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他的哲学认识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它在认识方法的层次上 ,将经验推理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使经验哲学获得了更能显示其本质特征的新的涵义。但是 ,休谟把因果联系仅仅看成是观念之间的习惯性联想 ,走向了唯心主义决定论 ,又由于他否定理性思维的指导作用 ,人们就无法揭示事物背后的因果必然规律 ,这就会理所当然地导致非决定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既不存在于事物之中,更不是形上学实体,也非来自人的神性理性;因果关系的真义不是必然连结性,而是相似物象之间的恒常会合;人之所以有一种心理必然性的因果观念,完全出自人的心理习惯,是人的一种自然信仰。  相似文献   

3.
休谟因果观的实质在于把因果关系看成是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因果性问题的考察,休谟论证了形而上学的荒谬性,为达到其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建立人性科学体系作了必要准备;其次,通过因果观,休谟引出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论的中心内容;再次,休谟还通过因果观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反抽象论及对本体论问题的“存疑”。  相似文献   

4.
因果联系原理是休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谟否定从理性推理和经验归纳得到因果联系。他在经验和习惯的基础上从人性角度建构了他的因果联系原理,这是休谟理论的独特之处,这一原理终结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引发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并对以后的各派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休谟生长在经验论的故乡英国,他坚持经验论的立场,否认理性认识可以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一般的和普遍的知识,包括关于因果的必然联系等等。在他看来所谓的客观必然性,所指的不过是经验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所形成的习惯,而自然界是否存在有必然性,则是不可知的。  相似文献   

6.
休谟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西方伦理学的有关"正义"问题的理论研究,到了休谟那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休谟看来,正义是通过人为措施,即人类的"协议"而产生的。因此,"正义"不属于"自然之德",而属于"人为之德"。  相似文献   

7.
休谟通过审视哲学史上的各怀疑主义学派,提出了温和的怀疑主义主张,确定了其基本原则和第一原则,以此展开了他的怀疑主义体系,最终逻辑地走入唯我主义的困境,然而当我们沿着自然本身的途径,从其自我中心的迷宫中沿着相反的方向,就能走出困境,同时也能揭示出其中的闪光的思想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休谟问题的逻辑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所应具有的形式当为:如何合理地辩护因果关系中涉及到的推理的必然性?从逻辑的角度,它可解读为如下“因果推理问题”:如何合理地辩护任何一个因果推理都满足下述必须性条件:从其前提能够必然地得出其结论?由此,通过肯定性地回答因果推理问题,即证实因果推理在下述意义上是必然的:假使其前提都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为假,我们实现了从逻辑的角度正面解决休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西方因果观念的历史演变.它与必然性、决定论的相互纠缠有其特定的自然科学背景。近代.休谟提出了因果性批判;卡尔纳普试图从语义学角度来定义因果必然性。对待决定论的态度取决干不同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被认为是非(因果)决定论的量子力学却在某种意义上保留了因果必然性(微观因果性)。  相似文献   

10.
休谟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部分,它的提出依赖于休谟的知识二分法: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休谟问题可以表述为因果关系何以非要如此的疑问,其实质在于否认经验推理作为因果关系之普遍必然性的依据。围绕休谟问题产生的误解,休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并进一步提出心理解释。这种解释对西方哲学认识论同时产生了建设性和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休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休谟的思考可能比贝克莱更加"哲学式地".这个特征在他的两个论题中得到鲜明而尖锐的注解:一个论题就是康德所理解的休谟问题,即因果问题,另一个论题是归纳的逻辑根据问题.从古典哲学和牛顿物理学的角度看,因果问题更加重要,但是从20世纪之后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来看,归纳问题比因果问题有更高的科学意义和哲学讨论的价值.休谟从经验心理学的角度,主张因果问题的心理主义解释;而康德则在先验知性的建构能力之上,正确地说明了因果原则普遍有效性的理性根据是什么.然而,康德却忽视了归纳问题的重要性,使归纳问题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归纳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休谟的知性论认识前提和情感主义道德观为其正义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正义的起源看,正义源于人的自私以及自然为人类需要所提供的不足供应。自私是正义的原始动机,而同情又是我们对正义表示道德赞许的来源。从正义的性质看,由于正义是应付人类的环境和需要所采用的人为措施或设计,因此,正义属于人为之德。  相似文献   

13.
体谟为了解西欧哲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内在矛盾而建立了他们哲学体系。他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感性的限定,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但由于时代、个人、阶级的局限性,使他在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过程中,也否定了自己,走向了极端经验论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4.
时间概念在休谟对因果概念的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休谟问题的研究成果虽多,却鲜有从这一概念入手所进行的考察.考察休谟的时间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出对休谟问题的诸多回应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休谟式时间与牛顿式时间的对立,而且也有助于将休谟问题放在休谟整个《人性论》的视角下进行重构,进而将因果概念从一种自然科学的、以理性逻辑为依据的概念转为一种能够贯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且以情感和实践为基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休谟区分正义的人为之德和仁爱的自然之德,人为之德平等对人却产生了不平等的结果,自然之德不平等对人却趋向平等的结果,两种德性只有“和而不同”地和谐相处,才能保证社会既有效率又有平等。在新世纪,我国在过去社会发展由平等取向向效率取向转变的基础上。实现由效率取向向公正取向的再次转变,也就是在实现正义中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休谟的空间理论及其心理原子主义表明,构成空间表象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原子印象之间不存在实存的因果联系,这导致对空间对象的表象不可能。休谟的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康德如何回答休谟的问题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19.
因果必然性的性质是什么?因果必然性和归纳概率的关系如何?我们将给出因果陈述逻辑的自然语言系统,同时也对该形式语言的范围以及用形式化来界定的一般特征进行阐述。把因果陈述逻辑看作是一个形式语言,从而讨论这种形式语言的基本的性质。条件化模态逻辑的最大特点是把模态演算建立在演算的条件逻辑的基础上,它用条件蕴涵来定义可能、必然等模态算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条件模态算子之间的关系,使它成为与古典模态逻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模态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20.
客观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我国哲学界由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中的思想存在着误解,因此将“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等同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前者作为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导致因果现陷入诸多理论误区。只有坚持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客观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新因果观念,才能走出我国传统因果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