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汀 《教育与职业》2004,(16):46-46
有 位实业家,在当地很有名气。 之所以有名,一是他家大业大,二是 他教子独特。他那读小学的独子生活 俭朴得令人咋舌:衣着穿戴、零食花 费远不及一般工薪阶层人家的孩子, 上学放学步行往返,数九寒天,孩子 床上电热毯也不给用。有人不解地 说:“你这是何苦  相似文献   

2.
富门当寒教     
据一友人介绍,他所任教的苏南某私立学校,在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千百万富豪人家的子女,学校成了名符其实的“贵族学校”。许多学生知识本领没学多少,倒是沾染上了不少攀富比阔的“贵族”之气。有一14岁女生,穿一双鞋子价格就高达4200元,开学初家长给她的零用钱就多达4万元。笔者闻之,在大为吃惊之余,不免为之担忧:这些孩子长大后能成什么大器!  相似文献   

3.
正穷孩子和富孩子,哪一个好教,到底该怎么教?穷则思变,贫穷就是穷孩子读书的原动力。穷孩子知道生活的艰难,明白读书的作用,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穷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很容易和父母达成一致,穷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只要让我上学,我一定会努力,将来我好好地孝敬您。"穷爸爸不会说大道理,只会说一句话:"孩子,只要你好好学,砸锅卖铁也供你。"这简单的对话,就是一个穷孩子的军令状,就是这个家庭奔向幸福的冲锋号。在这个家里,没有代沟,也没有逆反,有的就是改变命运的  相似文献   

4.
李超 《大学生》2014,(6):26-27
正儿子,你上了大学,爸妈就省心了!这是某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台词。现实生活当中的父母,大多也是这样想的。我这个80后做辅导员也快十年了,见识过不少家长。有的父母非常随性,甚至在孩子读完四年大学之后,还不知道孩子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有的家长一味偏袒孩子,不管是非对错总想让孩子避免任何挫折;有的家长一句话就能打败孩子在大学里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打败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学生家长问我:“现在学校里是不是又允许打人了?”开始我感到震惊,随之,觉得这确是当前学校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摧残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是旧教育遗留下来的痕迹。可是,到了八十年代,在社会主义的学校里,确还有一些教师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罚站的,有打耳光的.也有用教鞭打的,甚至有打伤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促富富促教──河北省阳原县小石庄村发展教育记实小石庄村地处桑干河畔,全村1945户,6317口人,耕地面积9333亩(均为水浇地),是河北省阳原县最大的行政村。1979年冬小石庄村创办了全县第一所农技校,村里还建立了农民蔬菜研究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导向,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9.
教育学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后,一直都在努力向科学靠拢。但无论是基于科学哲学的视野,还是从自身的属性与发展来看,教育学很难称得上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应剔除唯科学主义的观念,体现人文性,贴近现实生活。教育研究的开展应由遭遇战变为战役战,由自我封闭走向全面开放,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融合本土情怀与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10.
教其知还应授其法邓国珍学习有一定的方法,从教学的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学习任何学科,入门也好,升堂入室也好,教师不是打开门让学生进来,而是把这些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有了钥匙,自己就能把门打开———积极思维、解决问题。或者说,教师...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郎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强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政治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写好“教学后记”和“听课后记”,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着...  相似文献   

12.
《论美》教学现场。教学环节:让学生选择最美的句子送给自己或者亲人。一位学生选择"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并简述了理由。师:你们看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没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为我们规划了本世纪九十年代继续前进的航程。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努力站在十四大精神的高度上,回顾总结我校过去的工作,规划布署今后的工作,得到了许多新的收获。一、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特别注重农业陶冶农村成人教育注重农事农村民众夜校以农事为中心教他致富方法同时使他得着许多人生实用知识和道德行为的训练『教育离不开生活』,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老话,几乎要成一种口头禅了,试问还有谁人不懂得呢?然而你真要抓住乡下一位种田的朋友,硬教他读书,说:『这是和你的生活有关,你如若不读书,便不能识字,不能看报,不能吸收种种知识,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公民,你的「人的生活」,便不能圆满.』他听了之后,一定是现出很怀疑很焦虑的  相似文献   

15.
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第一单元,收录有我国著名文人丰子恺的作品《白鹅》和日本小说家江口涣的作品《鹤群》两篇文章。从状物意义上说,前者描绘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后者刻画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学生学习过后,在状物手法上定当受益匪浅。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突出了单元学习重点后,更应当注重把它们联系起来玩味其中的人文意义:两篇文章反映出当今中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引导。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让中国人形成了不少传统,也习惯了所谓的优良传统。优良传统曾造就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也曾…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一的起始阶段,现行苏教版《化学1》教材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在难易度交替上有令人感觉"顿挫感"明显、初高中知识衔接不畅的问题,文章将《化学1》与《化学2》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次序的重整上做了五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8.
谢东方 《广东教育》2006,(7):120-121
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第一单元,收录有我国著名文人丰子恺的作品《白鹅》和日本小说家江口涣的作品《鹤群》两篇文章。从状物意义上说,前者描绘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后者刻画得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学生学习过后,在状物手法上定当受益匪浅。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突出了单元学习重点后,更应当注重把它们联系起来玩味其中的人文意义:两篇文章反映出当今中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9.
20.
围绕课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舍得花大量时间给学生读课文、做练习,却舍不得花时间结合教材给学生讲讲历史,真诚地教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我们语文老师能想到让孩子们在课后完成这样那样的“一课一练”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却不曾想到让孩子读一读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书,参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今的孩子,说起动画片中的角色、谈起当代流行的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