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是残酷而悲凉的。求学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里,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以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人生观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代社会人生观教育带有自己时代的特征。其基本取向表现为主体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生活性和道德性相结合,多元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一个深层次的起“长效”作用的教育活动,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学生解除疑惑,认清人的本质及人生的真正价值,以社会为本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生成与他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及社会经历密切相关,是有其社会根基的;另方面,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其中的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悲观主义几乎成为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叔本华是直接从他的形而上学的体系中推出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的,他的意志本体的确立是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生成的形而上的根基,即理论基础。他的生存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结论是其意志主义哲学内在的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讲好人生观,教师要在深入理解《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教材修订意图、教材内容及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首先,通过深入阐释人生观的基本理论,包括人的本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系,讲清楚为什么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问题;其次,从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深入阐释正确人生观的核心目标,讲清楚正确人生观是什么的问题;最后,在解决好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后,阐释大学生立足实践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应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和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致使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思想世界异常丰富,有不少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这些论述是在近代中国心灵秩序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傅斯年寻求确定性的思维取向,也展示了他生命的前半期的生活、思想与精神历程。五四运动之前,傅斯年经历了"小孩子"到"弄潮儿"再到"夜猫"的身份转换,并开始探索人生观以解决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但因五四运动的刺激,他的人生观出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危机,因而他决定赴欧留学,研究心理学以寻求"真我",但终无果而逐渐回到了历史学的实证研究中。在寻求过程中,傅斯年从构建个人、社会与历史的秩序到"改造自己",从信仰到怀疑再寻求,终未跳脱科学实证论的笼罩。他以科学实证论为确定性,却难以安顿人生,这构成了他生命的矛盾,也表征了五四时代知识人的心灵秩序危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讲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这一部分内容,有必要依据教材修订后的内容,准确把握本门课程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党和国家事业赋予大学生的独特定位以及人生观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新时代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因。新教材呈现出来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实践逻辑,是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基本遵循。基于对新教材关于人生观教育逻辑理路的把握来解析人生观部分的内容,厘清人生观教育教学所讲之“道理”,为真正讲深、讲透、讲活人生观道理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朱雪峰 《教师》2012,(2):11-11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成长于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面对竞争他们自信满满,但残酷的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的欠缺,导致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和复杂社会新问题的理解往往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独立意识普遍较强,不再迷信权威并习惯于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审视问题。他们不愿受到束缚,不愿与家长分享情感。但同时,他们又不得不依赖于家庭的供养,缺乏自立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著名论断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对人的本质的种种误读,阐述了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解释学中的“前理解”具体来说是读者理解的“前结构”,也就是读者理解前帮助其理解的各种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即读者所处时代和境遇——理解和欣赏时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广阔的社会环境、政治的、文化的、学术的流行观念和各种语境等:主观条件是指读者的知识、经验、性格、情感、兴趣、艺术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相似文献   

12.
李春 《新高考》2013,(1):42-43
I didn't cry when I learned I was the parent of a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Go ahead and cry," the doctor advised kindly.But I couldn't cry then nor during the months that followed.  相似文献   

13.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上述目标,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