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典籍英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同时,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高语境特征,给翻译带来了语义、情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困难。本文从典籍翻译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入手,探讨典籍翻译的困难以及"合作翻译""异化翻译"以及"碎片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所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如英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国学及文化典籍的界定与分类,版本的选择与注释疏解,以及今译和英译的诸多方面,从其具体所涉及的词语、句子、篇章层面的转换与安排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有助于这一领域工作的开展和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张礼艳 《海外英语》2011,(13):219-220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典籍外译,对于传播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保持中国的文化身份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肩负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译者,应以母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采用异化手段为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评析,进而对处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本质就是复兴之路。“中国梦”就是以新的中国精神参与世界文化的重新建构。在“中国梦”精神指引下,作为“新的中国精神”一部分的传统文化也要扬帆出海,成为中西交流的媒介与载体。这要求中文典籍翻译工作者把握全球化大背景,审时度势,增强文化意识,运用文化策略,为传播文化“中国梦”,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季亚文 《考试周刊》2009,(36):38-40
本文从中国典籍翻译的历史、文化全球化现象和关于中国典籍翻译的问题三方面详细探讨了中国典籍翻译,最后得出了在中国典籍翻译的翻译实践中应该加强"文化平等对话"的自觉意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典籍外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要真正实现传播中国文化和与世界文化平等交流的目的,需要产生多个高质量的富有生命力的译本,形成一个灵活多样富有张力的中国典籍译本体系。弗米尔的目的论对这样一个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论文探讨在汉斯·J·弗米尔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中国典籍翻译体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帮助改善目前中国典籍翻译较为零散和随意的现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卢萍  宁霁 《文教资料》2012,(13):77-79
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对外传播与推广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又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要求。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推广方式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文化典籍的传播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对目前问题及现状的分析,本文建议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工作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翻译合作机制,创新典籍传播与推广途径,并密切关注跨文化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翻译理论家本杰明和韦努狄都对透明的翻译这一概念有过看似令人费解的论述。本杰明所提倡的透明的翻译实质是异化的翻译,韦努狄所抨击的透明的翻译实质是归化的翻译。两种提法是殊途同归、即都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更早期的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优秀典籍对外翻译可以产生巨大影响,对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的文化态势,中国典籍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中国典籍英译也自然成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典籍文化的有效渠道。谁来译?如何译?就成为典籍英译工作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还通过实例探讨了"传神达意"原则对中国文化籍英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典籍英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他们既要掌握中英文知识,又要了解古今中外知识。只有具备全面文化知识的人,才能从事这项工作。中英文翻译本身就很难,要求翻译人员的素质较高。因此,这项工作必须设立专业学科才能解决问题。目前来看,具备上述能力的人才并不多,为了有效开展典籍英译的对外传播工作,当务之急是培养大批后备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上,高校是重要阵地,高校应该广泛开展组织宣传工作。首先,高校要设立典籍英译专业学科,招收培养专业人才;其次,高校要开设相关课程,为典籍英译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典籍英译研究理论视角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展望,展示该时期学者们对典籍英译研究不同的研究视角,并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典籍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成分的省略主要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的省略,但有时状语或其他成分也可能被省略。中国典籍英译实践中关于省略成分翻译的实证分析表明,相应的省略翻译可以视为最基本的准则,而适当的补充和灵活的转译也十分必要。由于省略成分翻译的质量关系到译文能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风貌,典籍省略成分的汉英翻译既要讲究原则性又要讲究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翻译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文章选择典籍英译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加以探讨,希望以此推动典籍翻译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古籍的英译过程中,被动结构通常可以相应地使用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但由于文本的作者、译者、表达和含义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而不是随意的,因而在不少情况下,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适应性原则的要求,古汉语被动结构亦可使用主动语态进行变通转译。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者指出典籍英译存在的两个问题是:典籍译者和典籍学者的两张皮现象;汉语文化圈和英语文化圈有关典籍互译的差异问题。总的来说,这是典籍英译的一个困境。而典籍英译与典籍研究论著的英译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两张皮和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全球文化和谐平等相处为出发点,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性质与原则等根本性问题,认为其目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个性,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又要促进互镜与互竞,建构全球文化多元化。其性质是促进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其英译原则应该是保持文化个性,力求形神兼备,减少文化亏损;平衡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视角入手,以异化理论为依据,结合汉语新词的来源以及构成,探讨在汉语新词的英译策略中运用异化理论,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以及创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