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精神与大学教育--谈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大学?大学之为大学,全在于一个“大”字。所谓“大”,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的重镇,其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使人类文明成果能够世代相传,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在人类文明的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从大学教育的主流上看,世界现代大学都将知识创造与承传当作中心使命。但是,知识的创造并不是简单知识累积,不是以往知识的会合相加,而是知识的革命和进步。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灵问题。知识的创造来自学术…  相似文献   

2.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的本质与其说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还不如说是创造自由的心灵.所以在本质上,大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大学教育首先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必须克服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的道德化,以及将科学与人文二者相分裂的错误倾向,在全社会倡导与树立现代人文观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恰当的比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小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重建大学原本应有的人文精神,构建新世纪人文大学的理念 大学从根本上讲,是“大学问”的象征,它有着恢弘的大气象和自由、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它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整个宇宙。所以中国古代大学遵循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要义。正是这样,大学把学者与求学者、教育与研究、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知识,探讨真理,使大学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大使命,并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学的这种崇高使命,又为知识界、学术界乃至整个人类创造了一种极好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著名学者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指出:"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在教育领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的与“教育”、“培养”有关的概念.大学以关心人类的心灵幸福为宗旨.具有特定内涵的博雅与通达、修养与高贵、责任与勇气是大学文化的精华养分.大学对人类心灵的责任,除了要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还对知识的后果负责.具有创造天分的人,在自然分布上有一定的概率.知识创新作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需要大学为他们提供学术自由的保护,让他们的创造天性得以良好地成长,而不是去刻意地发起创新工程,试图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而制造出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建大学原本应有的人文精神,构建新世纪人文大学的理念大学从根本上讲,是“大学问”的象征,它有着恢弘的大气象和自由、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它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整个宇宙。所以中国古代大学遵循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要义。正是这样,大学把学者与求学者、教育与研究、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知识,探讨真理,使大学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大使命,并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学的这种崇高使命,又为知识界、学术界乃至整个人类创造了一种极好的学术环…  相似文献   

8.
邵敏 《青年教师》2009,(12):54-54
温家宝总理今年教师节期间在北京第35中学听课并座谈,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时强调说:“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由此引起我对启发式教学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职业》2008,(16):112
迄今为止的大学历史,一再向我们昭示:大学的成功,首先是理念的成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多年,吴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学理念:“大学之‘大’,唯在‘不停解蔽,永远批判’;大学之‘学’,当求‘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既是在继承以往大学理念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大学建设的理论反思。这种创新与反思在《大学正义》一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心灵完善的人。古希腊人早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人‘身心既美且善’。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这是幸福校园的初衰。”  相似文献   

11.
刘勰的《文心雕龙》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文意识。他认为人是“有心之器”,是“天地之心”;人文是人类仰观、俯察、内省,参悟宇宙之道而进行心灵创造的结晶。这启示我们,大学教育应该有大人文观,用心为文,以文育心,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武装自己,教育学生,培育人格健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我参加了几届蒲公英教育智库主办的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第六届年会上,我在报告中说:“童年生活的敌人是什么?是没有‘空闲’。今天的教育理想不能完全实现,困扰之一就在于没有‘闲暇’。童年最宝贵的就是闲暇。创造闲暇是教育,乃至人生的大课题。”在第七届年会上,我说:“诗意的校园空间,需要深度消费、深情对话。没时间看花、看鱼、看水、看云……人类就失去了‘看’的深刻意义。创造闲暇,实际上就是在创造自由,创造与天地万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的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教育创新应着眼于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还能够在现在的成长过程中充满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言:目前,对通识教育概念主要有3种认识。其一,从通识教育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自由教育同义,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来看,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其三,从通识教育内容来看,是一种使学生熟悉主要知识领域事实的思想教育类型。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  相似文献   

15.
“从李登辉开始 ,台湾的教育文化就不断往‘台独’道路上推进 ,到了今天 ,已经登峰造极。”前台湾师范大学史学教授、文化院长王仲孚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仲孚教授一直从事教育 ,亲身经历台湾教育界这十年来的嬗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 ,他对历史学领域的遽变感触尤深 ,并给记者逐一列举 :“今年秋季开始 ,台湾的初中将取消历史课 ,取而代之的是由民间自由编写、版本繁多的‘社会科’ ,其中几乎没有任何中国历史的知识。”“先秦史和历史教育 ,在今天的台湾师范大学统统被停开。目前台湾的大学能开出隋唐以前历史课…  相似文献   

16.
衔接教育是指处于两级学校之间的教育。目前英语专业新生的衔接教育在内容、时间和形式上与学生实际的心理、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存不相适应,改进高校英语专业新生衔接教育的“3‘+’模式”及建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文意识.他认为人是"有心之器",是"天地之心";人文是人类仰观、俯察、内省,参悟宇宙之道而进行心灵创造的结晶.这启示我们,大学教育应该有大人文观,用心为文,以文育心,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武装自己,教育学生,培育人格健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正义》吴松著人民出版社迄今为止的大学历史,一再向我们昭示:大学的成功,首先是理念的成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多年,吴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学理念:"大学之‘大’,唯在‘不停解蔽,永远批判’;大学之‘学’,当求‘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既是在继承以往大学理念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大学建设的理论反思。这种创新与反思在《大学正义》一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人"的教育;芝加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益智厚生";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强交叉",这三所大学在美国顶尖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独具特征。它们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制度以及课程设置三个纬度廓清了美国精英式高等教育的本质诉求。强调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应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的核心职能在于教学育人,以制度的约束保障本科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学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大学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是为了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生态,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灵距离。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人文关怀,那我们的教育行将摒弃固有的社会责任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