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首先,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动态生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当今小学数学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做为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者的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发展的天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而理想的课堂是在有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互动生成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尊重。它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课堂教学是生成的,只有在生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真实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它反映了数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理念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努力建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平台,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通过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在创造中生成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陈伟 《广西教育》2013,(13):61-61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她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作为教师,应该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及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共同创  相似文献   

7.
林仁振 《考试周刊》2013,(81):74-7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理念说明: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动态生成,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以促进其更加有效学习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互动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倡导和追求的课堂。作为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者的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发展的天空,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挖掘其最大潜能,应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努力。理想的活力课堂是在教师有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尊重。笔者从真诚尊重学生、营造互动生成的课堂氛围的角度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资源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资源形成的过程是生成性的;二指资源作用的结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本文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主要指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而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来源。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课堂教学优化的资源。它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等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浅谈教师在“动态生成”课堂上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步平 《青年教师》2007,(12):33-3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实施新课标教学理念,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新课标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它的内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新的教学观是教师运用知识随着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开展教学,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  相似文献   

1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它反映了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如此,人们对如何进行生成性教学仍感到困惑,致使不少教师仍运用低效和无效的策略进行生成性教学。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谈生成性教学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姜爱平 《考试周刊》2011,(17):56-57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同样沐浴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中,也要改变过去那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多元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把课堂教学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16.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多样化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习需求和方向不断产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互动过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然而,动态生成应"生"在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无论教师准备多充分,也无法预料到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而“意外”恰恰是动态生成的资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出现的各种信息,正确处理,使它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从巧用意外,成就课堂精彩;推波助澜,促进思维发展;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凝固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只要我们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就能重建起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并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那么该如何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是当前教育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树立学生资源意识,追求生成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  相似文献   

20.
李瑞力 《新疆教育》2012,(14):22-2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