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关系网”越来越为公众所睹目.戏剧小说、电影、电视,以致人们的街谈巷议,无不涉及这一问题.一般议论者有之,专门的理论分析者亦有之.本文仅从“关系网”与社会组织系统的关系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何谓“关系网”什么是“关系网”,众说不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和其它人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就某一个人来说,他有血缘关系、姻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这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了一真正的网络,个人只是这关系网络上的一个纽结,这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正常的.就某一个社会组织来说,组织内部有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组织外部有组织与社区,组织与顾客,组织与政府等关系,每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处理这些关系,这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我们所说的“关系网”是否也包括这些正常关系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是很难分辨的.为了正确地把握现实,完全有必要接近科学准确地界定“关系网”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光 《华章》2013,(2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规模与日俱增,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大规模无序流动也造成了城市内部严重的结构性紧张。农民工进城,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断裂,新的社会关系网建构中又遭受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存在一种排斥性壁垒,再加之空间隔离,使得整个过程阻碍重重。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理论思考流动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建构过程中所遭受的社会排斥,思考社会关系网络排斥得以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运作逻辑,思考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异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盘根错节,纵横交叉的社会关系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办事必找关系,寻门道,托路子也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上学、参军、办户口、找工作、提职、升官凡事种种,要办事必须有关系靠关系。有关系则路路通畅,马到成功;无关系则处处碰壁,寸步难行。人们或身不由己,或积极主动,成为社会关系网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关系网严重毒化了健康的人际关系与正常的公共关系、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统一的法纪和制度。因此,探讨社会关系网的含义,形成的原因,危害性及其对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健康发展及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是组织或个人在某种行动范围和价值导向内,通过社会关系间的互相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实现组织或个人目标;在社会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指大学生在职业网络关系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独立自主性、技能通用性、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是积累多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5.
社会秩序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探讨“社会秩序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上,信任进入了社会学家的视线。社会资本在本质上讲是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际关系;而社会学视野下的信任是根植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一种社会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以人与己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来做出的关系判断和行为选择。“关系”是信任和社会资本的结合点,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信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改进变革了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体验实现了跨区域的交流,有志于创业的高职大学生更容易集聚,相互激励,新的社会关系则有利于高职学生创业倾向的产生。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中国社会关系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血缘、宗族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与发展的强大依托,当这种关系网络缺失的时候,人们便通过结拜建立这样一张拟血缘关系网。仁兄弟结拜就是其典型代表,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仁兄弟结拜这一文化机制在维系社会关系方面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弥补社会机制的缺失。从枣庄市滕州市奎子东村选取的孙氏家族四个个案中获取的田野调查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探析它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班级为整体网边界构建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得到学习网、情感网、娱乐网、创业网等四种社会关系网络,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创业网结构特征及其与学习网、情感网、娱乐网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创业网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创业网具有密度相对高、连通性能好、向心凝聚显著等特征,受目标驱动,创业网整体结构连通效率高、内聚力强;大学生创业网形成和发育是各种关联社会关系网络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学习网、情感网、娱乐网对创业网的形成和发育均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其中学习网在整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均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交往是大学生一种重要交往方式,已经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许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就以往研究中对网络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目的和特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作一简要的总结,以揭示其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中的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盛冰 《教育科学》2005,21(3):1-5
科尔曼、普特南等学者对教育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制度的、关系的以及认知的三个层面对教育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和拓展。制度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习俗、规则、仪式、价值观、信仰、学校氛围或者隐蔽课程等;关系社会资本可以被划分为“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指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带有“人格化”特征,“结构性嵌入”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往往带有“非人格化”色彩;认知社会资本主要指语言、编码以及默会知识等。总之,社会资本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为分析教育不平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为变革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沟通行为逐步成为大学生建立信任、提供互惠、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特点、困境及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了解其运用网络积累社会资本的沟通方式,提出大学生构建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大学生切实运用网络沟通来构建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小志 《成才之路》2009,(9):I0002-I0002
今天的优秀组织已经不再是等级森严、分工明确、秩序井然,一种可变的、有机的和充满活力的架构正在渐成气候。这种新的架构能够快速响应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成功编织他们的关系网络。在打造关系网的过程中,已经认识的人很重要,他们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们所熟识的人又有自己的熟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社会生态环境研究●黄兆龙现代学校社会生态环境,是指以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为中心,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通向办学管校事业的途径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外部公众群体与内部公众群体,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关系网。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公众对象,...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里的暴力事件是部分大学生非健康人格的一种折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通常要达到三种关系的和谐: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人物关系网络的视角论述了《雷雨》人物关系网的形成及其作用。文章认为《雷雨》的人物关系是由周、鲁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家庭之间的矛盾对立,是由对变情、家庭、伦理关系的隐私与张扬,是由血缘亲情和两代人命运的轮回关系构建而成的关系网络,体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独有的社会属性和生存本相。文章进一步指明了这一关系网对于增强作品的戏剧性、揭示人物隐秘的心灵、构筑人物的角色语言和凸现命运观念等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源地、城乡分布、父母是否为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家庭收入、家庭利用社会关系、性别都能影响大学生就业,尽管不同指标的影响不同。随着我国就业环境变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作用增强。社会资本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并通过努力学习等其他途径来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要推进制度改革,限制社会资本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者关于社会关系研究集中于稳定的熟人乡村社会,很少有把目光放于变动不居的陌生人市场。运用定性的田野调查方法对三亚渔港鱼类交易活动中各种角色与关系网进行描述分析,发现渔港里权力越大的圈子实现利益的机会越大;越是处于多重关系中心,利益越容易实现;越是处于单一关系边缘,机会越渺茫。  相似文献   

18.
辩证地对社会网络进行功能定位,以中国社会关系网运作对个体行动产生的限制为例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观是一种在动态中谋求个人的理性选择与集体网的制约间建立沟通桥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个人在社会网中游刃有余地发挥个体能动性;另一方面个体又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的自由余地受到人际关系网的制约,呈现一种"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可以利用社会网络的"桥"应对网络结构对个体的限制,在多重的网络关系中展现个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非典”流行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非典”流行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异,“非典”流行事实上打断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社会缺乏自救能力,也无可以自救的组织资源。才使国家有了大规模介入社会的可能.国家不得不依靠强化政府权力的方式和传统的动员渠道来控制疫情的扩散,也在事实上强化了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社会传染病时,能否不以伤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为代价?“非典”之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应建立在公平、平等、民主、自由与正义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软件是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促进用户社会关系网的建立与发展,促进集体协作行为和关系形成与构建的互联网软件。目前应用普及的有Email、Blog、Wiki和QQ等,各种新类型的社会性软件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涌现,也为构建绿色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和家长关系,家长和家长关系,学生和家长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利用社会性软件就是一条构建、拓展和促进中小学上述各种社会关系交互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