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连续几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显成效,但短期政策长期化,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固有的弊端。本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并侧重于其负效应、弊端的分析,对今后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 4年中 ,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复苏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它并未有效带动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财政风险。因而 ,在今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注意短期政策效应与中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 ;把启动最终消费和民间投资作为今后工作的重心 ;进行税制改革 ,调整税收结构 ,公平税负 ;强调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 ,以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新世纪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新政",这预示着中国从2004年以来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是对经济运行逆向调节的短期选择,而非长期政策取向.因为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紧运行状态中,不具备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空环境,并且我国财政自身也存在着规模、结构、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加上经济矛盾的复杂性,财政政策风险在所难免.新积极财政政策被期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稳定经济增速的目标,同时要避免矫枉过正,以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1998年我国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2005年淡出,转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而为了应对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国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两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都是为了应对危机、防止经济衰退而采取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但是这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和作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环境并对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看出,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同时由于这一政策的长期实施,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宜淡出,但是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需要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把稳中求进作为总基调,将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加大了预调和微调力度,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经济运行初步显现了触底企稳的迹象。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制止经济衰退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层面,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兼顾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适当扩大赤字规模,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适当降低增值税的标准,继续将结构性减税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使结构性减税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策背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表明,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渐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其主要特点是用高国债、高财政赤字的手段,拉动国内经济。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典型特征。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这一政策帮助我们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但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赤字长期高位不下,如果再加上一些地方隐性财…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含义,实施这两项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这两项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证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指以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 ,以国债发行为手段 ,以财政信贷协调为基础的财政投资性支出政策。它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引发政府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正确的,但也有负面影响,它加大了财政风险,突出地表现为赤字风险和国债风险。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政府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还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经济非均质和金融压制现象,其有效性不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轻经济非均质程度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多元筹资政策在实现缓解办学经费短缺目标的同时,未能解决经费结构优化的问题。政府角色转换、财政性经费可预期实质性增长为经费多元化提供了保障和有利条件,但二元与多元结构的转换非短时期内可以达成的政策目标。多元筹资的政策目标及实现途径应随高校层次不同而有所选择,企业加大成本分担的力度应成为问题解决的重要思路,多元筹资政策目标的价值蕴涵应注重与高校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特别是金融产品创新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将来参与国内外资银行竞争和参与世界银行竞争,不要说标准和技术,单是从服务和产品层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要结合金融产品定价机制认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经营状况,通过国内外金融产品创新比较,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竞争优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体制转型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控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期,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政策和支出收入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使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体制转型时期来推动经济长足稳定健康的发展,然后分析了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后对在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实践中的得到的若干结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视角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问题。首先,通过简单描述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区域金融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各区域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区域金融结构均对货币政策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相同。最后,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在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继续加大财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财政政策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等措施,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改善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政公开是国家决策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公共政策、作出宏观决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需要,也是公众了解政府财政状况、衡量政府绩效、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作出相关决策的需要。财政公开法律制度的构建是我国实现财政公开的当务之急,应明确财政公开法律制度构建的原则——依法公开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免费原则,自由使用原则,救济原则。要从制定财政基本法、完善财政预算法律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等四个层面,构建我国财政公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政策,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开发与金融政策的现状,提出了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构想。  相似文献   

20.
国外积极就业政策及对我国促进就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焦于国外工业化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再就业产生的积极作用,联系我国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进而对我国就业改革与措施的选择给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