在讲述中国社会、文...  相似文献   

4.
故事化叙事者的叙事学分析任何叙事文本都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故事和故事叙述者。“所谓叙事,我们指的是所有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文学作品,即存在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叙述者。”这是叙事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最基本特征。戏剧文本有故事,但它缺的是故事叙述者;抒情诗有讲述人,但他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的情感。因此,在纪录片的故事化中,除了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必须有一个讲故事的叙述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有两种摹仿的方式:纯叙事(di啨g啨sis):诗人以自己的名义讲话而不想使我们相信讲话的不是他。完美摹仿(mi m啨sis):他(诗人)…  相似文献   

5.
何纯  张海寅 《新闻界》2006,(2):115-116,118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指的就是叙事角度,是由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相当于是关于叙事视角的分析。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读者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如何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实现。表现在文本上,叙事情境是叙事者为了获得某种阅读反应而采取某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文本语境。表现在受众方面,叙事情境表现为一种接受时的感受。如此而言,叙事视角固然是构成叙事情境的一大因素,然除此之外,对素材的处理、语言、风格以及叙事结构等都是构成指定叙事情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网络剧创作者有意识地通过跨媒介叙事建构独特的故事世界。包括网络剧在内的多媒介版本可通过对同一个文本的讲述形成多层异构的互文空间,共同构造起复调式的故事世界。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参与式创作,为这一互文空间的后续生长提供了持续动力,网络剧的生产者则通过有意识的互文空间召唤叙事实现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传播,并将之开拓为新的营销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讲述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表现出独特且日趋成熟的风貌。这类电视剧从叙事形式上看,在强调现代审美方法的运用的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借鉴;从叙事肌理上说,以家国思想的伦理化表达,在个体、家庭和国家三个层面上形成历史表达的连续性;从文本意义生成上说,围绕人民性和党性的一致性展开国家政治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李政 《青年记者》2017,(20):76-77
纪录片是一种与电影相伴而生的影像叙事文本,也是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①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故事化”是其经久不衰的呈现技巧之一.从学理层面讲,“讲故事”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其本源来自于对神话及民间传说的研究.按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叙事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叙事话语、故事和叙述行为,在叙事文本和想象世界之间存在着“顺序”“时间”和“视角”三种关系.②叙事者采取何种视角、使用何种语法规则,以及如何呈现事实来建构故事,直接关系到叙事客观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邓祯 《中国编辑》2023,(10):79-84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全媒体环境下,跨媒介叙事成为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和基本理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面临着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单信息源到泛信息源,叙事主体的多元化调整;从纯故事到互文性故事世界,叙事文本互文性的凸显;从文本传输到互动传播,召唤叙事下用户声量的提升。本文从跨媒介书写、跨媒介传播、跨媒介介入三方面入手,提出建构与完善中国故事世界、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策略性介入多级文本是推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升维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雾中风景》中的一场戏作为文本,分析这场戏中色调、空间、表演、人物、声音等符号的能指,由这些符号所构成的符号体系即故事本身,进而分析了故事被讲述的策略,揭示了故事层面与叙述层面之间所存在的"间隔",进而试图探寻导演本身的叙事意图,阐释叙事"间隔"和叙事意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曹茹  张萌 《编辑之友》2023,(8):36-42
叙事修辞的观念、策略与技巧在关系、时空和效果三个维度为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指引。文章旨在借鉴小说修辞、新修辞学的理念,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尝试廓清叙事修辞理论概念、基本观念、策略技巧。研究认为,叙事修辞的基本观念为道德性、交流性和感性。这就确立了叙事的社会性属性,超越了经典叙事学将叙事视为文本操作的局限。叙事修辞的主要修辞策略是视点的选择、距离的控制,展示与讲述是叙事修辞的核心技巧,这既关系到如何叙事,也涉及对受叙者、叙述者与受叙者关系的考量。叙事修辞理论着意于受众的主动性与能动反馈,这也是叙事修辞理论发展的题中之义。叙事修辞弥补了叙事说服理论提供叙事文本操作知识的不足,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方面通过个人化内聚焦视角与编辑式零聚焦视角相结合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故事;以多文本、碎片化、数据化的新闻叙事表达强化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力;以开放性叙事建构场景化与沉浸化乡村振兴叙事生态,实现了展示乡村建设新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凝聚乡村振兴共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 叙述主体又称为叙述者,是指叙事作品“陈述行为的主体”。叙述者讲述故事会用不同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在叙述学上被称为叙述声音,它是记者出现在通讯叙事文本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一次远行》以全球疫情为背景,讲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于困局中寻找光亮的故事。作品通过相对特殊的叙事主体、故事化的纪实叙事方式以及历史事件与个体成长的融合叙事,传递出浓厚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凸显着价值引领与情感认同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
数字记忆工程是当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历史文化融合而成的一种叙事文本,实现了人文资源互动性生成、数字化再现与共享式传播。数字记忆工程的中国故事叙事的突破表现在挖掘跨时空多元文化记忆原故事,建构文史内容的故事性表达内容,推送结构动态交织超文本呈现的叙事作品,目前面临着从国内传播拓展至国际传播、从文化记忆上升到价值引领、从区域文化记忆到国家文化记忆的挑战,其需要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价值导向,做好跨语境的传播内容与渠道设计,打造适合国际认知特征的沉浸式叙事文本,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导向下的数字记忆项目。  相似文献   

16.
申佳慧 《图书馆建设》2022,(6):129-136+147
图书馆叙事研究是图书馆行业发展新的生长点,研究前景广阔。基于叙事转向理论,从图书馆叙事与企业叙事的同等逻辑出发,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图书馆叙事研究包括研究方式、服务方式、营销方式三个维度,图书馆叙事对图书馆角色的新要求为“叙事素养与能力培育者、专业叙事资源建设者、叙事主题索引创建者、叙事营销服务创新者”。在叙事模型SB7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叙事能够高效地传递推广信息,并为图书馆行业带来以下四个新思维图书馆叙事营销需立足于吸引“用户注意”,以用户为叙事主角,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消除叙事空隙,提升从业者忠诚度;实施战略性营销,提升图书馆的软实力;将营销对象从推广信息转向吸引“用户注意”。  相似文献   

17.
聂晓阳 《中国记者》2023,(1):102-104
<正>“叙事”理论诞生于20世纪的法国,近年来成为国际政治、外交和传播界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认为,在叙事传播框架下,事实和真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相信什么样的事实和真相;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理解,更多来自叙事,包括民间传说、古老寓言、历史故事、个体讲述、公众舆论等;人类个体乃至群体的政治、社会行为和经济活动,除了受到利益驱动和绝对理性影响之外,  相似文献   

18.
任何叙事本文之中都存在着叙事者。作为用视听语言叙事的电视剧这种新的虚构叙事的文本样式 ,其叙事者现身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虽然在故事讲述的同时 ,它给予受述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但是在故事的背后 ,叙事者仍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主观态度流露出来 ,叙事者也因此现身。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0.
对图书馆创新文献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完善。文章使用文献调查法,从基础理论、运行机制和实践应用3个方面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创新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目前图书馆创新研究存在基础理论有待深化、机理研究深度不足、实践探究可推广性不够、国际化研究数量较少等问题,并建议未来可以从加强对图书馆创新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展图书馆创新运行机制实证研究、提升跨地区的创新经验的可复制性、讲述图书馆创新的中国经验和故事4个方面出发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