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恭让 《收藏》2008,(12):143-143
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太空行走的国家,全国军民为之豪情激荡。在赏石界,令人惊喜的是,一直醉心于航天系列奇石收藏的军旅藏石家黄富强,继发现酷似“神五”安全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手捧鲜花走出太空舱历史瞬间的奇石“英雄凯旋”,以及寓意“神六”胜利归来的文字画面石组合“天马行空”后,又将一方酷似“神七”返回舱张伞凯旋的“平安永恒”奉献给广大石友,这是赏石界引以为豪的幸事。  相似文献   

2.
南乔民 《收藏》2001,(5):76-76
世纪之交,乌鲁木齐“新疆奇石展”展出了来自天山南北大约500余块奇石,其标价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1997年以来,新疆观赏石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交易额高达数千万元。哈密、阿勒泰等地甚至有人以集装箱把奇石运往日本、澳大利亚。新疆大漠奇石已成为世界奇石文化界的一个“名牌”。  相似文献   

3.
李奇 《收藏》2001,(12):39-40
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人们关于它所能做的,就是“发现”。它与一切人工的技艺区别开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由于长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水土浸润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皮”。人为加工,就会损害了这层“皮”。如果已经不让你看那层“皮”的,那就是已经告诉你那不是天然的了。鉴别这层“皮”,要靠经验和眼力。  相似文献   

4.
《普陀秀色》邮票发行后,我受“磐陀石”(1999-6-4)奇观的吸引,情不自禁地回顾起50年来我国发行的“奇石”邮票。截至1999年底,我国展示有名有姓的奇石的邮票共有17枚。  相似文献   

5.
李庆辉 《收藏》2009,(6):140-141
奇石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乃客观之存在;赏石,作为人类独特的心理过程,乃主观之现象,是一种审美活动。由于中华奇石丰富多彩,加之个人的阅历、修养、学识等不同,对同一块奇石,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出现不同的心理价位,奇石因之呈现出不同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奇石     
朱法佃 《收藏》2001,(4):67-68
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家界有着丰富的石头资源,它们经历了亿万年的溶蚀磨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石现象。  相似文献   

7.
刘先令 《收藏》2009,(7):143-143
奇石需要“原生态”,就像舞台上需要真唱,食品中杜绝掺假一样重要。奇石的“原生态”就是人们常说的“原石”,系天然形成,没有人为的痕迹。 人们之所以推崇奇石的“原生态”,不仅是因为崇尚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而是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人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奇 《收藏》2008,(7):130-131
笔者2007年5月看到了媒体的一则报道:在成都温江花木交易中心,“一张古典方桌上摆着一块产自绵阳涪江的奇石‘苍松图'”,是现在的所有人“于2006年冬在绵阳以1.6万元价购得”。此时再次易主时,“起先标价1700万元”,“已有两个买主给价160万”,然而“现在想买这石头,非3000万现金不谈”。从1.6万元的进价,到3000万元的卖价,引起了绵阳石友对“天价”奇石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张少华 《收藏》2009,(11):172-173
在中国观赏石市场,戈壁玛瑙石与广西大化石是无可争议的硬通货,与之相应,全国赏石界素有“南有柳州,北有阿拉善”的美誉,每年一届的柳州石展和阿拉善左旗石展成为中国奇石展览的两大品牌。  相似文献   

10.
李兆民 《收藏》2007,(3):147-147
大漠奇石出产于我国辽阔的干旱、半干旱内陆沙漠区。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和特殊的气候环境,特别是春季的沙尘暴,其风力之大,强度之猛烈,年复一年地对岩石进行全方位的抛光过程,使质地与重量不同的火成岩,玄武岩,硅质岩被雕琢成造型各异的奇石,其中不乏意境独到的造化之奇。  相似文献   

11.
乾隆帝“初次南巡”后八年,苏州吴县监生徐扬将其创作的12米长卷《盛世滋生图》献给内廷,作为对“国家治化昌明”“盛世”“福泽”的歌颂。上图便是从这部12米长卷中截取的表现垂钓情景的局部。画家徐扬自己在跋语中有这样的叙述:“……其间城池之险峻,廨署之森罗,山川之秀丽,以及渔樵上下,耕织纷纭.商贾云屯,市廛鳞列,为东南一都会……”此图在反映盛世江南繁荣景象的周时也描绘了中国古时都市人垂钓的场景。以往我们常见于古画中的垂钓场景多为郊野之地,取自然的景致来体现意境之高远。然而这幅作品却反映了古代繁华都市中的钓者,具有一定的写实风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垂钓已经在当时的社会中成为了一项广泛为人们喜爱的大众运动。  相似文献   

12.
汪枫 《武当》2009,(6):6-6
5月上旬,中国武当山首届“赏石论道”国际奇石展在武当山落下帷幕。在此次的奇石精品展期间,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奇石共三百五十余件。由中国著名奇石艺术鉴评家、北京沈钧儒研究会会长沈宽,中国观赏石协会鉴评委员会主任沈连清,中国观赏石协会顾问闫立本,中国观赏石协会业务部主任王纪民,中国广西奇石协会会长张仕中,副会长朱立新,中国武汉中华奇石馆馆长叶昌程7人组成的评审组,在经过为期一周的认真观摩鉴常评定后.评洗出余奖24个.银奖40个.铜奖51个。  相似文献   

13.
方耀成 《上海集邮》2000,(10):47-47
本刊今年第7期13页《巨岩奇石方寸生辉》一文,所列我国邮票中的奇石,遗漏如下: 以故事命名的奇石有千人石(R21-6“苏州虎丘”),邮票图的下端即此大石。相传是吴王夫差在虎丘建造陵墓,竣工后将千余筑墓人杀戮于此,鲜血凝  相似文献   

14.
张少华 《收藏》2006,(2):113-113
2005年中国东南部又一赏石盛会——首届“天福园杯”不型奇石展于11月27日在漳州市芗城区天福园奇石市场隆重开幕。此次石展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漳州市建设局、芗城区人民政府、华安县人民政府的漳州市观赏石协会协办,德友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5.
鲍才盛 《收藏》2007,(11):133-133
笔者系一点斋斋主,自号一点先生。好结交世间正道朋友,常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自慰。酷爱奇石、古玩,尤以奇石为最爱。赏石讲求石质、造型、图案、色彩、纹理及天然完整,尤其注重奇石的文化蕴涵。以下介绍几方一点斋藏石,供读者品评。  相似文献   

16.
刘秀定 《收藏》2008,(2):133-133
阿克苏位于新疆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北部为天山山区,南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为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库车河冲积平原。阿克苏地区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被人们称为“龟兹艺术”的宝库。因阿克苏山多、河多,还有广袤的戈壁沙滩,这里有着丰富的奇石资源  相似文献   

17.
眼部功法眼为人体七窍之一,素有“心灵窗口”之称。成语“画龙点睛”就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眼的传神会意的重要作用。戏剧俗语:“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充分地说明了“眼神”运用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饶 《收藏》2001,(11):68-68
本期刊载的七幅彩照,是陕西省观赏石协会组织陕西奇石收藏家和奇石爱好者一行10人,于2001年7月lO日至16日参加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宁夏石文化研究会、宁夏华夏珍奇艺术城在银川市联合举办的“中国银川国际赏石旅游节”的部分展品。经过大会评委会的评审,陈松林的“秦俑魂”、“幼狮”,彭文的“龙马精神”,张新端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张三弟的“翠珠满堂”,  相似文献   

19.
刘生刚 《收藏》2007,(7):151-151
新疆地域辽阔,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地貌多变,河流、湖泊、戈壁、沙漠纵横交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几乎一个县市一个石种,新疆因此而成为继内蒙古、广西之后我国又一个奇石资源富区。  相似文献   

20.
邹顺驹 《收藏》2001,(10):16-17
天然性不仅是奇石艺术的灵魂,也是赏石文化的根本要素。因而要求天然奇石绝对保持天然状态,不能有任何加工,便成了当今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理念。张卫先生撰文介绍说:“台湾过去也有很多人喜欢玩图案石,后来因为出现了一些加工打磨等做手行为,他们就不敢再玩图案石了……转向于对有水洗皮肤的山形景观石的钟情,这是对图案石冷酷的一面”。其实这种赏石理念也存在于大陆许多地区,例如武汉就是如此。我曾同几位来访的武汉石商谈及当地奇石市场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