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愁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较难形诸笔墨,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高级的感情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优秀的诗人调动头脑中的生活积累,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赋予愁许许多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不但把愁写活了,而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很多写"愁"的名句,成为永远的艺术经典。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苟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古人说话、写信也讲究礼节,注重遣词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有些表示称呼的词语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有"以悲为美"、"以愁为工"的悠久传统。家国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愁"也就成为诗  相似文献   

4.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里不乏其例。孔绍安在《落叶》中写道: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秋天到来,西风一吹,树叶飘零;然而又上下翻飞,不肯落地。为什么?因为树叶也依恋生它长它的故树啊!这是一首描写客中望归的诗作。无知的树叶尚且知道“惜故林”,作为有感情的人又怎能不思故乡呢?这首诗就用了倒喻的手法:诗人不用飘飞…  相似文献   

5.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人常常以具体的事物来言愁,笔法各有千秋,意境各臻其妙,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以水言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范成大的“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南柯子》)写的是离情别绪之愁;李珣的“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纹簟水粼粼,断魂何处一蝉新”  相似文献   

7.
祝玉怀 《考试周刊》2013,(45):15-16
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诗词名家却能以神奇之笔,将抽象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使读者受到极大感染。  相似文献   

8.
愁,这个人人心中有之却不一定能自言的东西,是一种最普遍、最抽象的情愫。千百年来有不少大手笔聚焦于地,诉诸真情,用其鲜明、生动、流畅、千锤百炼的语言,生花妙笔,深刻细腻地作了渲染,把原本无形的心理活动,描摹得绘形、绘色、有声、有味、惟妙惟肯、穷形毕现;其神韵、其魅力,感染人,陶醉人。然而要真正品尽其情、其意、其心,没有厚积难以薄发,故而多了解多品悟,是为正途。  相似文献   

9.
愁,这个人人心中有之却不一定能自言的东西,是一种最普遍、最抽象的情愫。千百年来有不少大手笔聚焦于此,诉诸真情,用其鲜明、生动、流畅、千锤百炼的语言,生花妙笔,深刻细腻地作了渲染,把原本无形的心理活动,描摹得绘形、绘色、有声、有味、惟妙惟肖、穷形毕现;其神韵、其魅力,感染人,陶醉人。然而要真正品尽其情、其意、其心,没有厚积难以薄发,故而多了解多品悟,是为正途。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倒喻"?比喻都是借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前者称为喻体,后者称为本体。通常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如"美女如花";如果有意颠倒次序,把喻体移置在本体的前面,说成"花似美女",那就是"倒喻"了。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歌的末段写杨贵妃在仙山中会见天子使者时泪流满面的情景,说是"玉容  相似文献   

11.
愁是历来文学家说不完道不尽的一个主题。古诗词中言愁名篇更是数不胜数 ,诗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愁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可感 ,仿佛有了长宽 ,有了重量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供鉴。试比照分析一下李煜、秦观、李清照的三首词。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言愁的名篇 ,很有普遍意义。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春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 ,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李煜 ,见了反而心烦 ,他劈头问苍天 ,年年花开 ,月月月圆 ,要…  相似文献   

12.
博喻就是连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比喻来描绘同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妙用博喻,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描摹事物,使所表之意,所抒之情得到透彻的说明,从而产生出淋漓尽致的表达效果,使文章为之增辉。  相似文献   

13.
14.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内涵,笔者多  相似文献   

15.
谈“喻眼”     
诗有诗服,文有文眼,比喻也该有“喻眼”吧。所渭“喻眼”,是比喻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揭示比喻的主旨和意蕴的关键性词语。它往往是描摹的中心点。透过它,可以透视整个比喻的内在神韵,把握精神实质。如果说“文眼”是篇中之警策,“喻眼”就是句中之精华。假如把“文眼”比作  相似文献   

16.
愁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普遍的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影无踪无形无色的抽象之物,然而古代的诗人们却能凭独特的的感受,用手中的妙笔让愁具体可感,使它幻化出万般异彩,成为古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词中千姿百态的“愁”。  相似文献   

17.
“倒装”又叫“颠倒”,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修辞手法,然而很多人虽然发现了这一特点,却经常把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混同起来理解,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那么如何来认识和理解古诗词中所出现的倒装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主要指的是人们郁结于心头的忧虑烦闷.纵观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人墨客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周围人和事不能满足其内心情感的逆向流程,再加上客观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由于美的丧失,引发了他们的感伤、遗憾、愁情.这种如潮的愁情,成就了古诗词中的许多描写愁怨的名篇佳作,或言怨有千斛万斛,或言怨如江如海,读来令人心驰神往.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代代相传,日新月异,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作家的真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何建华  芦叶 《语文知识》2006,(12):32-32
人们往往用雷声来形容声音之大,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弓如霹雳弦惊”描写射箭时弓的响声,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用“飞瀑雷震”描写飞流直下的瀑布之声,沈复的《童趣》中用“夏蚊成雷”描写成群蚊子飞鸣之声,周密的《观潮》用“大声如雷霆”描写钱塘江潮水之声,刘成章《安塞腰鼓》中的“这鼓声……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用雷声来描写西北黄土高原鼓声之大。这些描写都极为形象,给人强烈的听觉震撼。不少教学参考资料在分析这些语句时,都认为它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词史中,宋代写“愁”的内容颇多,其表达“愁”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